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zhuanxu 2018-01-12T18:06:31.000000Z 字数 1107 阅读 2043

神经网络基础知识

dnn


神经元

神经元的基础---线性分类器形式如下,

我们可以调整参数/权重W,使得映射的结果和实际类别吻合,而损失函数用来来衡量吻合度。

来看最简单的感知器:

此处激活函数用sigmod。

简单的逻辑操作:and 和 or

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感知器来完成逻辑与操作:

也可以完成逻辑或操作:

上面两个操作其数据集合都是线性可分的,有了上面两个操作后,我们就能进行一些逻辑组合了,看下面的and组合:

再来一个复杂的例子:

所以神经网络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有了上面介绍的and和or的能力后,我们来看下常见的简单神经网络,其能力极限在哪?

最简单感知器,可以将平面一分为2,如下图:

单隐层,其相当于做两条曲线的与操作,极限如下图:

此时如果我们增加中间隐层节点的个数,其实是可以画更多的曲线,从而达到任意的曲线性状,如下图:

基本通过3个隐层神经元,3条直线就能达到要求了。
注:以上3张图片来自 http://playground.tensorflow.org/

下面总结下神经网络的表达能力:

BP算法

我们定义目标函数f和损失函数J:

我们的目标是优化J,使得J最小,对J求每个theta的导数:

下面我们对上面式子展开:

于是整个计算过程如下:

下面是常见函数的一些导数:

上面第二列是我们的输出对输入的导数,而第3列是输出对参数的导数。

ps:此处有个特别不好理解是embedding层的工作原理。
embed层在实现上其实就是通过lookup操作完成,怎么讲呢?
假设embed层是一个5*5的矩阵,则输入是index,0-4之间,输出则是一个行向量,代码实现:

  1. def lookup(w,i):
  2. return w[i]

那更新梯度的时候怎么算呢?可以看代码:

  1. def d_lookup(djdy,w,i): #此处djdy y是embed的输出
  2. djdw = np.zeros_like(w)
  3. djdw[i] = djdy
  4. return djdw

来看一个具体网络更新例子,网络结构如下:

代码github地址

总结

本文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入门知识,从逻辑运算的角度去理解神经元,知道了其实复杂的函数都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与和或完成,接着介绍了基础的反向传播(BP)算法。

这是 深度学习系列 的第一篇,你的鼓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期待我们共同进步。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超级个体!关注我,一起成长!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