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jianshu 2018-09-07T22:17:52.000000Z 字数 4700 阅读 2267

每周分享第五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每周分享


🎶 卡朋特乐队:唱一首给昨日的歌 

因为英文烂的缘故,一些听过的歌总是记不住,并且不解其意。

看这篇文章,直到点播放,才意识到自己听过这首《Yesterday Once More》

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当我年轻时, 常听收音机,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等待心爱的歌曲。

我关于音乐的启蒙也是来源自收音机。高中时期在学校住宿,周末就住在外婆家,周围没有朋友,院子后面是一片竹林。

电视只能收到一两个台,也没有什么书看,那时候手机也就只能发短信,一般天黑就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开着收音机入眠。

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
我想知道他们曾去何处,
But they'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 friend
但我所有深爱的歌曲 他们现在又回来,
all the songs i love so well.
正如老友失散又重聚。
Every shalala every wo'wo
每一句wo-wo
still shines.
仍闪烁,

音乐是种奇妙的东西,前两天偶然听到有人说网易云音乐好用,因为自己也用网易云,竟然凭空多生出一些好感来。虽然,音乐应用这种东西,十个人里想必能碰到七八个相同。

但如果能在喜欢的歌中在找出一些相似,大概也算是另一种无言的默契。

📚书背藏身

《贝多芬传》

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明而把它的光芒散播于人间。

《北鸢》

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

《禅的行囊》

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新增栏目:书海一粟

又是一个新的固定栏目,每周更新,多少随缘。

书背藏身算是站在书外,只看面相,但真正的阅读者终究是要深入每一本书后的洞穴、秘境之中探究一番,运气和眼光不是太差,总是能从中收获一些东西。

栏目起名书海一粟,是改自沧海一粟。实际上我并不知道,或者忘记这个词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只是想到这里顺手去谷歌了一番。它完整的一句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浮游是一种朝生暮死的小虫,一粒粟米置身于大海之间,给人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以小望大之感。

之前看读库出的一本名为《以书为友》的小书,其中提到:

日本一年可以出版七万多本书。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来计算,平均每天就要出两百本。目前,已经出版并仍在市面上流通的书约有九十万本。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在二手书店或图书馆买到或借到出版社不再发行的书,这个数目不知道会是九十万的多少倍。

我想在所读到的书中分享一些有所触动的片刻,于茫茫书海和我个人的生命时间来说。的确有这种,浮游置于天地和一粟之于沧海对比。

我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一些书中的句子也如手握流沙被错过和遗忘。

不过就像种树一样,十年之前开始最好,从现在开始也无妨。

但行此事,莫问前程。

书海一粟:《以书为友》

《以书为友》第 32 页,《书店里没人注意我》:

我喜欢站在书架前,任由目光依次划过每本书的书脊。有些作家的名字熟悉,有些则没听说过,而没听说过的占绝大多数。每当看到曾读过的作者的名字,就感到高兴。
书店里没人注意我。无论是顾客还是店员都只想着与书有关的事。顾客都盯着书架,店员则忙着找顾客要的书,或是从书架下面的抽屉里拿书出来上架。我是不是一个暗淡的十四岁少年,这里的人一点也不在乎。那时,只是站在书店的书架前,我就觉得十分幸福。

《以书为友》第 146 页,《给作者写信》:

读完一本书,可以尝试给作者写封信。可以真的寄出去,也可以只是谢谢,写完就放着。就算作者已经去世也不要紧,更不用在意外国的作者是否能读懂自己的语言,先把信写了再说。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不要担心写这个是不是失礼,写那个会不会惹人家生气。

读库关于这本书的商品描述里写道:

“14岁懂社会”系列不只针对当龄的少年少女,也适合十四岁时未想过这些问题,或至今还在为此所困的人们品读。

读默认给成年人看的书有时候很累,偶尔看看这种定位稍低,用词也比较简单的书,会让大脑另类的舒服。

这种舒服当你翻开书就能体会到,对文字稍微敏感就能体会到这种轻松。如果不那么敏感。可以先尝试随便挑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书,然后再来读这本书。

让人舒服的另一个理由大概就是真诚,一种读书人特有的真诚。

读到给作者写信这段时我倒是生出了真的给本书作者永江朗写信的冲动。

说起来我们也算是同行,他曾在书店工作约 7 年,而我算起来在书店工作快 7 个月。

但真的要下笔,却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要说。一个本质偏内向的男孩是如何在幼年时期的沉默中,自然而然寻找到书背之中藏身喘息。这种童年和少年的经历进一步影响他作为成年人的选择,以至于一步步成为现在这样的男人。

虽然国籍、家庭等等因素不同,但相同的地方也应该不少。这种情况下写信,有些自说自话。

倒是如果有某种平行世界,14岁的我和 14 岁的永江朗先生在某个书店相遇,或许会成为好朋友。亦或者,年少的我遇到身为书店店员的永江朗,14岁的永江朗遇到身为店员的我,因为某本书成为忘年交会相对比较有趣。

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我们共同的朋友就是书。

世上怎么会有坂本龙一这样纯粹有魅力的人呢。

坂本龙一坐在冰山的边缘,牵着一根绳,将录音设备沉入冰原。这是南极洲的某天,冰原之下传来汩汩水流声。
“我正在垂钓声音啊”, 他小声说,说完笑了。
他正在收集着冰川死去时的呻吟。

这条微博的评论里有人引用了《赤壁赋》的这句:

