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课程概论 数学建模
讲义
NUDT
2023SP
1.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数学建模
学时: 32
前序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
教材: 吴孟达, 成礼智, 吴翊, 等. 数学建模教程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参考书与学习资源
课程内容与要求
数学建模概论 (是什么?经典案例,一般步骤及其作用)
生活 中的数学建模(行走步长、雨中行走、有奖销售、招聘的稳定匹配)
优化 模型(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
图论 模型(图的概念,最短路,最小生成树、竞赛图、PageRank)
微分方程 模型(种群模型、作战模型、传染病模型)
随机优化
博弈与决策 模型(博弈与Nash均衡、群体决策模型)
经济 学中的数学模型(边际效应、实物交换、最佳消费选择、价格弹性、合作效益分配)
仿真 模型
群体决策 模型
综合案例
课程考核方式(暂定)
课程大作业 (80%)
组队完成,每队 2-3 人;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建模论文.
课程结束后,全校统一组织.
平时成绩 (20%)
两次在线测验,客观题为主,独立完成.
课后思考题:选作不少于 4 道,独立完成.
注册加入视频公开课与资源共享课.
作业要求
所有作业一律使用 EduCoder 提交.
作业为选作,要求一学期上交次数不少于 4 次,否则将酌情扣分.
每次下课后作业自动发布,提交截止时间为课后的第二个周日早上 8:00,逾期不接受补交.
抄袭、剽窃、雷同作品,取消课程成绩和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资格 .
欢迎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创新实践活动.
NUDT 的数学建模活动
1.2 数学建模概论
什么是数学模型
中文维基:
數學模型是使用數學來將一個系統
簡化後予以描述.
數學模型廣泛應用在自然科學 (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宇宙學)、工程學科 (如電腦科學,人工智慧)、以及社會科學 (如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政治科學)上.
科學家和工程師用模型來解釋一個系統,研究不同組成部分的影響,以及對行為做出預測.
常見的模型包括動態系統、機率模型、微分方程式或賽局模型等等.
描述不同物件的模型可能有相同的形式,同一個模型也可能包含了不同的抽象結構.
Wikipedia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an abstract description of a concrete system using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language.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termed mathematical modeling .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used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such as physics, biology, earth science,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such as computer scienc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s well as in non-physical systems such as the social sciences (such as economics, psychology, sociology, political science).
The use of mathematical models to solve problems in business or military operations is a large part of the field of operations research.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also used in music ,[1] linguistics ,[2] and philosophy (for example, intensively in analytic philosophy).
什么是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 ,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 ,根据事物的内在规律,作出一些必要的合理假设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 .
数学结构可以是数学公式、算法、表格、图示等. 它体现了数学模型不同于其他模型,是一种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定量化的抽象模型.
数学模型是实际问题与数学实现之间的桥梁 ,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成为架设这座桥梁的工程师.
例:航行问题 甲乙两地相距 750 公里,船从甲到乙顺水航行需要 30 小时,从乙到甲逆水航行需 50 小时,问船的速度是多少?
解:
假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固定的,用 表示,水速用 表示.
列出方程组:
求解得到: .
答:
船速每小时 20 千米.
例:商人过河问题
有三个商人与三个随从一块过河,只有一只小船,每次最多载两人.
随从们密约,在河的任一岸,一旦随从的人数比商人多,就杀人越货.
但是乘船的方案由商人决定,商人们怎样才能安全过河?
图解法:
表示此岸的商人数, 表示此岸的随从人数.
状态 ,对应 16 个格 点.
允许的状态 (蓝色): 10 个.
允许的决策: 移动 1 步或 2 步.
第 步, 奇,左下移; 偶,右上移.
安全渡河方案如箭头所示路线.
数学建模要做什么? 数学建模关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也就是搭建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之间的桥梁 .
量化: 实际问题中概念或“量”的度量和刻画.
抽象: 通过建立“量”之间的关系,对问题或系统进行描述,得到数学模型.
分析: 使用数学工具、方法对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其可能的性质,预测系统的演变或针对特定的目标对系统实施控制与优化.
决策: 将定量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实际.
例:Königsberg 七桥问题
普鲁士的 Königsberg (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Калининград)有一条普雷格尔(Преголя)河,河上有两座小岛,连接河岸与小岛共有七座桥.
人们试图通过每一座桥一次且仅仅一次,然后返回出发地,但没有一人成功.
图论的诞生
数学家 Euler 把该问题的实质归于一笔画问题,并给出任意一种“河──桥”图能否全部走一次的判定法则(图中最多包含两个奇顶点 .)
后来许多数学家都尝试去解析这类事例,而这些解析,最后发展成为了数学中的图论 (Graph Theory).
1.3 数学建模的步骤与特点 建立数学模型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艺术. 成功建立一个好的模型,就如同完成一件杰出的艺术品,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
正因为如此,所谓数学建模的的一般步骤只能是一种大致上的规范,或者说是一种作为参考的工作和思考流程.
模型准备 :深入了解背景,明确目的要求,收集有关数据.
