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Dmaxiya 2020-08-24T15:42:58.000000Z 字数 3070 阅读 1360

三种常用构图方式

博文


这篇博客讲的不是按像素计算的图片或者摄影摄像的构图,而是节点与节点之间有边、边上有权值的图,如何把这样的一张图存入计算机中。这里将介绍三种较为常用的构图方式:邻接矩阵、vector 数组和链式前向星构图。
首先要弄清楚的一点是,计算机存图,存的是什么?包含两部分:节点和边,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相应的信息,例如在一个战争时期军人的调度问题,每个城池拥有的军人数量,或者染色问题上节点的颜色等等,这些就是节点上的信息。每条边上的信息就比如说是路程、路费,从这个节点出发的目标节点等等。一般来说节点和边是要分两个结构体 Node 和 Edge 来存的,但是很多题目基本上只有边的信息,节点基本没有信息,所以有时候可以不用写节点的结构体,如果边没有权值等其他信息,只需要知道一条边连接的是哪两个节点,连边的结构体也不用写了。这里只讨论有向图的一般情况。

邻接矩阵构图

无权图

邻接矩阵用第 行第 列为 表示从 有一条边,用 表示从 没有直接相连的边。

有权图

先设定一个无穷大数 ,则用第 行第 列为一非无穷大数值 表示从 之间,边的权值为 ,为一无穷大数 则表示从 没有直接相连的边或者不可达。
在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 表示“无直接相连的边”,如果已经处理出全图的最短路径,则 表示“不可达”,故可以根据处理出全图最短路径后的图是否存在 的边来判断全图是否连通,当然判断连通图有更快的并查集的做法,不推荐上面这种方法来判断图的连通性。

图上加边代码

  1. struct Edge {
  2. int weight; // 权值
  3. };
  4. Edge G[maxn][maxn];
  5. void add(int u, int v, int w) {
  6. G[u][v].weight = w;
  7. }

遍历 点的目标节点代码

  1. void traversal(int u) {
  2. for(int i = 0; i < n; ++i) { // n 为图上实际节点数
  3. visit(G[u][i]);
  4. }
  5. }

邻接矩阵性质

  • 初始状态下,第 行所有非 的列所对应的节点,即从 出发能够到达的所有节点,其数量即 的出度,第 列所有非 的行对应的节点,即能够到达 的所有节点,其数量即 的入度。
  • 如果整张图有 个节点,则邻接矩阵构图的空间复杂度为 ,在图上宽搜和深搜的时间复杂度都为 。这种构图方式适用的算法:floyd 多源最短路径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编程难度较低,适用于图上节点数 200 以下的图。
  • 除了需要用 floyd 查找多源最短路径,其他情况均不推荐这种构图方式。

vector 数组构图

数据结构课本上提到过邻接链表构图,大意如下:
先定义一个链表数组,该数组下标对应图上所有节点,如果节点 添加一条到 的边,则在数组第 个链表后面添加一条指向 节点的边。
对于图

邻接链表构图

如果加边顺序如下 [u v w]:
[A E 45] [A B 3] [B E 40] [C A 21] [A C 20] [B C 15] [D B 20] [D E 35] [E D 30] [C D 20]
其邻接矩阵表示为:
G[A] → [E 45] → [B 3] → [C 20] → NULL
G[B] → [E 40] → [C 15] → NULL
G[C] → [A 21] → [D 20] → NULL
G[D] → [B 20] → [E 35] → NULL
G[E] → [D 30] → NULL
可以看到,图上有多少条边,就只需要多少内存,不会像邻接矩阵那样有大量的空间浪费。
C++ 的 STL 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容器类,使得我们不必手打链表、可变长数组等,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用已经写好的类。但是为什么用 vector 而不用 list 呢?因为在算法题中时间是很重要的,动态开辟内存会带来很大的时间开销,因此我们更经常用 vector 数组来代替链表数组,以节约时间上的开销。

图上加边代码

  1. struct Edge {
  2. int weight; // 权值
  3. int to; // 终点节点下标
  4. Edge(int w, int t) {
  5. weight = w;
  6. to = t;
  7. }
  8. Edge() {}
  9. };
  10. vector<Edge> G[maxn];
  11. void add(int u, int v, int w) {
  12. G[u].push_back(Edge(w, v));
  13. }

遍历 点的目标节点代码

  1. void traversal(int u) {
  2. int len = G[u].size();
  3. for(int i = 0; i < len; ++i) {
  4. visit(G[u][i]);
  5. }
  6. }

vector 数组性质

  • G[u].size() 即节点 的出度,想要求节点 的入度时间复杂度为 为图上所有边的数量,如果需要建议在建图的时候就用一个 degin 辅助数组来存放所有节点的入度。
  • 边的存储顺序与加边顺序有关。
  • 如果图上有 条边,vector 数组的空间复杂度为 ,宽搜和深搜的时间复杂度都为 ,其他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由算法的优化程度决定,vector 数组构图不会增加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 vector 数组构图代码较短效率较高,推荐使用该方式。

链式前向星构图

在链式前向星之前还有一种叫前向星的构图方式,该方法在加完所有边后还需要进行一次排序,时间复杂度为 ,其中 为图上所有边的数量,链式前向星是该方式的改进,这里不对前向星展开讨论。
链式前向星将所有边存在一个 Edge 数组中,并在边上加了一个 next 数据成员,表示与该边同起点的下一条边、在该数组中的下标。是的,链式前向星存的边并不是连续的,并不是将同起点的所有边存在一起,而是像链表一样,在一条边中存着下一条边的地址(数组下标)。
那么在所有的边中,怎么找到最开始的那条边呢?这里需要一个 head 数组,来存放所有相同起点的第一条边所在下标,实际上 head 数组存放的是:当前起点最后添加进去的边的下标,而边的 next 数据成员,指向的是:在加这条边之前,最后加进去的一条边的下标(也就是 head 数组对应的值),而这个下标必然是小于当前边的下标的,所以 next 数据成员实际上存放的是比当前边的下标更小的值。
而最先加入的那一条边指向的下标是 -1(或 0),所以 head 数组应初始化为 -1(或 0)。

图上加边代码

  1. memset(head, -1, sizeof(head)); // main 函数中的预处理
  2. struct Edge {
  3. int weight; // 权值
  4. int to; // 终点节点下标
  5. int Next; // 下一条边的下标
  6. Edge(int w, int t, int n) {
  7. weight = w;
  8. to = t;
  9. Next = n;
  10. }
  11. Edge() {}
  12. };
  13. // vector 写法
  14. vector<Edge> E;
  15. int head[maxn];
  16. void add(int u, int v, int w) {
  17. E.push_back(Edge(w, v, head[u]));
  18. head[u] = E.size() - 1;
  19. }
  20. // 定长数组写法
  21. Edge E[maxm]; // maxm 为题目给定的最多的边数
  22. int head[maxn];
  23. int cnt;
  24. void add(int u, int v, int w) {
  25. E[cnt].weight = w;
  26. E[cnt].to = v;
  27. E[cnt].Next = head[u];
  28. head[u] = cnt++;
  29. }

遍历 点的目标节点代码

  1. void traversal(int u) {
  2. for(int i = head[u]; i != -1; i = E[i].Next) {
  3. visit(E[i]);
  4. }
  5. }

链式前向星性质

  • 图上所有点的入度与出度需要用另外的数组来维护,如果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节点进行排序,请将 head、deg 数组作为 Node 结构体的数据成员。
  • 其他性质与 vector 数组第 2、3 点相同。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