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shu
2018-07-28T10:44:43.000000Z
字数 2846
阅读 2845
笔记
读书笔记
战略级天使里的人文素养真的很惊,心理学不懂,但哲学,社会学肯定都是系统学过的。尤其是关于同理心这块,从狄德罗到韦伯到哈贝马斯,其次是关于自我的描述,从库利到米德到布鲁默,这些东西不系统读的话,我真的很难想象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来。更何况小说本身的叙事技巧、人物描写都堪称上等,读起来真的相当享受啊。说实话,恕我直言,此前可没有任何一部网络都市小说体现出了这么好的人文素养,也没有任何异能小说有这样成熟的笔锋。而且我豪不怀疑,等剧情铺开,关于白老爷精心构架的这个天朝社会,其结构必将贯彻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那可又是一大片厚厚的大部头……
——书友@Fevre
最近在废寝忘食的看《战略级天使》,已经很久没有这种体验。
就类似于生活只有必做之事和看书,这可能也是手机阅读的一个好处,见缝插针,在任何只要能腾出一只手和眼睛的时刻。
刚已经看到最新一章,对它的评价从「可能是最有深度的异能小说」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异能版盗梦空间」,或者也像是《X 战警》系列或者美剧《大群》。
主角的精神异能和 《X 战警》中的教授以及《大群》中教授的儿子大卫·豪勒类似。
不过小说自有其优势,文字的叙述相比电影的仓促和美剧镜头的过于绚丽显得自由度更高。
电影给了你具体的人物、声音和颜色,类似于把饭都嚼碎了喂到口中。而文字则让食物有了更多的想象力,甚至它还只是半加工的食材,在吃进去之前,你还有一定的能力对其做更多的想象和修改。
相比起飞檐走壁、喷火控水之类异能,精神级异能显得更加虚无缥缈也更可怕。
我对其中关于精神异能的描写中最感兴趣的人能够进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然后控制他们,就好像找到了大脑的控制室。
你面前的大脑不在神秘,而是有一排排的按钮开关在你面前。
你按下其中一个,关闭了痛觉,于是再也感受不到痛苦,以此类推。
甚至,你可以让自己的精神一分为二,为了应付某些紧急的事情,比如在和人打架。
虚拟出第二自我,将身体感受到的疼痛、恐惧、肾上腺素分泌过量带来的发抖等副作用全部扔给他。而你的第一自我沉着冷静,找出对方的破绽。
当然,打架可能是最低级的比喻。
而且这并非小说中可以出现的事情,现实中人们也可以用这种类似的方式来做更好的自己。
比如在遇到困难想要退缩之时,想象出第二自我,将负面情绪全部塞给他,然后用第一自我坦然面对。
等事后在让第二自我回归,品尝那种临阵退缩的滋味。
只是小说,怎么说呢,在其设定的背景中,将这种能力具象化、夸张化,以及他们永远可控力,是稳定的技能,可以百分之百的成功。而现实中,我们只是假装这一切,让自己有勇气面对,而且很可能失败,我们终究是一个完整的我,勇气与懦弱交织,在做出决定前,如同空中飞旋的硬币,而且按照性格的惯性,多半懦弱的依旧懦弱。
虽然我很想拥有这种能暂时分裂第二、甚至四五六七八人格的能力,但就现实来说,可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那种方式更有效,他比较出名的八卦是自己给自己治病的方式,比如他患有严重社交恐惧症,在19岁的时候打算彻底根治,于是就跑去公园和人搭讪,有人厌恶也有人跟他聊,量变引发质变,于是就摆脱了。
这事让我想起之前坐地铁,莫名其妙旁边一哥们放开音量在地铁里做演讲,内容大概是自己有口吃,学了什么什么课程或者方法之类,打算在地铁里演讲……总之从旁观者来看很尴尬,让我不自觉退了几步,虽然脑子里另一个自我还是挺欣赏这哥们的,因为我很早之前也口吃过,不过不算是病,很可能是学哪个真口吃的同学,学着学者自己掉坑里。为了不至于丢脸,又自己莫名其妙想办法把自己纠正回来……
