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zhongdao 2020-07-24T17:16:26.000000Z 字数 6172 阅读 1366

海绵国土的生态实现

未分类


俞孔坚,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
1987年俞孔坚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美国SWA集团;1998年担任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出任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2010年出任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2016年4月20日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大脚革命与海绵国土

【一席】俞孔坚:大脚革命
https://mp.weixin.qq.com/s/MBdfNJssM3wcMc38KxSBlQ

中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就是夏天下雨,雨来得很猛,结果我们的集中排水系统往往不能适应我们的强暴雨,一天要降200毫米的雨水,所有管道都会瘫痪,我们的雨水管道都会瘫痪,无论你做得多粗,都不能解决中国强降雨的这种特征。
但是只有自然系统可以适应自然的河渠,自然的水系统可以适应

雨水是资源,但是我们把雨水都排掉了,以至于中国大部分城市都缺水,如果把雨水都留下来,使整个国土都变成海绵系统,我们就不需要搞南水北调。北京每年排掉10亿立方米的雨水,实际上这10亿立方米排掉的雨水,相当于从南方调到北方的那部分水,水量差不多。

美国科学院发布《中美可持续城市研究进展》报告,基于自然的解决途径及海绵城市研究成果受关注

程晓陶表示,“海绵城市”要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一些发达国家用三四十年才走完这一历程,我们需要更多基础研究、监测分析,不能想着靠短期高投入一蹴而就。”

海绵城市,海绵土壤,海绵国土, 人和自然和谐,人和水和谐

解决方案: 1. 自然湿地 2. 水泥河堤 ==》 梯田(涵养水源,滞留水最好的办法),植物自然生长。

植物和土壤就是最好的海绵

雨季吸收过量的雨水,补充地下水资源。

仿自然池塘(古代的陂塘) + 多样性植物自然生长

遗产村落从以生产为目标,转变为提供农业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综合服务为目标。

对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的挑战。包括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挑战。需要让遗产村落满足新山乡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慢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而非城市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社会组织方式的挑战。“新上山下乡运动”意味着需要建立新的乡村自治和邻里关系,来维护新的乡村秩序。

http://old.landscape.cn/paper/theory/2017/0913/181640.html 俞孔坚:“新上山下乡运动”与遗产村落保护及复兴——徽州西溪南村

论生态治水:“海绵城市”与“海绵国土”

http://old.landscape.cn/paper/theory/2016/1129/180650.html

近来热议中的“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城市形态的生动描述,更是一种雨洪管理和生态治水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海绵城市”是建立在生态基础设施之上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模式。这个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常规的、机械的、以单一目标为导向的“灰色”的工程性基础设施,而是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用生态学的原理,用国土和区域生态规划的方法以及景观设计学的途径与技术,来实现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生态修复、生物保护、气候调节和人居环境改善等综合目标。“海绵城市”是适应于中国复杂的地理气候特征提出来的,以中国悠久的水文化遗产为基础,并融合了当代国际先进的雨洪管理技术和生态城市思想而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海绵城市”的理念必须放在综合解决中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从区域到局地尺度上探索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就是“海绵国土”的建设。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思想,开启了全国性的海绵城市建设热潮。

 当今中国正面临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水生栖息地丧失等各种水问题(王浩,2010)。这些水问
题并不是局地的或者某一部门管理下发生的,而是系统性的,我们亟需一个综合全面的解决途径。“海绵城市”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情和水问题提出的旨在综合、系统地解决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的可持续生态途径;其目标是修复以水为主导因子的生态系统,健全其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 Daily,1997),包括供给服务(包括干净的水和食物)、调节服务(旱涝调节和气候环境的调节)、生命承载服务(为多样化的生命提供生存的条件)和文化精神服务(包括审美启智和生态休憩),这四类生态系统服务构成水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海绵城市”并非指具体尺度上的城市(当然也包括城市尺度的海绵建设),其核心是一种生态治水的理念,必须放在中国整个国土的水生态、水环境及水资源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就是“海绵国土”的建设(俞孔坚,2016)。

