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jianshu 2018-09-24T22:40:14.000000Z 字数 5768 阅读 1649

城堡 06: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

每周分享 城堡阅读



目录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变来变去。

经过多年修炼,自认为能避开多数鸡汤书。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偶尔还是会读完一两本。

前几天公司同城一家书店做活动,前去帮忙,因为到太早,整个上午都无所事事。闲逛时可能被封面和不确定怎么发音的名字吸引,就拿起《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

作者丹尼尔·克莱恩六十多岁,边度假旅行,边看着伊壁鸠鲁。把几乎一切都往伊壁鸠鲁思想上扯,而算他厉害,也多半能扯上关系,类似手上有把好锤子,看什么都想当钉子锤一锤。

受伊壁鸠鲁影响,当地人生活节奏比较慢,这一点让作者妻子觉得有一些作为更发达有效率国家人士的骄傲。

直到发现坐反火车,而列车长一番沟通后,直接让对面开过来的火车停下。

当两辆火车缓慢停在森林之中,对面火车下来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抱怨,而是仿佛野餐一般的下车欣赏景色。

作者妻子总算和作者一样找到了某种类似伊壁鸠鲁的精神,这在「发达」国家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当一个人足够老,总能想到一些话来描述,书中引用伊壁鸠鲁:

幸运的不是年轻人,而是生活美满的老人。因为青壮之人朝三暮四、心猿意马;而老人则安靠于港湾中,坚守真正的幸福。

几天之后,也就是今天,一个无所事事的夜晚,爬上天台,我又想起那本书里提到过的另一本书,主要是名字比较荒诞: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花一个小时看完。

不得不说作者可能丹尼尔·克莱恩是个给迷茫青年灌鸡汤的好手。

和现在国内一些鸡汤书本质上没有特别区别,有一个长长的书名,看完和没看差不多。像说了些什么,又什么都没说。但付的书款可要不回来。

整本书的由来就是人老了翻阅自己年轻时候记金句的本子,然后以某种内在的联系选出来一些当做标题,一句一句的闲聊。

一共 39 句,其中值得一看的可能就 9 句不到。

最后一句就是书名的由来:

“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1892—1971),美国社会哲学家、神学家

也就是看到这一句,年轻的作者丹尼尔·克莱恩同志感受到某种虚无,停止了摘抄金句这种抵抗生命虚无的方式之一。

在这值得一看的 9 句里,有不少是老熟人,如只挑一句,大概还得是最让人头晕而又一知半解,觉得接近神圣的维特根斯坦:

“死不是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人是没有经历过死的。如果我们不把永恒性理解为时间的无限延续,而是理解为无时间性,那么此刻活着的人,也就永恒地活着。人生之为无穷,正如视域之为无限。”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奥地利/英国哲学家

因为现在正是秋天,这种永恒也容易让人想起里尔克的名为《秋日》的诗,其中一段写道: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把孤独换成永恒也差不多,谁在此刻永恒,就永远永恒。

说起来,我年轻时也有本子专门抄金句,不过大半都遗失。

最后一本因为价格昂贵,质量也的确好,所以保存至今。

随手翻了一遍,实际上还没有写完,剩下大概十分之二,也就是从那之后几乎没有在纸质本子摘抄金句。

本子最后一句是:

对作家来说,最基本和必需的,就是要耐得住一次只能写一个词的枯燥。——巴尔扎克。

这句话和「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几乎所有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都想当作家,也以为自己的胡思乱想像一个哲学家,而不是在重复太阳底下的陈年旧事。

本子的中间也有维特根斯坦的话:

哲学无非是语言游戏。

和伊壁鸠鲁类似禁欲风格句子也有:

一个人只要能满足他的生活方式就是富有了。——吉米·哈利

前两页也无病呻咛的有死亡这个关键字,不过总体还算比较健康的死亡观念。有些没有出处,可能是我自己无聊时写下:

如果这是我最后一天,还会做现在的事吗?我应该做些什么?

还有:

人生不过是场向死而生的追逐。

当然,也有肯定从哪抄,但没找到作者的鸡汤:

早睡是为了我们的身体,早起是为了我们的内心。

第二页是吴冠中的一段话:

忙碌的一天,迎来安眠的夜。忙碌的一生,迎来安眠的死。

有时候,如果抱着锤子和钉子的心态,真是随便挑一条都足够过一生。


🎵 《九月》 / 歌手:卢庚戌,词:海子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九月》节选

评论可以用来练习阅读长句,我读了很多遍……

“他用土地和太阳神话所建构的博大浑成和真正富有本体与原生色彩的宗教氛围启示诗歌向着一个更高的具有某种终极意义的境界迈进。在这颗激进的头脑中, 信念的重建与轰毁 、超升与绝望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 , 他用结束自我肉体的方式完成了他用诗歌无法完成的自我救赎。”

