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davidyou 2017-05-08T04:12:35.000000Z 字数 1399 阅读 1076

005 过度乐观会影响愿望的实现

100天行动


今天的话题是:心想并不能事成,过度乐观会影响梦想与愿望的实现。

应该有很多人读过《秘密》、《吸引力法则》之类的书籍或者文章,学过陈安之的成功学,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告诉你要积极主动,去想象目标完成之后的场景,告诉你要多去想。

积极心理学近些年变得很热门,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要你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但是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爱廷根花费了20年的时间研究,他对乐观主义有不同的看法。

从他的数十个实验中,选取三个案例分享一下。

  1. 减肥
    在一个减肥项目研究中,以25名女士为研究对象。在减肥开始之前,询问她们想要减掉多少体重,以及减肥的成功性有多少。
    包括情景描述题目,例如:
    想象刚刚完成减肥项目,晚上要和一年不见的老友见面,你正在等待朋友的到来,这时候你打算吃什么?
    想象自己面前有一盆甜甜圈,你此时的所想所感是什么,你会怎么做?
    让被试者测定一下其幻想的积极和消极程度,以此来衡量他们是否希望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是否认为其减肥过程是轻而易举的。
    不论其梦想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是测试者对其梦想的主观评测。
    此次调查结果在一年之后进行回访,那些认为自己减肥能够成功的女士,比那些不太相信自己减肥能够成功的女士平均多减了26磅体重。
    而真正出人意料的是,不考虑她们基于以往的经历所做出判断的话,与幻想自己减肥不太乐观的女士相比,那些对瘦下来乐观的女士,平均少减了20磅。
    很明显在这个实验中,心想并不能事成,反而阻碍了梦想的实现。
    在此次调查中,那些美滋滋做着白日梦的人不能产生足够的动力,从而产生有助于减肥行为。

  2. 找工作
    在找工作的时候,乐观地幻想自己在面试中的表现,或是坐在一间绝妙的办公室里,或是潇洒地发名片等场景,是否有助于求职者找工作呢?
    1998年在某大学研究了83名男性毕业生,大都25岁左右。
    问两个问题:1.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大;2.找到工作对他们而言有多重要。
    并且请他们设想并写下对找到工作这件事的美好幻想。用从1(极少)到10(经常)来表示这些美好幻想在他们脑海中的出现频率。
    2年后回访,结论:乐观幻想的频率越高,他们获得的成就也就越少。
    回访者表示,因为乐观,所以投出的工作申请就少,收到的录用也少,挣到的钱也寥寥无几。幻想成功,反受其害。

  3. 大学生期中考试
    117名大学生,询问他们对“心理学导论”课程的期望分数,以及获得这个分数的可能性有多大。
    完成一个假设的场景,设想已经考完了,今天出成绩,你正在朝着成绩公告栏走,这时你想的是什么?
    有人很消极:我要是考砸了怎么办?也许我应该在学习上多下点功夫才对。我的名字在哪儿呢?该死,我考了一个C.应该怎样弥补才好呢?
    有人反馈比较积极。
    此外,还要求学生评估其幻想的积极和消极程度。
    6周后,记录他们的成绩,跟预想的一致:发现幻想成绩越乐观,成绩越低,据他们所说,他们在学习上下的功夫就越少。

在这些研究中,乐观的幻想要么毫无用处,要么极大地妨碍达成目标。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传统心理学的观点,文学小说的观点,都有些问题。

乐观主义或者心态,并非总是有益的。有的时候确实有用,但一旦这种思想变得信马由缰,失去控制之后,从长远来看,基本都会阻碍人的进步。

过于沉于乐观幻想,行动能力大打折扣,代价非常惨痛。

乐观主义并非一无是处,有些场景下乐观是有益的。

下节课我们深入聊一聊,乐观主义在什么情况下会有用,应该如何利用乐观主义,以及如何避免乐观主义的缺点。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