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bodhi
2018-01-18T08:37:56.000000Z
字数 1447
阅读 1381
作者:刘志勇
如今,我们已经被无数个人工智能包围。从导航软件,到智能推荐系统,再到自动客服……这一些的幕后都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人工智能默默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服务,而人们浑然不觉,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人工智能的触角早已渗透日常生活。
自2017年以来,纵观网络各家媒体,人工智能俨然已成为高频词,已经从科研人员的论题发展到全民关心的主流。鉴于此,极客帮科技去年就确定了“All Around AI”的内容战略,并重磅推出了AI前线栏目。
这些变化,在刚刚举办的CES 2018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有着51年的历史,每一年展会上亮相的黑科技产品,都引领着一个时代。历次CES上,主流都是硬件设备和产品,但今年CES 2018上,由人工智能赋能的创新产业开始初露锋芒。
在这次展会上聚焦了人工智能的领域:语音助手、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无人店铺等等,这些领域有来自Google、Amazon、Intel等国际老牌大厂,也有来自中国本土的百度、阿里巴巴、华为、苏宁、大疆等国内标杆性企业,更有中国的传统家电巨头如TCL、海尔、海信等,据CES官方数据统计,在全部参展厂商中,来自中国就有1551家,整体占比高达33%,在CES展会上刮起了中国风。他们用一个个的发明,改善着人们美好的生活,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这次展会推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以前的产品有所不同,它们为人们带来了真正的、懂人心的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而非以前那种只依靠程序对应和简单搜索,缺少人工智能必备的“学习”元素,只有交互、没有交流的伪AI产品,如以前的聊天机器人经常以“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而终结,用户体验极差,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没有一丝温度。作为消费者,人工智能就应该是温暖的。这些创新产品,也提供了新的思路:人工智能在Consumer的落地,首要解决的不是技术的升级,而是人机关系的变革。人工智能让产品拥有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为人们解决效率问题,更可以为人来带来情感交互。
在我的理想中,Consumer的人工智能产品应该像《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那样,具备情感计算的能力,通过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辨识、分析用户的情绪波动,反馈给用户不一样的内容,与用户情感化地交互,带动用户的情绪,产生情感连接,从而产生用户黏度。
而这一些,都离不开六十年来积累的人工智能尖端算法技术和大量数据,在计算机后台形成了丰富的资源。这些数据如何更好地服务人类,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和方法,才能最大化数据和技术的价值,这方面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要达到这一雄心壮志的目标,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们,任重而道远。程序员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开发工具、数据结构,还需要学习更多的数学技术、概率统计、神经网络和理论,学习机器学习的各种算法,还要读论文。现在每年顶尖的学术大会发表的上千篇论文,都可能会对工业界产生影响,因此,程序员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巨大的升级。请记住,我们AI前线,会和你们在一起,在人工智能征途上,乘长风破万里浪。
我们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在这一波AI大潮中抢跑,打造一个从技术、到场景应用、再到情感满足的升级,深刻影响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展。
我们希望,这一天能够尽早到来:人工智能不再是神秘的概念,机器人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带着温度走进千家万户。
AI就应该是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