读过后回想,相似意象还有北岛《走吧》:

走吧,
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
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啊路,
飘满了红罂粟。
——《走吧》节选


断流

2018年10月24日,已经与人类相伴48年的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步调一致地开始降速。256天后,全球互联网彻底中断,人类既有的生活方式被打乱,自发生变化的那一天起,这一变故持续了十年时间,并无一人能破解这一谜团。
人们已不再追问原因,开始被迫习惯变化……

有一些《三体》味道的短篇科幻,或者更准确的说像《时间之墟》的网络之墟。


成立 20 年,Google 倡导的知识民主化现在看好像失败了 | 好奇心商业史

做出搜索引擎的工程师们,后来为了制作 Google Maps,让一辆辆汽车跑遍全球的道路,建立了一个免费开放的数字地图;为了制作一个图书索引服务,去一页一页扫描 1.3 亿本藏书。

现在,我每月花费 ¥20 使用某种方式以便自己能进行谷歌搜索,并且觉得值得。
而在很久之前,谷歌和百度一样都是畅通无阻的。
现在,我问身边更年轻的人,他们很可能已经不知道谷歌。


语录

塞尔维亚普拉斯:

我们生活在封闭的系统里——就像是单间牢房,我们反复呼吸着自己释放的恶臭空气。

欧根·贝托尔特·弗里德里希·布莱希特: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阑夕已删除文章:

方可成先生说,他能理解弥漫在年轻人群体里的那些无力和虚无——「这是时代的症状」——但是保持乐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非但不是自欺欺人,反而是驱动你继续行动的燃料。「去做事,世界不一定会变好;但是不去做事,世界肯定变得更坏。」


Mac 背后和 iPhone 面前

我们的意志和设备的功能,共同决定了我们将接收些什么、思考些什么、产出些什么。而这些东西最终组成了我们的生活。是沉迷于一个毫无意义的愚蠢游戏,还是真正产生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既是我们的选择,也是苹果的选择。


豆瓣 经典短篇阅读 小组

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当这个世界被遗忘的时候,野蛮状态总是重现。正像一艘船,一旦割去其系泊的缆绳就会在风浪中无目标地飘荡一样,我们一旦失去同古代的联系,情形也是如此...然而现在....人们的阅读快速而粗率。他们要求简明,但不是要求那种能够形成严肃思考的简洁与精练,而是要求迅速提供给他们想知道的内容并能同样迅速地被遗忘的简洁。读者与读物之间不再有精神上的交流...语言对于人的实存的基本意义,由于人们注意力的转移而被转变成幻影。——《时代的精神状况》雅斯贝尔斯

这个小组是我读经典的启蒙之一,也可以说是我和古典世界重新接触的引路者之一。

有时候经典我们明知道他是好的,但由于太长,时间成本令人望而却步。

那么先看短篇,或者别人从长篇里精选的那么一小段,是不错的入门方式。这个小组可以看成一群书山旷工组织,他们自发在书山段落之中挖寻闪闪发光奇珍异宝。有时候组长或者相关管理员会将这些宝藏以某种秩序重新排列整理。

如果对某块宝藏执迷,可以由此去往书山深处,亲自探寻。


诗歌两首

礼物 (切斯瓦夫·米沃什)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个并不使人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看到有朋友分享这首诗,想起来另一首,可能是记忆中相隔不就看到了他们。在谷歌搜关键字发现结果都不对,最终搜到全诗,这才发现原来之前看到的是节选。

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觉得节选可能更易读,这段节选在老家书房一本杂文选集之类的书中。

去年或者前年我回到老家时偶然重读到它,有感而发分享过。

为此我把朋友圈之类的社交应用翻到底,所幸删社交状态的习惯当时没有爆发,终于发现这段。

《逝去的青春》 (节选,朗费罗著,杨德豫译)

我望见葱茏的树木成行,
从忽隐忽现的闪闪波光
瞥见了远处环抱的海洋;
那些岛,就像是极西仙境,
小时候惹动我多少梦想!
那首古老民歌的叠句
依旧在耳边喃喃低唱:
“孩子的愿望是风的愿望,
青春的遐想是悠长的遐想。”


将白昼的头颅,倚靠在夜晚的肩膀上,这是梦每天交给我的美丽的差事。

偶然刷到 @ ZyaaaThoreau 评论高晓松:

其实我们都是简易版的高晓松,通读最好的文学作品,遍览世界的文献典籍,结识各种高大上的政商学名流,对文明体系的建构和艺史哲的脉络手到擒来,但一牵扯到创作,基本上也就比屎好闻一点。

