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xiya
2021-11-17T00:54:06.000000Z
字数 768
阅读 477
大学
发出的传单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最后来上奥数课的只有两个学生——家辉和鑫杰,他们俩是原来就在 老师班上课的,可能主要的宣传功劳来自 老师。家辉下学期五年级,鑫杰六年级,他们都是数学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正是学奥数的好苗子。
第一节课安排他们俩一起上,上课的内容是等差数列,展鹏并不知道为什么小学奥数要学习这种没有思维难度的东西,只是按照奥数书上的第一课来上罢了。
鑫杰十分活跃,家辉相对安静些。鑫杰比家辉高一年级,理解能力和接受速度都比家辉快,因此上半节课鑫杰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并踊跃发言,课堂节奏被带得飞快。展鹏看出来家辉没有完全理解,下半节课等差数列的应用部分,他放慢了讲课速度,希望家辉能够完全理解并学会应用,而之前活跃的鑫杰像蔫了一样,一只手扶着头,打着哈欠。
他们俩不适合在一起上课,展鹏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可以只拿一节课的工资,让他们分两个时间段上课。毕竟赚钱并不是他的目的,他只希望他俩能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并真正能够完全理解所学的内容——按照他们的思维习惯和理解速度。
但是展鹏忽略了一件事,他未来教学的班级里学生的水平就是参差不齐的,他要学会控制课堂节奏和整体的课程难度,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吸收课堂内容。鑫杰和家辉尽管知识背景不同,但在奥数方面他们都是一片空白,如果展鹏的教学水平高一些,或者课堂更有趣一些的话,也许就可以让他们在同一堂课里一起学习,一起体会数学的乐趣了。
一轮十五节课结束,从家辉妈妈口中得知,家辉希望以后能变成像小鹏一样的数学老师,这让展鹏联想到自己的物理老师于健,看来现在又多了一个因为自己的老师而走上教师道路的学生,这让他倍感欣慰。上大学后家辉的妈妈再次联系到展鹏,让他直接到家里给家辉再补补奥数,再往后他们就没有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