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evilking 2018-05-01T18:30:23.000000Z 字数 12383 阅读 4503

机器学习篇

GBDT(梯度提升决策树)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又叫 MART(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是一种迭代的决策树算法,该算法由多棵决策树组成,所有树的结论累加起来做最终结果.

要理解 GBDT,就要先理解 GB ,然后才是 DT,而且这里的 DT 是回归树,而不是分类树.

DT(决策回归树)

这里先补充一下什么是回归树,因为之前所讲的决策树都是属于分类树.

先回顾下分类树:

我们知道 分类树在每次分枝时,是穷举每一个 feature 的每一个阈值,找到使得按照 `feature <= 阈值`和`feature > 阈值`分成两枝的熵最大的 feature 和阈值,按照该标准分枝得到的两个新节点,按同样的方法递归分裂下去,直到所有样本都被分入唯一的叶子节点,或达到预设的终止条件(如果叶子节点的样本不唯一,则以多数类作为叶子节点的分类结果).

回归树大致流程类似:

不过在每个节点(不一定是叶子节点)都会得到一个预测值,以人的年龄为例,该预测值等于属于这个节点的所有人的年龄的平均值。分枝时穷举每一个feature的每个阈值找最好的分割点,但衡量最好的标准不再是最大熵,而是最小化均方差--即(每个人的年龄-预测年龄)平方的总和除以 N(总人数),或者说是每个人的预测误差平方和 除以 N。这很好理解,被预测出错的人数越多,错的越离谱,均方差就越大,通过最小化均方差能够找到最靠谱的分枝依据。直到每个叶子节点上人的年龄都唯一,或者达到预设终止条件,若最终叶子节点上的人的年龄不唯一,就以该节点上所有人的平均年龄作为该叶子节点的预测值.

就是分类树是按多数投票,以多数类的类别标号作为叶子节点的分类类别;回归树是按叶子节点的样本平均值作为该节点的预测值.


GBDT 实例

GBDT的核心就在于,每一棵树学的是之前所有树结论和的残差,这个残差就是一个加预测值后能得真实值的累加量

比如以年龄预测的例子来说明,A 的真实年龄是 18 岁,但第一棵树的预测年龄是 12 岁,差了 6 岁,即残差为 6 岁。那么在第二棵树里我们把 A 的年龄设为 6 岁去学习,如果第二棵树真的能把 A 分到 6 岁的叶子节点,那累加两棵树的结论就是 A 的真实年龄;如果第二棵树的结论是 5 岁,则 A 仍然存在 1 岁的残差,第三棵树里 A 的年龄就变成 1 岁,继续学。

我们来详细的说一下这个例子,为简单起见训练集只有4个人,A,B,C,D,他们的年龄分别是14,16,24,26。其中A、B分别是高一和高三学生;C,D分别是应届毕业生和工作两年的员工。如果是用一棵传统的回归决策树来训练,会得到如下图1所示结果:

gbdt1

现在我们使用GBDT来做这件事,由于数据太少,我们限定叶子节点做多有两个,即每棵树都只有一个分枝,并且限定只学两棵树。我们会得到如下图2所示结果:

gbdt2

在第一棵树分枝和图1一样,由于A,B年龄较为相近,C,D年龄较为相近,他们被分为两拨,每拨用平均年龄作为预测值。

此时计算残差(残差的意思就是: A的预测值 + A的残差 = A的实际值),所以A的残差就是 16-15=1(注意,A 的预测值是指前面所有树累加的和,这里前面只有一棵树所以直接是 15,如果还有树则需要都累加起来作为 A 的预测值)。进而得到 A,B,C,D 的残差分别为 (-1,1,-1,1)。

然后我们拿残差替代 A,B,C,D 的原值,到第二棵树去学习,如果我们的预测值和它们的残差相等,则只需把第二棵树的结论累加到第一棵树上就能得到真实年龄了。这里的数据显然是我可以做的,第二棵树只有两个值 1 和 -1,直接分成两个节点。此时所有人的残差都是0,即每个人都得到了真实的预测值。

换句话说,现在 A,B,C,D 的预测值都和真实年龄一致了。Perfect!:

A: 14 岁高一学生,购物较少,经常问学长问题;预测年龄

B: 16 岁高三学生,购物较少,经常被学弟问问题;预测年龄

C: 24 岁应届毕业生,购物较多,经常问师兄问题;预测年龄

D: 26 岁工作两年员工,购物较多,经常被师弟问问题;预测年龄

那么哪里体现了Gradient呢?其实回到第一棵树结束时想一想,无论此时的cost function是什么,是均方差还是均差,只要它以误差作为衡量标准,残差向量 (-1, 1, -1, 1) 都是它的全局最优方向,这就是Gradient。

其实 GBDT 大致的过程就是这例子中所讲的,下面我们再做一些深入的理解


GBDT 深入理解

前面说了,GBDT 是先有 GB(梯度提升),再有 DT(决策树),所以我们先从 GB 讲起.