​我每次路过高晓松的书都没有翻开的欲望,可能也是类似的理由。更有名可能是《故事》的作者,虽然被誉为编剧圣经,但致命的一点在于他本人并没有写出什么公认好作品。

顺藤摸瓜翻一遍 @ZyaaaThoreau,微博多为原创,有自己的思考,转发和点赞质量也不错。

关注后自动发的私信是一段阿多尼斯的诗:

将白昼的头颅,倚靠在夜晚的肩膀上,这是梦每天交给我的美丽的差事。


 试着做一些好的,或者是越来越接近于好的东西 

没有新的语言,也没有新的方式,没有新的力量,能够表达新的感情。——崔健《时代的晚上》


每周分享八月总结及更名

每周分享最初是受 阮一峰每周分享湾区日报 启发,做到半路感觉和 落网 也有点相似,我喜欢这种借助别人眼睛来看世界感觉,觉得自己也能分享一些东西。

另外是朋友圈和一些社交应用在信息上如同互联网孤岛,在搜索、回顾等方面也不便。在时间和频率上也过于分散,这可能也是人们总是不停刷信息流原因之一。

我理想中方式是将这些需要分享东西集中在一个页面,由简单标题、链接和配图组成。

第一期「对于所有流离失所头脑来说,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家园」发布在作业部落,仿照大内密谈题图格式,使用无版权图片加上一期基本信息。

格式是一级标题、题图。底下是十个左右,含有推荐内容原链接二级标题加配图,在标题下写一些个人评论、补充。基本上和湾区日报类似,不过内容偏书籍、人文方面。

第四期时主题太过集中,于是做成没有发布特刊,所以上个月一共是六期,总字数三万左右,平均一期五千字。质量并不是特别稳定,但总体上在进步,会有新固定栏目加入,使得这个项目能够以一定频率和风格持续下去。

流量高峰是被利器微博两次推荐,零散收到几条评论,其中一条是询问是否考虑做成新闻通讯形式。随后我尝试邮件服务,测试了一番最终放弃,实际上最初作业部落也暂时放弃,转而使用简书。当做通讯代替新增了Rss 订阅。

其中一期也就是一周时间我大概记录做这个项目需要花费时间,并按照当地最低时薪计算。然后参照一些开源项目自愿赞赏,湾区日报运营数据等等来看,结果没什么意思。

所以这个项目主要收益还是在一些比较精神方面,也因此会是特别个人项目。

之前看《如何高效学习》,其中提到一个学习方法是去做一个项目,在过程中学习,让所学有一个具体承载。

每周分享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也因此会不断变动和尝试。

准确的说每周分享算不上一个名字,而是一种描述。

基本和阅读相关的一些项目都会起名城堡,算是帮一个永远年轻的网友继承某些东西。

当时因为在一个小众网站写书籍相关的东西被推荐上首页,他偶然看到而结识。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年聊几次天那种。

他做电子杂志时曾找我要一些文章,发给他之后便没了下文,当时觉得和很多事一样在孕育之中就不了了之。

现在看来我更多是懒散,而他更多是受疾病和死亡所困。

后来我陆续尝试一些相关的事,都以失败告终。

不过念头没有熄灭,缺什么补什么,现在似乎又可以重新开始。

不久前我再一次想起我们认识的那个小网站,打开的时候没有色彩斑斓的首页,而是白底黑字的公告:

各位同学:
谢谢大家多年来的关注和支持,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今天接到相关部门通知,因缺少“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我们以后不能为大家提供文章的写作和阅读服务了。在此向各位作者和读者说一声抱歉!
江湖仍在,我们再见!
有意思吧
2018年7月3日

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小而美的事物,有些会成长为人们所熟知的东西,有些一直不变,更多会淹没在时间沧海。

乔布斯演讲中曾提到过一本杂志:

当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本叫做“整个地球的目录”振聋发聩的杂志,它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它是一个叫Stewart Brand的家伙神奇地将这本书带到了这个世界。那是六十年代后期,所以这本书全部是用打字机,、剪刀还有偏光镜制作的。
Stewart 和他的伙伴出版了几期的“整个地球的目录”,当它完成了自己使命的时候,他们做出了最后一期的目录。那是在七十年代的中期,你们的时代。在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清晨乡村公路的照片(如果你有冒险精神的话,你可以自己找到这条路的),在照片之下有这样一段话:“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这是他们停止了发刊的告别语。“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那样。

我也无法承诺城堡阅读,或者说城堡每周分享这个项目能做多少期。或者像以前一样,隔着一段时间后换一种方式存在。

但总之,如果能保持「求知若渴,虚心若愚」,就总能继续下去。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