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vickyhhw 2022-04-25T18:22:00.000000Z 字数 5359 阅读 126

论语——01


孔子的《论语》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著作。儒家文化来源于道家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道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都听说过老子的《道德经》,历史上没有确切记载老子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人,因为他修道修得很好,所以他的寿命人们无法知道,并且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来也没有来处、去也没有去处。据说老子走的时候,骑着一头牛就走了,去哪里就不知道了。

孔子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山东曲阜人,在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生前讲的内容集结成册,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论语》。《论语》所记录的都是孔子平常所讲的话,都是孔子反复多次讲的、弟子们都认可的。

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夫子说他自己的一生,他说:“我十五岁开始志于道,立志学习。”学习什么呢?就是学习道、德、仁、义、礼,以及艺——六艺。夫子一生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他的学习态度。

“三十而立”,就是三十岁学问和事业都有所建树。

“四十而不惑”,“不惑”是指对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道理都通达没有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知道了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

“六十而耳顺”,不管世间人说什么话——骂他也好,称赞他也好,说他什么是非对错,他的心都不动摇,不会跟着别人的声音跑。他的内心也不执著什么好恶、是非,心很宽容,听什么话都能够融化到心里面去,心无动摇。这样才叫做“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在正道上随心所欲、任运自在,甚至出神入化,他的修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个道可不是一般的道,这个道就是老子所讲的道,是指宇宙和生命的真相,以及其中蕴含的真理。

夫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

夫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这四句话,十二个字。

现在的人不是游于艺,而是溺于艺——沉溺在六艺当中,没有道、没有德,只注重艺了。

六艺是指六种基本的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是礼节;乐是音乐;射是射箭的技术;御是驾驭战车战马的技术;书是读书、认字、书法;数是数术,数学和《周易》等易术都属于“数”的范畴。

夫子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句话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课都是围绕这四句话来讲的。

夫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和”就是和谐、和合、和平、和好。君子之间不同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说观点不同、政见不同、爱好不同、事业不同等。这个“和”是内心的一种宽和,君子与君子相处,互相都很友好、和合、和谐。

“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小人”是相对君子来说的,跟现代人所理解的小人不完全一样,夫子说的小人主要是指普通人。大家都听过那句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说的就是普通的男人和女人。那个年代的妇女普遍没有读书,没受过什么教育,所以女人中君子比较少,像君子一样的女人很难找,几乎找不到。

“小人同而不和”,就是小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凑在一块共事,可以结党营私。他们虽然在表面上也是合作愉快的,但心里是不和合的,各怀心思,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为自己的利益算得很细。一旦利益分配不均,立即就会发生冲突和争吵,更严重一点甚至会发生暴力、伤害,这种冲突发生在国家层面就会发生战争。所以小人同而不和,他们有共同利益的时候就凑在一块了,内心不是和合的。

以上是解释一下夫子讲的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我们要对照一下自己。我们有些时候也会像个君子,但一般还是做小人的时候比较多。人的心性和状态不是确定的,特别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一会儿君子、一会儿小人,变来变去。

夫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这里的“说[shuō]”字,当年朱熹解释《论语》的时候把它说成是“悦[yuè]”字,说这是通假字。“说”字的本义是出言,就是要讲话、解说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主张、学说之类的意思;而“悦”就是喜悦的意思。如果这里作“悦”字解的话,这段话的意思就变成要讨君子的欢心了,还要以道来讨君子的欢心,这样的人还能叫作君子吗?

此外,“悦”字只见于小篆文,没有甲骨文和大篆。众所周知,小篆是到了战国后期才有的,而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所谓“春秋战国”,先有春秋,后有战国,也就是说,在春秋时代还没有这个“悦”字,这个字还没造出来。

所以这段话的“说”字不是“悦”字,它们不是通假字。

“君子易事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易事”就是容易跟他共事,和君子在一起共事是很容易的,因为他很宽和,但是你很难解读他,君子有他自己的思想,所以你也很难说服他来听你的话,这叫“难说也”。普通人跟君子在一起做事情的时候,确实很难解读他。比如夫子当时做出来的事情,普通人就很难理解,甚至他的弟子中也有很多人看不懂他。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不以大道,则无法与之沟通和交流,也无法说服他。只有君子和君子之间才能够以大道来沟通和交流,普通人是做不到的。简单地说,就是和君子在一起共事容易,但是你想要真正看懂他,或者想要说服他,就比较困难。

