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imov
2015-09-06T15:01:00.000000Z
字数 2784
阅读 938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从呱呱落地一刻起,小生命就具备学习能力。人与人之间,撇开脑部发育问题,其实学习能力差异不大。缘何我家犬子饱食终日,邻家有女斯人大任?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后面省略。其实社会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人。熟练解决问题达人,就有一席之地。熟练与否,跟自己练习总结机会次数有关。此所谓“我亦无他,唯手熟耳”也。
貌似现状是“我亦无法,喂叔叔啊……”(老爸老妈不敢问,亲朋戚友而求索。)
相信此时,引无数家长竞吐槽:不成器的孩子哟!误人子弟的教育者哦!
慢着,别说得跟置身事外似的。这事儿谁都脱不了干系!
家长为养家糊口披星带月奔波,不光希望生物意义上完成物种传承大任,也希望精神智慧有托福的未来。(帽子扣大了……)
教育者们为养家糊口、实现自我价值、精神享受,接受社会及家长的委托,对孩子进行头脑改造,包括强行的还有潜意识的。(赤裸裸、好可怕的感觉……)
孩子嘛——我要吃好穿好、好玩好睡,不要痛苦,不要无聊。(不适事宜说一句:到天国吧,那里没有苦难……)
既然讨论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就从孩子视角出发吧,看重度他人依存症是如何炼成的。最后再说说个人浅见,怎么培养能力的歪招。
以下年龄段划分引用自皮亚杰认知理论。
这个年龄的孩子早就在学习了,不然市面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教育贩子在吆喝胎教用品呢?先说两个概念——平衡与失衡。这个阶段孩子实际上是处于探索阶段,被突然丢到这个世界上,远离了温暖的、轻飘飘的狭窄世界(如果他们还有胎儿时代的记忆的话),处于茫然的状态中。本能上他们要先熟悉环境才有进一步判断。好了,这里就出现解决问题这个课题了。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在哪里?下一个问题是我是谁?他们不会说话,绝大部分家长也不知道他们此刻在想什么。他们通过实验,初步得到一些规律,例如身上盖被子会暖和、胳膊向前用力手臂就向前挥舞等。习惯了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则就达到平衡状态,当然也有失衡的情况——脚向前运动则倒退走路,而之前他可能在想,手臂向前则手掌向前,那么脚向前用力也应该自己向前走。反正试验多几次,他们也渐渐重新归于平衡状态。这段时间,他们其实是在自我解决问题的。而不断的实验,则是在强化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熟练度。笔者依稀记得婴儿时期不断摸母亲奶头,也许是出于本能,但更肯定的是一种试验——笔者是喝奶粉长大的,而每次摸奶头都会被母亲打手,之所以继续摸是为了想得到一种熟悉的感觉,于是“每日一摸”。
但有些时候,不是每个问题孩子都有能力做实验、或自己来满足需求,很多还是生活必须上的。家长、保育人员不得不包办一些解决问题方案,虽然会引来不可预知的后果与未来。
分享分析例子:
表哥婴儿期时,舅舅和舅妈闹别扭,舅妈一气之下回娘家,留下表哥让舅舅照顾。母乳喂养的他对其他流质食品反应不佳,于是只能闹腾。最后舅舅急中生智,光着膀子拿自己奶头塞到小毛头口中……
“呜啊……”
孩子饿了肯定想找吃的,想喝奶。他自己不产奶,这时的解决办法就是求援,希望别人喂奶。当饿疯了的时候,任何机会都会抓住不放。我想,就算是奶牛级别的奶妈,碰到他也要成为木乃伊,顺带收获一声很萌的“呃”饱嗝。
这个阶段是重点讨论期,幼教工作者关注的重灾区。
上面说过,孩子一直在学习,并且运用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此时的行动准则有二:天下万事皆可为,利己者先;殊途同归皆为道,唯方便耳。
在温饱问题解决后(父母包办,或委托佣人代劳),他们开始追求舒适,甚至精神享受的萌芽。于是……
“这孩子这顿饭是要吃肯德基的。”爷爷得到孩子欢呼的回报。
“这孩子等会是要玩芭比娃娃的。”妈妈也得到孩子的甜美赞扬。
“这孩子将来是要上学的。”于是这个远方亲戚得到大家合力一顿数落。
等等,这不是《立论》的翻版吗?溺爱的好过,写实的讨打。
对穷孩子来说,吃上饭、睡好觉、能上学就是舒适,所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是反过来就变味了,为了让孩子早点自立,一味追求差环境不可取,其结果就像人们传歪意境的“要兴邦岂能不多难”、“寒门出孝子,国破见忠臣”那样,一旦磨练当中碰到好环境,那么“有奶就是娘”,他们就像不太恋主的鸽子那样跑了。灾难、幸福和国家兴盛没有必然联系,孝子逆子无论是寒门侯门都有机会拥有。知识、环境确能辅助改变命运,但灵活运用才是决定因素。
嗯,提到了舒适,那么就该说说解决问题的办法了。饿了要吃饭,出门要穿衣。他们可以自己做吃的,找衣服自己穿,也可以让父母代劳。既然前面方法耗时良久,且效果不好,那为何不让家人代劳,省时省力呢?我敢肯定如果孩子懂得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有一半的家长可能会楞了一下,但还是继续代劳孩子的问题。恐怕孩子处于尝试,想自己帮忙做点家务、系鞋带、上街买菜等,也会被家长直接打断。
“他们能做好吗?”有些家长陪同照看,或者显眼地暗中保护。这不是用身体语言告诉孩子:别怕,失败了我们兜着?“妈,怎么我不能跟隔壁小琦一块去上学?”嗯,等着出一堆赞助费吧。
“干这事丢人啊!”出于面子考量的家长,有钱的让佣人代劳,或者自己出面解决问题。好吧,一方面看不起做杂物的,一方面却又“自甘堕落”,无怪乎孩子将来中气不足地盛气凌人了。自立的孩子们,将来碰到这些被溺爱的来欺凌,鼓起勇气回敬吧:嘿,你就只懂得指使他人吧?
经过前运思期的不断潜移默化乃至暴力同化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渐渐成形。这个时候,前面两个阶段的后果正在显现出来。老人说的“三岁定八十”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若想纠正,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制造“失衡”状态,让孩子重新适应社会。因为阶段较晚,有可能形成副作用——跳楼、离家出走、进疯人院等。凡是无绝对,想挽救不是没有办法。在文章的最后提到的办法会是一剂猛药,年龄越大,副作用越大。
不能否认,家长、教育工作者最初为了孩子好,给予了各种爱护照顾。有时候无条件给予的,就会带出“这时必然要有的”这种认知。到孩子长大,自己没能力给予他们,或他们无法从心态上跟上社会时,那就是“好心办坏事”了。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然未报,他日看《人民日报》。(上报那种,就是极端中的极端了。)
制造实际场景,可以是逆境,也可以是绝境。你可以暗中观察照看孩子,但不能暴露目标,不然孩子觉得这是一场游戏时,得到的反噬副作用比以往的溺爱、拿来主义恶果还要大。这方面的办法、题目数不胜数,大小规模任君选择。
“用100元过一个星期”、“孩子们独自山上挖宝”、“自己做一套衣服”、“小鬼当家,一星期独自居住”……
也许开始每个孩子都有本位主义思想,但经过和同龄人或陌生人沟通、冲突后,就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我们希望见到的适应社会的过程。
嗯,再说下去,就该是斯巴达式教育或电影《大逃杀》的情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