而且吧,社交恐惧症这东西我极有可能也得过,在学校里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太和人说话的,最生猛的时期可能每天说话也就个位数,总是在睡觉或者埋头假装睡觉,完全屏蔽视觉,以及用音乐或者主观的忽略来稀释一部分听觉,让思绪在脑子里游荡……最后是贫穷以及一份需要每天拜访几十上百户陌生人的工作将我彻底治愈……这个过程想起来和阿尔伯特.埃利斯也有几分相像。
人的精神世界有趣的地方很多,比如我问你:
「身体哪个部位最重要?」
估计很多人会回答大脑。
但问题在于这个回答是大脑做出来的判断。
你可以想象一圈,把自己作为一个客体,我的问题此刻通过文字传到你眼前,如同一个透明的灯泡进入你黑暗的身体,这个标记转悠一圈,到你做出回应,它没理由停留在某根脚指头或者其它地方,最终还是在主要输入输出接口脑子里。
这个话题不能继续下去,普通人对这事某种试图专业的想象总会带有一股浓重的「民科」既视感。
放到另一个角度看似乎稍微放松一些,比如书中主角曹敬给另一个也拥有精神异能的朋友相阳过生日,现实中他们只有一个烤的不怎么样的蛋糕。
两人都是穷苦出身,但是曹敬看书比较多,于是曹敬让相阳连接自己的大脑,让后自己在脑子里根据之前看过的书籍,模拟出了法餐里红酒、蜗牛之类酒食的味道让共享大脑感觉的相阳「品尝」。
曹敬说过这世界上很多的享受对精神异能者说诱惑并不大,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情况。
本质上,人们在世间追求的外部享乐都要通过头脑,而这些人省略了追求享乐这一步,直接复制那种感受给头脑,而且无穷无尽,甚至可以让时间变的绵长,直到自己肉体失去支撑连带着毁灭头脑。
但在此之前,精神理论上可以享受无限长的时间。
雷·布雷德伯利在《华氏451》 中所说的关于阅读大概也是基于类似的体验:
大多数人不能到处周游,不能和所有人交谈,不能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城市,我们没有时间、金钱,也没有那么多朋友。但是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要看到其中九成的东西,唯一的方法就是看书。
只不过阅读这事所带来的体验没有小说和现实无二那么夸张,相对来说,电影、VR 等等手段就是从外部加强这种虚拟体验接近真实的感觉。
在知乎早期还是个不错讨论社区的时候,有过一个大概是讨论肉体和精神享受的话题,高票的回答列举了很多精神享受,具体内容我也记不清,大概是说创造某种东西所带来的快感并不亚于喝酒吃肉做爱之类。
我想具体点就是对于爱因斯坦或者马尔克斯之类的人,在发现宇宙和文学的某种「真理」过程中所带来的快感可能等于无数次性、食物等等快感的总和,于是也就有了那么一类相对极端的人,体验过巨大的精神享受快感之后,对一部分享受不在意,而将经历花费在另一部分上。
如果说非要对看小说这种虚构消遣之事做出某种现实的反应,那么在看到《战略级天使》小说中的构思之后,一部分是之前提到的,在遇到一些困难之时,虚构出一个更强大的自己来客服,或者虚构出另一个自我来承受一些负面的情绪。
另一部分则指向某种偏向性的选择,一个是明朝万历十四年出生的徐霞客所经历的现实游历,踏遍群山,心之所向则目之所及,身体力行,何须借助外物。另一种则是大概三百年后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个小职员,可能一直困于琐碎楼宇之间,但心游天下,如同他在那本被后人搜集整理而成的书《惶然录》中所说的:
真正的聪明人,都能够从他自己的躺椅里欣赏整个世界的壮景,无需同任何人说话,无须了解任何阅读的方法,他仅仅需要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五种感官,还有一颗灵魂里纯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