“及其使人也,器之”,这句话很重要,所谓“器之”,就是量才而用。君子用人量才而用,根据对方的根器,尽量发挥他的特长。

“小人难事易说也”,就是和普通人共事比较难,因为他们斤斤计较,比较执著自己的利益;但是很容易知道他在想什么,很容易说服他。普通人除了利益就是面子,一目了然,所以很容易看懂他、说服他。
“说之不以道说也”,对普通人,不用讲什么道德,就很容易说服他。

“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就是普通人用人做事的时候,总是求全责备。“求全”,就是要求很高,总是对人不满意;“责备”,总是责骂和抱怨,因为他们的心量小、器量小。如果你的领导是这样的人,你就很憋屈,你要是有才的话,他就会嫉妒你,不敢用你。

这一段讲到了“道”,《论语》里讲的“道”是很崇高的,夫子不会轻易言道,因为跟普通人很难讲道,他们不懂这么高深的道理。

还有一句话出现了“说”字,就是《论语》的开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夫子说:“学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就可以解说给后学听了吗?也就是可以成为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夫子说:温习旧知识,就会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这句话也是说明要不断地去复习,中国还有一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学了以后要不断地去复习,慢慢地才能够加深理解、生起体会。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差不多的,放在一块,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不是“不亦悦乎”。

