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shu
2018-08-17T22:00:03.000000Z
字数 5821
阅读 2693
每周分享
(2018 年第 32 周)
在这里记录过去一周,我看到的值得分享的东西,每周五发布。
这事的起因是看到阮一峰博客的这个栏目,很喜欢,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呢?
(图片说明:原图摘自 storagebookandfilm ,拼图经过处理。)
偶然在 Instagram 看到的一家韩国小书店,并且有自己的网站。
从图片上看这可能具备了一家小而美书店应该有以及锦上添花的几乎所有元素:
在微博 @令狐磊的杂志发现室 看到推荐这本杂志,然后顺藤摸瓜发现有介绍它的文章,去官网也逛了一圈,虽然因为语言问题没办法阅读,但图片、设计无国界,加上网页翻译插件倒是大概明白其主题。另外国内也有介绍的文章: 身心平衡才是美好生活《&Premium》 。
这让我有了一些脑洞,如果国内有人做一本关于男性生活方式的杂志,也不一定走这种中产小资小清新风。
比如有一期的主题可以是这种:《在三和玩游戏的人们》。
「三和」在很久以后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隐喻,在一个时代里很多中国男性就是过的这种生活,囚困或者选择了这种「巨大的平庸」,用一种鸡汤式的自嘲来说就是:
总有人要输的,为什么不是我呢?
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和生活方式在日本流行,也逐渐在扩散。
如果要将其分流派,大概也有一种流派是「三和」式的,并非主动极简,更多是一种被迫,中产及以上阶层的极简是国王式,后者则偏向乞丐式,前者是花费精力带有一种贵族仪式感,干净明亮的少,而后者是带着一抹灰色的虚无。
当然,不一定非得如此虚无很沉丧,可以有一些其它的主题,比如深度展示一番在中国那些城市里那些拿着平均月薪的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农村里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对于长文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现在也有拖延症,但遇上一些关键词一般会治愈这种拖延症,因为现在不看可能明天就看不到了。
果然,在我准备推荐这篇文章的时候新浪已经被删除,原文连接是用谷歌搜的另一个信息源。
在很久以前我记得关于《1984》这本书的描述极具感染力: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现在,套用成搜索引擎的使用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多一个人用谷歌搜索,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另外关于科学网上其实也是存在某种驳论,类似于黑暗丛林法则,或者我已经开始自我审查。
否则我应该把自己在用的工具公布出来,但在这种时候我总是沉默的,即使现在还只是个灰色地带,毫无疑问,如果这事变成绝对禁止的黑色,我只会更沉默。
(图片说明:原图摘自新周刊微博 ,背景经过处理。)
日剧已经成为很多微博营销号的内容来源,总是有某种直面现实毫无掩饰所带来的荒诞喜剧感: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最近在《暗杀大师》这本书的封面看到一句话,也许可以看成一些中年人隐忍颇为热血的解答:
愿意为了什么而死,就要为了什么而活。
喜剧就是这样,总是有某种悲剧内涵。
另外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我现在这份工作年轻人很多,在我工作的五个月时间里离职的新人大概也有五个了……
村上春树跑去做 DJ,而且电台还专门做了一个页面: 村上RADIO - TOKYO FM 80.0MHz 。
我肯定是听不懂的,不过听不懂的好处就是可以当背景乐,中文歌在这一点上算是被毁了,一般情况再好听也不能在需要专注的时候听。
偶然在信息流里发现有人在谈论 2008 年奥运会,这才发现已经过去十年,现在已经是 2018 年。
其实去年也有类似的感觉,或者从某个时间段开始每一年都有这种感觉,而且当时似乎有一个句式,大概是说某一年不在是你主观思维里认为的几年前,而是十年前或者更久。
比如奥运会,比如初中、高中之类。
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感觉会持续下去。
而且时间这东西,存在一种主观上的加速度,童年时一天漫长,而后来会越来越快,仿佛我们已经失去对时光列车的油门控制,而且它行驶的是一条下坡路,开始依靠惯性一路狂奔。
2008 年 8 月 8 日那天我应该是在外婆家看的奥运会,并没有看完,不过也没什么选择,只能收到有限的几个台,估计都是在转播奥运会。
这种集体记忆所诱发个体记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对我来说和普通的一天没有任何区别。
