@vickyhhw
2025-04-23T09:08:17.000000Z
字数 3124
阅读 12
第二章
三位一体
我们所讲的内容,要做到有理有据。“有理”就是有道理,符合逻辑;“有据”就是有根据,所有的根据都来源于《圣经》,这样才有说服力。
在《圣经》里,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没有“三位一体”这个明确的概念。但是,在《圣经》的经文中蕴涵着这个概念。后面的神学家们就提出了这个概念。
在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First Council of Nicaea)教会撰写了《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最终决定了圣父和圣子的关系,认为圣父和圣子是同质的(homoousia,homo意为“同”,ousia意为
“质”,这个“质”(ousia)是本质的意思)。
《尼西亚信经》原文:
“我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都是藉著他造的。”
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并没有太多讨论圣灵。
在公元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First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教会补充了《尼西亚信经》,使之成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Niceno-Constantino politan Creed),确定了圣灵与其他两位平等的关系。
《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原文:
“我信圣灵即是主(救世主)及生命的赋予者,自圣父而发,他与圣父及圣子同受敬拜,同享尊荣,他曾藉众先知发言。”
至此,三位一体学说正式为教会的官方完全承认。
以上是基督教对三位一体,官方的、最权威的阐述。三位一体是基督教里一个很深奥的教义,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官方的、最权威的表达。
三位一体的“三位”指的是三个位格,即圣父、圣子、圣灵。其中,圣父指的是父神上帝,圣子指的是父神的爱子、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而圣灵则是无形无相、无处不在的。这就是三位一体中的三位。
三位一体,是体相用三位一体。“体”是本体,本体是圣灵;“用”是作用,是本体的作用,是创造万物,是圣父;“相”是显化,是本体作用的显化,是世间万物。在本体作用的显化之中,最最独特的、没有了罪性的显化,是道成肉身的圣子。
在《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原文中是这样表达的:“圣灵是主及生命的赋予者,自圣父而发。”
这里很明确,圣灵是赋予者,圣灵就是本体,主基督和一切生命都是圣灵赋予的。但他是自圣父而发的,也就是圣父来创造的。表达得其实也很清楚,就是体相用。
《尼西亚信经》第一次会议是这样表达的:“我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
主耶稣基督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那么“生”的意思就是从无到有,本来没有,后来有了,叫“生”。意思就是,在万世以前的某一个时间,主基督被父所生。
然而,上帝是本来就有的,他不是被生的,不是被造物,他是造物主。圣灵是上帝的本体,上帝创造万物,象征着本体发生作用。
上帝创造万物,是显相的;本体发生作用,是隐性的。显相和隐性是一体不二的。
上帝创造万物,是现象;本体发生作用,是本质。现象和本质也是一表一里、一体不二的。
主基督是没有罪性的、只有神性的圣子,这个毫无疑问。那么主基督是本来就没有罪性,还是通过修练最终彻底清除了罪性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来解释一下。
其实,主基督最初应该是有罪性的,是通过修练,最终彻底清净了罪性。为什么呢?因为根据信经的表达,主基督是在万世以前的某个时间为父神所生,万世以后,父神才派他成为救世主,拯救人类,这是一个事实。父神为什么要在万世以前生主基督,在万世以后才派他成为救世主呢?因为主基督最初是有罪性的,没有做好准备,他需要时间来修练。
如果主基督本来就没有罪性、不需要修练,那么父神也就没有必要在万世以前的某个时间生他了。只要在人类需要被拯救的两千年前生他,生完他直接派他去拯救人类就可以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既然有这个时间,就有它的必要性。我们是这么推论的,我们讲逻辑、讲道理,不能感性地去理解,我们是讲道理。
《尼西亚信经》原文是这么表达的:“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
我们来解释,“出于神而为神”,直接而表面的意思是:神出于神,也就是神造了神自己。因为他出于神嘛,他是出于神,但是他又是神,那不就是神出于神吗?也就是神造了神自己了。这样的解释肯定是不对的,这句话的意思肯定有深意的,不是表面的意思。
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主基督在万世以前的某个时间为父神所生,是“出于神”的,通过万世的修练,去除了一切罪行和罪性,恢复了完全的神性和灵性,与父神合为一体⸺合为一体了就又“为神”了,成为神了。
“受生而非被造”,从字面上看,“受生”和“被造”是同一个意思,受生不就是被造吗?所以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受生而非被造”。那么这句话肯定另有深意。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主基督在万世以前的某个时间为父所生,通过万世的修练,去除了一切罪行和罪性,恢复了完全的神性和灵性。那么,主基督的完全的神性和灵性而不是被造的,所以说他是“非被造”。
之所以可以这样解释,就是因为有“万世”,没有“万世”,“受生而非被造”就没办法解释。受生经过了万世以后,而到最后“非被造”。如果没有这个“万世”,“受生”和“被造”是同一个概念、同一个意思。所以,这样解释从道理上至少是可以通达的。
古往今来,很多人曾借用各种类比来解释“三位一体”,但所有的类比都是不可能很恰当的。因为三位一体的神是独一的造物主,而人们用的一切比喻都是受造物,没有可比性。一个是造物主,一个是被造物,那怎么能用受造物来描述造物主呢?所以,其实是不可比喻、不可描述的。
当然,三位一体并非悖逆理性,而是超越理性的真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勉为其难地举个例子,虽然不是很恰当。
我们可以用能量来比喻本体,好比是圣灵。动能比喻作用,好比是圣父,宇宙万物都是动能创造出来的,动能创造了万物。其他各种能都是相,体相用嘛,包括各种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核能、势能......
宇宙间一切能量的存在形式,都是动能的显化。宇宙万物千差万别,各种能显化成千差万别的相。动能最最独特的显化就是道成肉身的圣子,圣子也是显化。
最后,我们再把“三位一体”的概念做一个总结。
所谓的“三位一体”,“三位”不仅名字不同:圣父、圣子、圣灵,内涵也不能完全等同。圣父有圣父的形象,虽然我们人类看不见,但是应该是有的;圣子有圣子的形象;圣灵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三位一体不能把三位划等号。
名字不同,内涵也不完全相同,划等号就没必要讲三位一体了,划等号就是一位一体了。就像一个人三个名字,还是一位一体,那就不用说三位了。
“一体”不是一个。耶稣通过修行去除了罪行和罪性,成为了上帝最独特、最爱的儿子,他通过圣灵和父神能够完全链接,和父神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讲才是三位一体。
有一些先知,例如亚伯拉罕、摩西、施洗约翰......先知很多,他们也是通过修行去除了部分罪行和罪性,但并不完全。所以他们通过圣灵也能够和父神有部分的链接,但他们不能够和父神融为一体,只能得到神的启示。
圣父和圣子,很明显不能完全等同,只有通过圣灵,他们才能融为一体。
如果圣父和圣子完全等同的话,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父和子就是一个”,那这就是个笑话了。既然说了是“父和子”就是不同嘛,我们不能说父亲和儿子是一个,这样的表达就像一个笑话一样,就没有意义、没有必要这么去表达了。
如果是一个,肯定不会说“父”和“子”,可能用其他的字来表达。就像上帝和父神是一个,基督和耶稣也可以算是一个,但圣父和圣子不是一个,他是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