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vickyhhw 2024-10-30T12:20:21.000000Z 字数 2014 阅读 26

易明净土讲堂教学内容与原则

传承与理念


一,培养学人正知正见

对于正知正见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先决性,很多佛子——尤其是初入门佛子以及自学为主的佛子远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佛子连皈依和师父的重要性都认识不到;有的佛子连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都讲不清,也不相信;有的佛子虽勤做种种佛事,修种种法,却连基本的“三殊胜”都不知道;有的佛子听到四谛十二因缘觉得多余,听到出离心觉得恐怖,却一味求高求深。有的错误地认为学佛根本不需要师父、修法和不间断的功课,更不需要次第,自己随便搞搞就可以开悟;有的错误地以为只抓住一个具体的法去修,不需要闻思也能成就。这些都是常见的错误认识。

“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没有过来人的指导,没有修法和功课的支撑,即便倒背三藏十二部,我们所得的可能也只是一些文句和闻慧而已,不是真实的证悟。甚至会增长了一些错误的知见和误会,成为障道的因缘。读的虽然是大经大论,理解却是自己的理解,不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规则学习教理,很可能走向自以为是,以凡滥圣的境地,以为大有所得,实际已入大误区而不自知。另外,单纯地抓住一个修法,排斥闻思,甚至连菩提心的重要性都不知道,更不去修证菩提心,还以为这样能够获得大乘佛法的成就,恐怕是不可能的。

大乘佛法的核心在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无论修什么法都不是大乘法,更不会有大乘的成就。以上错误的知见是不是出于迷信或者投机心理,是不是出于贪便宜、图省事的心理,甚至是不是出于自私自利的心,确实值得认真地扪心自问。以上所说,只是就常见问题而言,愿每一位佛子都能借此认识到正知正见的重要性。

二,紧抓道次第和三主要道

次第就是捷径。失败的道路有千千万万条,但成就的道路只有一条——虽然方便有多门,但任何方便都不可能违背道的次第和核心。

人天道、解脱道、菩萨道,是为三乘次第,后后以前前为基础。前面的基础不够,就不会有后面的成就。所谓上上根机,实是“多世修来,今生成就”。包括六祖在内,概莫能外。我们不能只看到六祖成为六祖的这一世,而不管六祖之所以能成为六祖的生生世世,他勤苦修行的善根积累。

有些佛子,世间八法统统没有放下,甚至贪着心、嗔恨心等烦恼和恶劣习气比普通世间人还严重,人天道的标准都达不到,却动辄拿六祖标榜,天天“当下即是”、“无修无证”、“本来现成”,师父、修法、功课、次第一概不要,一谈就是“直取无上菩提”。到底是不是,现成不现成,无上不无上,恐怕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是根机、资质真的超过六祖,还是出于无知的傲慢,以及对精进修行的怯懦?真佛子应该以“勿自欺”的态度好好自省自问,也许,按道次第修会更快的“直取无上菩提”,而自以为是却只会蹉跎岁月,虚耗光阴。

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是为佛家的“三主要道”。从这里着手就抓住了修行的根本和核心,因此就会直接、究竟、迅速;不会绕远,更不会走错。须知,佛法的不共之处在于智慧和发心,而不是功夫和境界。

这三者,是内道和外道的分水岭,不从这三个方面下功夫,很难说修的法是佛法,至多是前行,或者与佛法结个善缘,更有甚者,也许走入了外道而不自知。因此,修法如果偏离了三主要道,偏向功夫和境界,好的也是舍本逐末,迂曲绕远,下焉者则非学佛人所欲言、所忍见了。

三,强调解行并重 

学佛初步应该重视闻思,获得正知正见,所以,“解”非常重要。现在一些佛子在修法上有些颠倒,一入手凭着热情直接去修,几年过去,没有成果,回过头来才认识到闻思和见地的重要性。其实,一入手不要先急着修法,在功夫、境界上去追求。而是要在观念、见地上下功夫,转非理作意为如理作意。一般人妄想纷飞,烦恼深重,一入手就治心、治念是很难的,别管用哪种修法——数息也好,观想也好,念诵也好,都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这颗心,让它不作意。

所以,我们最好因势利导,不要强迫它不作意,而是先顺着它作意的这股势力,让它往正确的方面去作意,也就是把非理作意转为如理作意。这对于初学者是最有效也最必要的。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正知正见,而且随着观念的转变,很多烦恼和业障也随着错误的知见消失了。明理后,心境也就平静了,妄想和狂心自然息下很多,此时再去修法,控制心念自然比较容易,因而事半功倍,轻松而高效。

闻思与行持结合起来——在理上有了进步,再在事上(包括修法功课和日常行持)加以磨练,事上的进境又有助于进一步的明理。如此,辗转增进,相得益彰,进步就非常快。二者断不可分割,否则必生偏颇。清凉大师云:“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这是过来人非常慈悲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四,以法为准,不分门户 

道次第、三主要道、正知正见,这些是任何佛教宗派都无法脱离的修学内容,是禅、净、密共通的教理,而不是某个单一的教法。然而,现代学人往往陷入断章取义、自赞毁他、故步自封的误区中。其实,衡量佛法的标准应只以是否是正法、是否是佛陀所传之法为标准;学人(尤其是初学者)不应分门户、派别,任何真善知识的讲法都可以作为修学的教材。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