水资源贫乏且降雨不均的国情,决定了建设滞蓄和调节系统的必要性中国水资源总体缺乏,不到世界总淡水资源的10%,却要满足20%世界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决定了节约水资源、珍惜雨水应成为中国一切涉水工程的根本策略;大部分城市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有限的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布极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到全年的60%~80%,北方甚至占到90%以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暴雨洪水频发。这些特点决定了就地调节雨洪,解决旱涝不均水情,形成富有弹性的水量调节系统,应该成为普遍的治水策略。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中国先民就总结出“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而一顷之陂可以灌四顷”的经验(见《淮南子》卷一七《说林训》),通过陂塘建设实现农田的旱涝调节,构成了中国广大乡村田园上古老的“海绵”景观遗产;古代城镇建设中的坑塘蓄水系统也是因应季节性水情而孕育的水文化景观,是中国城镇中的弹性适应策略和“海绵”景观遗产。

而在季风性气候下,中国大部分城市为满足瞬时降雨而设计的高标准排水管道和泵站,造价和维护成本高昂,对水情的弹性适应能力低下,且将珍贵的雨水排掉。更何况,随着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那些被认为有完善地下排水系统和洪涝防范工程的欧美城市,同样遭受惨重的洪涝灾害,同样在反思工业时代的灰色基础设施的弊端,寻求更富有弹性的生态治水途径。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环境、水生态的全面恶化,呼唤系统的生态修复。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建设、农业生产活动带来对水资源的开发空前过度,特别是北方地区,河流断流,湿地和湖泊大面积消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地表和地下水水质污染严重,官方数据表明,目前75%的地表水都出现不同程度污染,除了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外,大量的污染来自于广大土地上的面源污染,特别是农药和化肥经地表径流污染河流湖泊。这一水情决定了水质净化必须同水量调节统一考虑,尤其必须利用自然系统和应用生态方法来治理大面积的面源水污染问题。同时,由于水是生态系统的主导和关键因子,水质和水量问题已经带来了中国水生态系统的全面恶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全面下降,包括生物栖息地的大量消失(中国东部的50%的湿生栖息地在过去30年内消失),普遍性的黑臭水体导致城市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滨水文化和经济价值得不到利用,等等。所以,水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应成为治水的根本途径,生态治水得以孕育而生。

中国一直到近代以前,国家和人民的生存都依赖于农业,农业占GDP 的比重都在90% 左右,30 多年前还占了30% 强,而到了今天已经下降到了10% 弱,这是五千年未有的一个巨变。这意味着人民不再寄生存于一亩三分地的收成上了。试问,伴随中国农业文明千年不变的治水策略,是否也应该有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大禹“疏决江河” 和当代“严防死守” 的治水策略,在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条件下,都需要转变了!

今天,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视角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水问题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包括水资源短缺、季节分布不均、水质大面积污染、洪涝和缺水问题并发,同时伴随着生物栖息地丧失、城市滨水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得不到开发等问题。而遗憾的是,面对这些综合性的水问题和一个富有生命的水系统,我们往往热衷于通过目标单一、利益局部、只求短期效益的大型“灰色”工程措施来解决问题,结果却导致系统性问题的发生和系统本身的恶化,有的恶化是不可逆的。人与水系统的关系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一些农田水利工程中,为了高效和节约土地,农田灌溉系统被修成了所谓的“现代”的笔直水泥灌渠,田间地头的陂塘被平整,河渠两侧的生物缓冲带被硬化,农药和化肥残留得不到截留和净化(研究表明,只要农田灌渠两侧有一定的生物缓冲区, 50%以上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可以被截留)。中国广大乡村田园上的陂塘景观,除了具有旱涝调节作用外,还具有截留和净化农业面源污染,保存乡土生物等各种生态功能(俞孔坚, 2016)。而在今天广被推广的所谓“现代化”的园田化建设中,这些珍贵的、千百年来形成的“海绵”遗产消失,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也全面丧失!

