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shu
2018-07-11T00:07:37.000000Z
字数 1460
阅读 2356
电影
看了一些关于《路边野餐》的评价后,刚去电影院看完。
排片少,人也就十来个,全场寂静。
对于电影的期待是看完后能类似于格非小说,《褐色鸟群》或者《人面桃花》的感觉,明明是平淡普通不过的叙述,慢慢就进入一种幻境和对现实的疏离感,仿佛在现实里短暂失重,但现实又还是很真实。(这电影还有一个中文名叫《惶然录》,我不知道是否是某种巧合,和我喜欢的韩少功译本的《惶然录》同名,这本书也有类似格非小说的气质)
我以为这是需要某种天赋但又不需要华丽材料才能做到,类似于一种翻译技巧,把心理的一种感觉翻译给另一颗心。
在小说里只靠最简单通俗的文字,在电影里就是平淡的画面和语言本身,而非铺天盖地的特效和布景之类。
电影里的方言、小城的鸟瞰画面、坟墓、野人、诊所、画在墙上的时钟、让人轻微不适的长镜头、时间的迷离和火车加一起勉强达到了那种效果。
让我觉得亲切甚至是新奇的是在电影院能看到记忆中乡村景色。
视角跟随摩托车,镜头里那些路上走过的各种人,都是我儿时记忆中的画面:
大人就坐在靠马路的家门口,小孩无所事事在旁边绕着,刚干完农活的汉子挑着工具自然的转头看从旁边驶过的车,乡村的青年扎着裤腿,穿着人字拖等等。
这些画面和贾樟柯的电影类似,平时电影很难看到这些小乡镇的镜头,要么是奇异、科幻世界,要么是完全的城市。
还有搭乡镇演出团的小皮卡车唱儿歌那一段,加上旁边的乡村景色,大概就是相对欧美公路片的中国特色公路片感觉。
出电影院后我边走边在谷歌搜索记忆中几年前看过的一个帖子,大概是说关于火车隐喻的故事,那也是一个和时间迷离、火车、生死以及某种隐喻有关的故事。
最终我没有在论坛,而是在一个博客网站里找到。标题就是《火车的隐喻——摘自猫扑》,发表时间是两年前,有趣的是这段摘抄作者的头像就是我现在用的,只是名字不同,点进去看他其他的文章才确定就是我。
大概是我在两年前也因为某些事想起这段在论坛里偶然看到的帖子,或者甚至都不是帖子,只是某个帖子下的一个评论。那时通过搜索引擎恐怕也费了一番功夫找到,为了避免再次遗忘,所以放在自己的博客里。谁又知道,很快我连这个博客账号都忘记。(我现在也不知道这片段里描述的电影名字,如果你知道请告诉我)
电影导演对于火车怀有特殊的情感。很多影片都会用火车的移动来表达个人的意志。火车可以说代表永恒,因为它在空间和时间里穿梭。带给我们衰老,带走我们的希望。
我记得我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大师短片合集。第一部片子讲的是一个意大利偷越国境的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看见一个老者做在一棵大树下,就上前询问。老者只是在那里唱歌,并不理睬他,这时影片出现一辆火车,呼啸着从男子身边经过,男子似乎受到指引,越过铁轨,来到一个村庄。进而爱上了村里的一个姑娘,两人结婚生子。几年后的有一天他们一家人开车外出,在荒郊车子坏了。男子懊丧的下车,突然他听见很熟悉的老者的歌声从远方传来。他随着歌声,越过铁轨,竟又来到最开始来的地方。老者还是在树下唱歌。老者看见男子回来了,终于开口说了:孩子我知道你会回来的。男子最终虔诚的跪倒在老人脚下。这时影片又再一次出现了火车,从男子身边经过,开向远方。很有哲理的一个影片,很短20分钟而已,但我们感觉像经历了一生那么漫长。我们的世界是个轮回。从火车的两次呼啸,我们接受了导演的深刻的寓意。我们的希望都是曾经的回忆,世界没有所谓新鲜的东西。
火车在我们的心灵中穿梭,带我们去想去的地方。
另外和人在微博上聊起这部电影,又发现一些有趣或者说细思极恐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