模型假设 :充分消化信息,抓住主要因素,作出恰当假设.
模型建立 :正确翻译问题,合理简化模型,选择适当方法.
注意模型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既要充分简化,又要保证与实际问题有足够的贴近度.
模型求解 :掌握计算方法,应用数学软件,提高编程能力.
模型检验(测试与分析) :结果检验、敏感性分析、稳定性分析、误差分析.
1. 用数学语言表述实际问题 例:上下山问题 某旅游者早上 8:00 从山下旅店出发,沿一条路上山,下午 5:00 到达山顶并留宿. 次日早 8:00 沿同一小路下山,下午 5:00 回到旅店. 能否断言: 该旅游者在这两天的某同一时刻经过小路上的同一地点?
将上、下山高度分别表示成时间 的函数 , ,显然它们都是关于 的连续函数,将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出,可知它们必有交点.
2. 抽象与泛化
例:椅子能否摆放水平? 在一个不平整的地面上,是否总可以找到某个位置使得一个规则的四脚椅子恰好摆放水平?
例:赤道上总有温度相同的两个点? 证明在任意时刻,赤道上总有两个坐标相对的地点温度恰好相同.
3. 必要而合理的假设 例:伯特兰悖论 (Bertrand paradox) 圆内随机取一条弦,弦长大于圆内接正三角形边长的概率是多少?
如何理解“随机取一条弦”?
随机端点 :在圆周上随机选定两点,连接得到一 条弦。则所求概率为 1/3.
随机半径 :随机选择一条半径和半径上的一点, 过该点做垂直该半径的弦。则所求概率为 1/2.
随机中点 :圆内任取一点,以该点为中点做弦。 则所求概率为 1/4.
4. 努力发挥创造性 例:敏感话题调查问题
欲在大学生中调查一个敏感问题,例如 “你谈过恋爱吗?”.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回答 “是” 或 “不是”.
要得到大学生中谈过恋爱的比例,应如何设计问卷和调查方式?
问题分析:
如果被调查者都能如实回答
,就能很快统计出比例,但因为涉及个人隐私,事实上往往做不到.
将谈过恋爱的学生标记为 A 类,其余学生为 B 类.
记 为 A 类学生比例; 为 A 类学生如实回答的概率; 为 B 类学生如实回答的概率.
任意一个学生回答 “是” 的概率为 .
设学生的回答是各自独立的,记 为 个学生中回答 “是” 的个数,可假设 服从二项分布 .
以下求对 的估计 .
若 已知,则 的无偏估计
为 。
令 ,求得估计量
.
显然, 不可能是已知的,因此如此调查无法保证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随机问卷调查法 设计两种问卷:
A 卷 张,问题: 你谈过恋爱吗?
B 卷 张,问题: 你没有谈过恋爱吗?
学生随机抽取问题,且题目不给调查者看,抽取者阅后放回
,然后根据所抽取的问题回答 “是” 或 “不是”.
由于调查者并不知道学生回答的是哪一个问题,因此学生有理由相信自己的隐私不会暴露,进而更有可能给出真实的回答.
假设与参数
假设:
调查者如实确保有两类卡片——调查者假设.
被调查者会如实回答卡片上的问题——被调查者假设.
建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信息包括:
观测数据 :回答“是”的学生的数量和比例( ).
可控参数 :A 类卡片和 B 类卡片的比例.
分析:
记 ,则学生抽到 A、B 卷的概率分别为 与 .
于是学生回答 “是” 的概率为 .
记 为 个学生中回答 “是” 的个数,则 .
令 ,进而得到 .
讨论:
若令 或 ,则很容易估计出 ,但这样做会使被调查者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从而不会合作.
若令 ,则分母为 ,同样什么信息也得不到.
一般可取 或 ,此时估计的方差
较小.
结论:
越接近 1 或 0,估计的方差越小,估计越可靠,但被调查者如实回答的几率却越低.
不相干问题调查法 设计两种问卷:
A 卷问题:你谈过恋爱吗?
B 卷问题:你的学号尾数是偶数吗?
抽取与回答规则同上一调查法.
增加假设:
被调查者学号唯一(不难满足).
增加信息:
B 卷回答“是”的概率为 1/2.
分析:
被调查者回答“是”的概率 .
于是 ,解得 .
令 , ,此时该种调查方法更容易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
进一步,若 ,则 ,这说明相对于前一种调查法,不相干问题调查法的精确度会更高一些.
何谓创新?
针对的是新的研究对象 .
开发了新的工具 .
拓展 了老工具的应用范围 .
使用了新的研究素材 等.
课后思考
( ) 结合你了解的某个案例,谈谈对“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的理解.(不少于 300 字)
( ) 某一微信群中进行发红包游戏. 采用“拼手气红包”,每次红包总金额固定,个数等于总人数,发红包的人也参与抢红包,每次所有红包都会被领取. 随机选取第一个发红包的人,之后由每次“手气最佳”的人接着发. 最终每个人发出的和领到的红包金额是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