Boosting

boosting 在前面讲 AdaBoost提升算法的时候讲了,就是通过训练多个弱分类器来组合成一个强分类器,形式如下:

其中, 是弱分类器,比如在 AdaBoost提升中是 C4.5决策树; 是最终得到的强分类器.


Gradient Boosting Modeling

给定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构造这些弱分类器呢?

Gradient Boosting Modeling (梯度提升模型) 就是构造这些弱分类器的一种方法。它指的不是某个具体的算法,而是一种思想.

我们先从普通的梯度优化问题入手来理解:

针对这种问题,有个经典的算法叫 Steepest Gradient Descent,也就是最深梯度下降法。算法的大致过程是:

  1. 给定一个起始点
  2. 分别做如下迭代:

    其中 表示 点的梯度

  3. 直到 足够小,或者是 足够小

以上迭代过程可以理解为: 整个寻优的过程就是小步快跑的过程,每跑一小步,都往函数当前下降最快的那个方向走一点,直到达到可接受的点.

我们将这个迭代过程展开得到寻优的结果:

这个形式是不是与最开始我们要求的 类似;构造 本身也是一个寻优的过程,只不过我们寻找的不是一个最优点,而是一个最优的函数。


寻找最优函数这个目标,也是定义一个损失函数来做:

其中, 表示损失函数 在第 个样本上的损失值, 分别表示第 个样本的特征和目标值.

类似最深梯度下降法,我们可以通过梯度下降法来构造弱分类器 ,只不过每次迭代时,令:

即损失函数 求取梯度.

但是函数对函数求导不好理解,而且通常都无法通过上述公式直接求解。于是就采取一个近似的方法,把函数 理解成在所有样本上的离散的函数值,即:

这是一个 维向量,然后计算:
这是一个函数对向量的求导,得到的也是一个梯度向量。注意,这里求导时的变量还是函数F,不是样本 ,只不过对 求导时,其他的 都可以看成常数。

严格来说 只是描述了 在某些个别点(所有的样本点)上值(连续函数上的离散点),并不足以表达 ,但我们可以通过函数拟合的方式从 构造 ,这样我们就通过近似的方法得到函数对函数的导数了.

因此,GBM 的过程可以总结为:

  1. 选择一个起始常量函数
  2. 分别做如下迭代:

    (a) 计算离散梯度值

    (b) 对 做函数拟合得到

    (c) 通过 line search 得到

    (d) 令

  3. 直到 足够小,或者迭代次数完毕

这里常量函数 通常取样本目标值的均值,即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在上述算法过程中,如何通过 构造拟合函数 呢,这里我们用的就是 Decision Tree(决策树)了.

所以理解 GBDT,重点是先理解 Gradient Boosting,其次才是 Decision Tree;也就是说 GBDT 是 Gradient Boosting 的一种具体实现,这个拟合函数也可以改用其他的方法,只不过决策树好用一点。


损失函数

谈到 GBDT 常听到的一种描述是 先构造一个(决策)树,然后不断在已有模型和实际样本输出的残差上再构造一棵树,依次迭代;其实这个说法不全面,尽管在本篇开头的那个 GBDT 的例子中是这样描述的,但拟合残差只是 GDBT 的一种特殊情况,下面对损失函数进行解释就清楚了.

从对 GBM 的描述里可以看到 Gradient Boosting 过程和具体用什么样的弱分类器是完全独立的,可以任意组合,因此这里不再刻意强调用决策树来构造弱分类器,转而我们来仔细看看弱分类器拟合的目标值,即梯度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过

因此 很重要,以平方差损失函数为例,得:
忽略 2 倍,后面括号中正是当前已经构造好的函数 在样本上和目标值 之间的差值.

如果我们换一个损失函数,比如绝对差:

这个损失函数的梯度是个符号函数:
由此可以看到,只有当损失函数为平方差函数时,才能说 GBDT 是通过拟合残差来构造弱分类器的,比如上面说的对残差不断的用决策回归树来拟合.

符号函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5c7a600101nff3.html


GBDT 的推导

这里先给出原始 GBDT 的完整算法框架,然后详细演示 xgboost 中的实现推导过程,在下一小节中结合 xgboost 的 java 实现代码对照其推导过程进行分析.

GBDT 原始版本的算法框架:

输入:
1. 初始化
2.
3.
4.
5.
6.
7.

其中:

该过程就是在函数空间的梯度下降,不断减去 ,就能得到

下面解释一下上面的关键步骤:

第三步: 被称作响应(response),它是一个和残差()正相关的变量.

第四步: 使用平方误差训练一棵决策树 ,拟合数据 ,注意这里是 ,拟合的是残差.