夫子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的“泰”,就是稳重、谦卑、平和、通达、宽和的意思,小人则是骄慢、自大、浮躁、狭隘、计较。这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也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怎么样。
夫子曰:刚、毅、木、讷,近于仁。
“刚”:坚强,常见的词组有刚直、刚烈等。
“毅”:果决,表示志向坚定而不动摇。
“木”:表示正直、质朴。木是长得直直的。
“讷”:言语谨慎、寡言、内敛。
有这四种品质的人就快接近仁了,也就是说,这还不是仁,只是接近仁。
夫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有过不改,那是真的有过了。有过能够忏悔、改正,则善莫大焉,就没有比这更好的善了。所以不怕有过,就怕你不改,改了就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夫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矜”就是做事谨慎、谦和、忍让、庄重,不与人争吵、争斗,很自重。
“群而不党”,这句话很重要。群就是大家在一起共事、一起学习六艺、一起求道、一起修身养性。君子不重利,所以就不会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因为帮派之间肯定是有利益或政见的冲突,肯定是对立的。大到朝廷小到社会,甚至在同一个企业里,都有帮派,在一起共事的人容易分派、对立,矛盾进一步的激化,甚至会你死我活,变成动物世界了。君子是不会这样的,君子群而不党。
夫子曰:君子不器。
“器”就是容器,引申为固定不变,这里面隐含的意思很广。作为一个君子,为人处事不教条、不固执,处理问题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不会去套用固有的模式。也就是说,君子不会被过去的知见和观念影响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说话做事很灵活,就事论事、不被条条框框固化。所谓条条框框就是规矩,规矩是应该有的,做任何事都得有规矩,没有规矩怎么成方圆?虽然有规矩,但是君子固化。如果我们的观念固化了,就会用老眼光来看待别人的言论和行为,作出错误的判断。
所以我们做事还是要有规矩和原则的,社会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公司和团体也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仁和义,自然就会善巧圆融,又不会破坏原则。原则上的问题是不能够让步的,但原则又不是死的。
比如我们修行,佛陀制定的戒律肯定是要守的,但学戒如果不懂得开和遮,不知道善巧,那就会死守戒条,就守不好戒;守不好戒,那修习禅定和智慧也就没有验相,修不出来。你光顾着守戒条去了,哪里还有修行?不会修了。就像开车一样,你光背交通规则去了,根本就不会开车。
你们看佛菩萨度化众生,是恒顺众生的,佛菩萨有千百亿的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讲之法也是因材施教,次第分明,圆融善巧,这就是不器。
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宪”是夫子的一个弟子,叫原宪。
“克”:好胜,“伐”:好斗,“怨”:抱怨,“欲”:贪婪。原宪说:“好胜、好斗、抱怨、贪婪的行为都不做,可以称得上仁吗?”
夫子说:“可以为难矣。”意思是不容易,已经很难了,难能可贵。“仁则吾不知也”,但是若说这个是仁者,那我就不敢苟同了。说明在夫子的心中,仁的境界是很高的。
前面也有说:刚、毅、木、讷,克、伐、怨、欲都还称不上是仁。那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仁者呢?
仁者是心怀天下的人。“仁”,人字旁,这个“二”代表和任何一个人,也就是代表心怀苍生。对所有的人类都平等地去关注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这个就是仁。
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这个“二”代表和任何一个人,也就是你面对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仁。不是对某一个人,而是对所有的人,都是“二”的,都是真诚的。
有仁才有义,义就是内心做事的原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样做,内心有一个原则。当你有仁的时候,这个义就是正义的。
有关于“义”,夫子讲得特别多:当朋友托孤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政治环境应该出来做官、面对怨家应该怎样对待……《论语》里有很多言论,都是夫子专门解释这个义的。
第三个叫“礼”,“礼”是什么?当你心中有了仁义以后,做人有仁有义了,那么实施到具体的言和行上,就叫作“礼”。
义还没有落实到行为上,它只是我们心里面做事的一些原则和观念;礼就是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对长辈、对国君、对朋友、对夫妻、对儿女、对敌人,用什么样的礼来对待他们?这取决于你心中有多少仁义。比如,当我们心里尊敬某个人的时候,自然就会表现出恭敬、谦卑的态度,以及相应的礼节。发自内心的礼,才是真正的礼。
老子《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个“失”是缺失的意思。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义有所缺失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去宣传崇尚礼节。当人有仁有义的时候,不需要崇尚礼节,他的礼自然而然就会到位。因为礼本来就是从义而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的礼,不需要去崇尚,不需要宣传,不需要教育。
比如说合掌是一种礼节,它最原始的意思是表达尊敬,见到师长、见到尊敬的人,我们马上就会合掌。但现在这个合掌可能只是打招呼,也可能只是表面的礼貌,甚至是虚假的礼貌——两个人彼此之间内心不合,互相也不尊敬,但是见了面也合个掌,这是做给别人看的,虚假得很。现在的人,虚假的礼貌非常多。
有时候对待一个傲慢心很重的人,我们也给他合掌,这是对他的一种教育,也是降伏我们自己的傲慢;对待普通人、穷困的人,我们对他合掌,是表达安慰和鼓励。
对现在的人,后面可以加两句:“失礼而后刑,失刑而后兵”。
如果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连基本的表面的礼貌都没有了,偷啊、抢啊,动不动就互相谩骂、动手动脚,甚至互相殴打,这就得有刑罚了,所以说“失礼而后刑”。
在明清时期的人,还是比较注重礼仪的,虽然那时候仁义已经比较少了,但礼还没有失掉,所以中国人比较自豪,说自己是礼仪之邦,那个时候礼节还是比较多的。现在人就没有什么礼了,都是赤裸裸的竞争,所以只得“刑”了,就讲“以法治国”,只有法律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没什么礼的,也不会互相宽恕,动不动就报警。
“失刑而后兵”,如果这个社会连法律都不起作用了,法不责众了,怎么办?那就得军管了,或者就要打起来了,这个国家就会发生动乱,内战或者外战都有可能。
为什么加这两句?因为现在差不多就是到最后了。我们看到的新闻基本上都是宣传兵器提高到什么水平了,大家都很感兴趣,再没有人去重视仁、义,更没有人去学习道、德了,真是哀哉啊。
夫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夫子说,某些人整天聚在一起泡茶聊天,言语都和道义不相关,喜欢夸夸其谈、拾人牙慧,很难有什么进步。
好像孔子早就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人,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预言了。圣人讲话真是什么时代都实用,他不会讲废话。


【简单读书】目录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