但又转回集体记忆或者从宏观来看,以那一年为分水岭,其实发生了很多,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某些方面不是更开放而是更加封闭。
最近零碎时间在读的书,我写读书笔记比较慢,这种非虚构可实践类的东西要等的太久,标题和超链接是少数派作者也谈钱的读书笔记。
尽管书名在纠正这不是一本技术书籍,但从名字到封面还是会给人一种写给程序员书呆子的刻板印象。
其实这是一本普通人也可以看并且实践的生活指南,关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在互联网上写作运营自己的博客等等方面。
这种书籍我比较不信任的是作者知行背离,比如一些时尚杂志那种月薪三千编辑教月薪三万的中产如何生活,还有就是去教一件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
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至少没有这些通病,如果非要说是鸡汤,那么也是给了勺子(工具)的鸡汤。
作者在书中写到:
每周我都会把自认为有用的信息整理为一份内容集锦,藉此吸引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关注我。这份集锦通常包括博客文章、新闻报道、励志名言、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小技巧等,同时我还会提出一些问题来挑战我的关注者,促使他们与我对话。
也许这也是阮一峰每周分享栏目的灵感来源。
发小回去老家休息几天,回长沙的时候刚好我休息,于是刷电影。
最近能看的电影似乎就这两部,一部是文青必备,一部是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文艺青年也喜闻乐见的类型,不过文青们嘴上不说。
人格分裂一般的连着刷完两部。
《西虹市首富》感觉就像我们屌丝或者是人类普遍的幻想,即「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万一暴富了怎么办,想想就好激动……」
上一次我问朋友暴富了怎么办,得到的回答简洁有力:「辞职。」
再追溯一下,应该也逃不出这个范畴,比较有特点的是我一个发小,他打折后的愿望是买搜游艇放在他爷爷家那小池塘里,在我没让他强行打折之前,想把我们老家镇上的水域扩张成很多年前的样子,然后满足他开快艇飞驰,放航空母舰的想法。
如果把人们脑子里关于暴富的回答深挖然后虚构一番,然后加上现在的一些魔幻现实主义背景,几乎很多都可以拍成一部更加精彩的《xx市首富》。
如同所有喜剧都有一个悲剧内核,暴富之后所折射的也许恰恰是贫穷,以前看一个导演的采访,他说电影是缺什么补什么。
电影中的人物是如此,底层的人们所缺乏的是认同和爱(其实吧,大部分人都这样。),最后的选择上财富也都换成了爱。
电影之外的我们也是如此,坐在电影院看这名字的电影,都挺缺钱的。
《小偷家族》是最后看的电影,可能还没从《西虹市首富》的节奏里缓过来,对日本电影或者说是「文艺电影」的节奏还没缓过来。
一直到后来看见小女孩掉牙齿,然后扔到屋顶上,还有夏天的光影,小卖部、门外夏天特有的暴雨等等剧情才算进入剧情。
出地铁后我在便签里随手写的感悟是:
好电影能唤起人古老的记忆,其实以人类的寿命来看如果唤醒你十年前的记忆,那么不亚于回忆起唐朝的某件事。
小时候我也曾经在换牙时听母亲或者是父亲的话,把牙齿扔到房顶上。
有那么几次也曾和父亲背对背睡在一起,只是记不得是否有交谈,或者只是无关痛痒的随便聊天吧。毕竟中国的父子关系似乎普遍都是沉默寡言,不善言谈表达爱意。
小偷家族里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人性虽然自私贪婪,但也有着无私光明的一面,而且吧,可能是东方文化特有的某种含蓄,大家都不善当着面表达爱意。
老奶奶在海边的时候是等人走开之后,张开嘴用谁也听不到的口型表达爱意,男主也是在「父亲」看不到的时候张开嘴叫着『爸爸』。
不止亲情,爱情也是如此。
这种事还是普希金讲的精准而余韵十足: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
——《我曾经爱过你》普希金(戈宝权译)
偶然刷微博看到,被别人转发时总结的这段所打动:
“读一切你想读的,读就好了。书是可能性,是逃跑路线。当你没有选择时,它们给你机会。对于流离失所的头脑来说,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家园。”
6.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正确的:**“阅读和写作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有营养的冥想形式。”**
9. 觉察到你正在呼吸。
10. 不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都要试着去发现美。一张面孔、一句诗词、窗外的云、涂鸦画、风力田。美可以净化思想。
14. 遥望天空。提醒自己宇宙是多么浩瀚。抓住每一个感受辽阔悠远的机会,这会让你看见自己的渺小。