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吾与子之所共适。

🎧 超 45 万个免费节目!这个高颜值的播客 App,你一定要收下

之前通过利器认识的一些朋友,大多都对播客感兴趣。

即使我现在很少听播客,但如果这些朋友都在分享一款播客,那么一定是值得一听的。

最近就因此发现一个好播客,重新开始听播客让我对客户端开始挑剔起来,以前用过的客户端难免有些乏味,于是开始寻找新的。

最后我选择了 Moon FM,尤其是黑暗模式,显示效果令人惊艳。

能够在一款好的设备上阅读或者收听内容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这也是设计的一部分意义所在。

播客笔记 :#7:用单一破坏恢复人性 | 交差点

播客这种载体的优点无需多说,缺点也显而易见,比如回顾的时候无法搜索。耳朵的效率远远没有眼睛一目十行来得快速。那么解决方案只有听的时候顺便动手做笔记。

播客笔记以后可能也会是每周分享的一个固定的栏目,但不会每期出现。

交差点这一期主要谈论的是消费,听的时候想起一些自己的事。

我最初是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这期,底下其他朋友引用了今敏的一段话来评论:

美满的婚姻、安定的生活、美食的满足、孩子们的可爱笑靥、梦想的住宅……我全部扔掉了。我不由得意识到,这些模糊的规划不过是虚无。并非厌恶,也不是想超越这些‘幸福’,如果人能真正拥有的至多一两样,那就只能选最重要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工作。 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无上的幸福。

这一期中提供了一个外链:「一分世界」中提到的爵士乐迷一点豪华主义者

除了何不食肉糜还可以问一句话:何不不食肉糜?

省吃俭用买奢侈品的行为在我国是被嫌鄙的,但 1960、70 年代的爵士乐迷就是这种人,她们把钱都用来看演出,买唱片,和在当时并不便宜的音响器材。日文管这叫「一点豪华主义」。并不是负面的。

买二手货和一点豪华主义是对抗消费主义(而不是对抗消费)的法门。

可耻的不是省钱买便宜货,而是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得有不然就心里不平衡的多点豪华主义白痴。

我觉得自己可能也是一点豪华主义的践行者,很早之前我努力工作换取金钱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如买了当时认知范围内最贵的键盘和电脑、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书籍、应用、知识付费内容等等。

其中现在看来最扯的是花几千块让别人替我买名家的签名书,等书到了,因为工作忙,压根没空看。后来有空看也看不下去,名声虽大,但并非自己喜欢的类型。

而买其他东西基本都是打开淘宝从销量排名前十的里面找个不那么凄惨的凑合。

现在生活和外界压力再大,也对房子、车子之类的不感兴趣,之前买得起的时候没有考虑过,现在买不起自然更加不用关注。

最后我无意间翻到自己 25岁 生日时写的一篇文章,因为不喜欢当时的生活,引用了山本耀司一段话,大概也可以放在这里:

这世界越来越糟,年轻人越发轻浮,中产阶级变得无趣。年轻人失去了活力,失去了梦想,失去了执着。青春还没结束,他们已经在庸庸碌碌,死气沉沉中活着了。所有精神上的追求在他们看起来还不如一只包,所有人都用国际大品牌来武装自己,并嘲笑穷人和长者。

离线阅读 · 01 | 微型出版

想象这么一张桌子:
它有数百米长,木头质地;
有磨损的痕迹、油渍斑斑;
老旧、表面粗砺;
有一人之宽。

现在,把所有的数字出版工具全都倒在那张桌子上。从基础设备、排版工具,到平台、设备,统统拿出来。把它们拆解为一个一个元部件,平铺开来。

架个梯子。

把它放到这张桌子旁边。

爬上去,俯视一切。

你能看到什么?你能用它造出些什么?

我想自己大概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前不久,我在网络上无意间看到一本国外的杂志,他长这样:

于是我开始使用 Pixelmator Pro 仿照着做了自己的封面,图片素材使用无版权图库 Unsplash。

首先我做出了这个:

接着做了更多的封面,并逐渐让封面元素更丰富:

又填充了一些内容,并制作了效果图:

最后我去打印店打印了其中几期的部分内容和封面,并存档了这个项目,不再继续。

整个过程在一个星期的业余时间内完成。

因为之前有写博客的习惯,所以这一切显得容易很多,这本名为城堡的杂志,标语就是之前博客首页里的一句话:

人生苦短,何妨一试。

微型出版或者说独立出版的精神里我想应该包含这一句:

出版一份属于自己的内容,远比想象的简单。

当然,前提是你喜欢这事,就是想看到一个想法变成网络和现实中的确存在的某个东西,喜欢这个过程。

回顾这个项目,我大概估算成本,按照每天两个小时算,当地最底时薪 ¥15,2x5x15=150。

这对个人来说是可以承受的,然后不求品质的花上几十块钱彩色打印一番,周末用整块时间完善一番,我估计成本应该在 500 元以内。

不过文章中提到的出版和我所提到的可能不是一回事。

文章里提到的更像是一个创业计划,最终需要可持续发布和盈利,以更像科技公司的模式而非传统出版公司去做内容。

我所提到的则只是一个人的自嗨。

另外我对简单的东西没有抵抗力,文章中提到的世界上最简单的桌面编辑系统的草图,也就是题图,正是我试用过很多工具后的一种奢望。

现在来看,我目前所使用的写作工具 Ulysses 算是达到了一部分。

在中国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下,我觉得比较符合题图的流程是使用 Ulysses 或者别的 Markdown 编辑器,然后复制粘贴到简书中,它自然的适配了平板网页等,自带图床,而且免费。

如果不介意、或者能够忍受这个网站整体的风格所带来的一些影响,算是勉强完成了整个流程。

如果需要离线阅读,Ulysses 可以导出成 PDF 等常见格式。

每周分享理论上也可以看成城堡的另一种尝试,而且每周分享算不上一个名字。

之后可能每周分享会换上城堡这个名字,可能会重新设计每期封面,叫城堡阅读周刊之类。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