第五步: 进行线性搜索(line search),有的称作 Shrinkage ;上一步的 是在平方误差下学到的,这一步进行一次 line search,让 乘以步长 后最小化 .

GBDT 就是一个不断拟合响应(比如残差)并叠加到 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残差不断减小, 不断接近最小值.


下面给出 xgboost 中的推导过程:

在 xgboost 中使用的正则化函数为:

在每次迭代中,我们是要求 ,使目标函数 最小:

下面对损失函数在 处 应用二级泰勒展开:

如何理解泰勒展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62748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B0%E5%8B%92%E5%85%AC%E5%BC%8F/7681487?fr=aladdin

我们令:

于是目标函数变成了:

对第 次迭代来说,前面的 次迭代得到的决策树都是已知的,即 都是已知的,则我们整理出与未知量有关的项:

对第 棵决策树的叶子节点 来说,它的划分与其他叶子节点无关,只与同属于本叶子节点的其他样本有关,所以这里才能将 替换成

我们令:

于是目标函数又改为了:


为了方便阐述问题,我们把问题分为两个子问题:


下面分别针对这两个问题做解:


于是以平方误差损失函数为例进一步细化推导:

于是对 求一阶导得到响应(此时响应 = 残差):
求二阶导是:


于是树的分裂算法过程为:

输入: ,落在 的训练样本 ,其中









R_j

输出: 按照最大 decr 的方案将 分裂成 .

该算法做的事情就是求使 最大的分裂 :


基于上面的树分裂算法,完整的 GBDT 算法描述为:

输入:
1. 初始化
2.
3. 根据具体的损失函数计算出
4. 由上述树生成算法得到 ,从而得到 ,其中 根据具体的损失函数 计算.
5.
6.

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不断的计算上一步的损失,然后用上面的树生成算法对上一步迭代的损失进行拟合,然后把这一步生成的决策树累加到 上.

还有损失函数为 Logistic Loss 的,即 logistic regression 中使用的交叉熵 Loss,这个只能用于分类,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查询学习.


R 版本的 xgboost 应用

  1. install.packages("xgboost")
  2. # https://www.cnblogs.com/payton/p/5340538.html
  3. dataset <- read.table("http://archive.ics.uci.edu/ml/machine-learning-databases/credit-screening/crx.data", sep = ",", na.strings = "NA")
  4. head(dataset)
  5. sapply(dataset,function(x) sum(is.na(x)))
  6. sapply(dataset,class)
  7. set.seed(123)
  8. dataset = na.omit(dataset)
  9. n = dim(dataset)[1]
  10. index = sample(n,round(0.7*n))
  11. train = dataset[index,]
  12. test = dataset[-index,]
  13. dim(train)
  14. dim(test)
  15. dataset2 = dataset
  16. library(plyr)
  17. into_factor = function(x){
  18. if(class(x) == "factor"){
  19. n = length(x)
  20. data.fac = data.frame(x = x,y = 1:n)
  21. output = model.matrix(y ~ x,data.fac)[,-1]
  22. }else{
  23. output = x
  24. }
  25. output
  26. }
  27. head(dataset$V4)
  28. into_factor(dataset$V4)[1:5,]
  29. dataset2 = colwise(into_factor)(dataset2)
  30. dataset2 = do.call(cbind,dataset2)
  31. dataset2 = as.data.frame(dataset2)
  32. head(dataset2)
  33. dim(dataset2)
  34. library(xgboost)
  35. set.seed(123)
  36. index = sample(n,round(0.7*n))
  37. train.xg = dataset2[index,]
  38. test.xg = dataset2[-index,]
  39. label <- as.matrix(train.xg[,38,drop = F])
  40. head(label)
  41. data <- as.matrix(train.xg[,-38,drop = F])
  42. data2 <- as.matrix(test.xg[,-38,drop = F])
  43. label2 <- as.matrix(test.xg[,38,drop = F])
  44. xgmat <- xgb.DMatrix(data, label = label, missing = -10000)
  45. param <- list("objective" = "binary:logistic","bst:eta" = 1,"bst:max_depth" = 2,"eval_metric" = "logloss","silent" = 1,"nthread" = 16 ,"min_child_weight" =1.45)
  46. nround =275
  47. bst = xgb.train(param, xgmat, nround )
  48. res1 = predict(bst,data2)
  49. pre1 = ifelse(res1>0.5,1,0)
  50. table(pre1,label2)
  51. accurancy4 = mean(pre1 == label2)
  52. accurancy4

参考至: https://www.cnblogs.com/payton/p/5340538.html

http://blog.csdn.net/q383700092/article/details/51546380


xgboost源码分析

https://github.com/komiya-atsushi/xgboost-predictor-java


小结

参考博文: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