17. 不要漫无目的地看电视。不要漫无目的地上社交网站。要清醒地意识到你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别不重视电视,你要更重视它,这样你才会少看。无节制的娱乐将使你注意力分散。
21. 听 YouTube 上面那个瑜伽教练的话,**“走路,好像你在用脚亲吻地球一样。”**
22. 生活,爱,放手。
25. 阅读一本书,别去想着要读完它。只是读。享受每个字、句子、段落。别期待它结束,或永不结束。
28. 允许他人爱你。相信这份爱。为他们活下去,即使你觉得毫无意义。
36. 读艾米莉·狄金森,读格雷厄姆·格林,读伊塔洛·卡尔维诺,读玛雅·安吉罗。读一切你想读的,读就好了。书是可能性,是逃跑路线。当你没有选择时,它们给你机会。**对于流离失所的头脑来说,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家园。**
准确的说这是一个注意力研究专家的互动式演讲。我挺喜欢这种类型的演讲,因为这像游戏让人更有参与感,而且是一个人让台下所有人都能参与到的互动,让人们主动的参与和理解演讲者要转达的思想。
不仅仅是用脑子被动的感受,理解词句,还有电影式的有伏笔,如果你想彻底明白,需要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在一些细节处反复看。
比如吧,我现在试图回忆起这篇每周分享第一条是什么就完全记不起来。
截图的部分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我们的大脑里住着的这个「保安」其实容易被玩弄,一旦它转过身去翻后面的抽屉找点什么,那么我们的眼睛、耳朵等等虽然都没关,但事实上会忽略掉很多东西。
就像电影里那些声东击西的老桥段一样。
另一个让我联想到的是在这之前我在刷微博,不知不觉就刷了很长时间,其实也是一种注意力被「玩弄」,直到我爬起来,总结所收获的信息,并试图将他们写下来。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自己的注意力被玩弄,也就是我脑子里的「保安」老王不被小偷扔到东边的石子给吸引,让小偷去西边偷东西。
可能,这就是柳比歇夫式的时间日志意义所在,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记录时间日志,那么不仅仅是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记录时间本身这个动作让保安老王有了一个自我提醒的机制,当老王刚走出两步去东边查看石头时,这时他拿起手边的纸笔记录到:
「2018年08月12日02:09:03东边发出声响,我去看看。」
老王会因此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被本能的支配去东边看看。
这样他不会去东边太长时间,如果足够快,他能够在回头的时候更早发现这个小偷。
又或者,这种记录至少能保证不会第二次、第三次屈从于本能,让小偷每次都得逞。
「2018年08月12日02:11:33 东边什么都没有,用时两分钟。」
(图片说明:原图摘自 黑暗大陆的亲历者:从奈保尔、康拉德、斯坦利到李文斯顿_凤凰读书)
早上看到严峰老师的微博,奈保尔这个名字总是听说过,但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作品。
严峰老师贴的这篇小说我看完后很喜欢,触动我的场景主要有两处,其一是沃兹沃斯和「我」在看星星,当被问到上个月写了什么诗时,他说道:
往昔深邃而奇妙。
另一处则是沃兹沃斯临死之前,我去看望他,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沃兹沃斯说诗写的不太顺利。
他没有看我,而是透过窗户看着那株可可树,就好像我根本不存在一样,喃喃地说:“二十岁的时候,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这时候,仿佛就发生在我眼前一样,他的脸猝然变得更加苍老、疲倦。**“可那……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
故事的最后沃兹沃斯告诉我所有的故事都是假的,不管故事如何,沃兹沃斯这时候可真是个诗人。
另外有人在微博下面表示看不太懂,严峰老师贴了一篇毕飞宇的解读:毕飞宇:奈保尔,冰与火。我读《布莱克·沃兹沃斯》。
可以结合小说看,好像远程上了一节小说课。
评论里还有网友为此写了一首诗:
人死了,像消失在水里的大鱼
时间弥漫着河岸的泥土气息
猎户星座上一朵牵牛花里的蜜蜂说
他的诗写的不太顺利 往昔深邃而美妙
二十岁的我有使不完的劲
也有为草木而流泪的眼睛
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更多内容: 目录
- 更新日志:
- 2018年08月10 日初版
- 2018年08月12日02:26:17 更新两条内容。
- 2018年08月13日11:32:32 设计题图模板,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