各大城市一到雨天,所采取的措施之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水排掉,而干旱的季节又都要抽地下水来浇灌绿地。这些都是简单的工程思维和管理上的“小决策”带来的弊端。“小决策是一切问题的根源”(Odum,1982)。所以,解决诸多水问题的出路在于回归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来综合解决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反思基础上,“海绵城市”的理念被提出了,并有必要将此理念扩大到“海绵国土”,来系统解决中国各地普遍面临的诸多水问题。

“海绵城市”是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气候特征而提出来的、以中国悠久的水文化遗产为基础、融合了当代国际先进的雨洪管理技术和生态城市思想而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具有鲜明的中国性和国际的先进性。
  以“海绵”来比喻一个富有弹性、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的生态型城市,是对工业化时代的机械的城市建设理念,及其对水资源和水系统的片面认识的反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是一种完全的生态系统价值观,是对简单工程思维的纠正。这种完全的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包容而非孤立排斥。
  第二,就地化解而非转嫁异地。
  第三,顺势分散而非逆势集中。
  第四,慢速滞蓄而非加速快排。
  第五,弹性适应而非刚性对抗。
  海绵的哲学强调将有化为无,将大化为小,将排他化为包容,将集中化为分散,将快化为慢,将刚硬化为柔和。在海绵城市和海绵国土成为当今生态文明和美丽国土建设的重大行动面前,深刻理解其背后的哲学,才能使之不会被沦为某些城市和工程公司的新的形象工程、新的工程牟利机会的幌子,而避免由此带来新一轮的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投资浪费。老子说的好:“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这正是“海绵”哲学的精髓。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其整体生态服务能力。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构建多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和“海绵国土”的核心(俞孔坚,2016)。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其整体生态服务能力。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构建多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和“海绵国土”的核心(俞孔坚,2016)。
  “海绵”即是以大地景观为载体的生态基础设施。完整的大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对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关键作用的元素及空间联系构成生态基础设施—— “海绵系统”。有别于常规的工程性的、缺乏弹性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是一个生命的系统,它不以单一功能目标而设计,而是用来综合、系统、可持续地解决水问题,包括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所以,“海绵” 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
  “海绵城市” 和“海绵国土” 即是建立相应的生态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和“海绵国土”建设需要在多尺度上进行。“海绵城市”和“海绵国土”建设需要在不同尺度上进行,与现行的国土和区域规划及城市规划体系相衔接:所以,“海绵” 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
  “海绵城市” 和“海绵国土” 即是建立相应的生态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和“海绵国土”建设需要在多尺度上进行。“海绵城市”和“海绵国土”建设需要在不同尺度上进行,与现行的国土和区域规划及城市规划体系相衔接:
  

中观的城镇和乡村海绵系统。主要指城区、乡镇、村域尺度,或者城市新区和功能区的旱涝调节系统和水生态净化系统的建设。重点是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坑塘和湿地,结合集水区、汇水节点分布,合理规划并形成实体的海绵系统,最终落实到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以及城市和乡村设计中(图2)。中国传统农业系统在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历史悠久的乡土“海绵”遗产,包括陂塘、河渠和堰堨等,它们在乡村及农田海绵系统的规划建设中,首先应该得到系统地保护和修复,避免粗暴的大型水利工程对致密的民间水利设施的破坏。

海绵田园,向农民学习

海绵城市建设不妨学习农民的智慧
http://old.landscape.cn/news/comment/public/2016/0810/179943.html

中国农民的智慧值得学习。在中国传统农业中,留下了关于水资源管理和旱涝灾害防治的珍贵遗产,尤其是中国农民造田、灌溉、施肥、栽植以及旱涝灾害防治的技术与艺术,值得当代中国在建设海绵城市时高度重视。例如,农民以自己的生存智慧,通过简单的填-挖技术,营造其桑基鱼塘、台田、圩田等各种与水相适应的景观,使得本来不适宜耕种和居住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变成丰产而美丽的田园;通过陂塘和梯田,使得旱涝不测的山谷和陡峻的山坡,变得旱涝保收,且美丽无限。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海绵城市建设不妨多学习农民的智慧。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很早就呼吁“向农民学习”,学习农民在造田、灌溉、施肥、甚至作物轮作的技术与艺术。在近日出版、由俞孔坚等著的《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俞孔坚指出,从汉代就总结出来的四亩田一亩塘的经验,以及早在秦代就广泛运用的低堰和鱼嘴分水技术、陂塘技术、无论是官方的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或是无数的民间小型水利工程,遍中国大地无处不存在丰富的“海绵田园”,它们为当代海绵城市建设和海绵国土建设带来宝贵的智慧和无限的启迪,常常令当代的设计师们无地自容。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