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空间信息科技支撑“创新之路”行动
一带一路
- 典型自然资源要素遥感监测技术联合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面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开展典型区域陆表典型自然资源要素遥感精细监测与应用联合研
究,突破自然资源要素信息智能提取、关键生态系统参数自动反
演、基于语义的服务动态耦合等关键技术;研发资源要素提取与
分析工具集,构建面向重点区域的“一带一路”自然资源云服务
平台;与合作国在地表水、耕地、绿色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等方面开展遥感监测应用示范,推动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国际化
应用,提升合作方遥感应用的技术水平。
考核指标:面向重点区域的“一带一路”自然资源云服务平
台 1 套,在合作国家部署运行,提供典型自然资源要素产品及基
础地理信息在线定制化服务,其中,资源要素产品(所用影像分
辨率不低于 2 米)覆盖面积不低于 100 万平方千米,内容不少于
6 类(耕地、森林、草地、灌木地、湿地、水体等),总体分类精
度优于 80% ;基础地理信息内容不少于 3 类(国产卫星中高分辨
率遥感影像、行政区划、地名等);通过云服务平台实现自主数据
共享每年不少于 8TB。资源要素提取与分析工具集具备样本采集、
信息提取、变化检测、统计汇总、专题制图、协同验证等功能。
典型自然资源要素自动化提取精度优于 90%。关键生态系统参数
(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反演精度优于 85%,地表
温度反演均方根误差小于 1.5K。应用示范国家数量不少于 2 个,
监测范围覆盖国家全域,典型自然资源监测分析报告不少于 4 份。
制定技术规程不少于 4 项,申报国际专利不少于 2 项;接收合作
方人员来华共同开展该项目科研工作不少于 5 人(项目期间,每
人不少于 3 个月,共累计在华科研工作不少于 24 个人月);培训
合作国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2 次(每次不少于 50 人);在合作国
的遥感应用节点不少于 2 个。
关键词:自然资源,要素遥感监测,智能提取
这个项目我们比较对口的是需要大量2米的卫星数据,需要一个较高的精度。我们的数据获取能力,以及数据融合的技术,时间序列分析能力是重要的因素。
我们问题是在于没有较好的定量分析工作基础。所以感觉作为参与方会比较好。
哈萨克斯坦
巴基斯坦安全条件太差,这个项目肯定要有大量去现场的事情,是不是让当地合作方去?
因为喀什的位置,这两个国家的数据覆盖基本上和我国新疆、西藏是一样的,因此数据覆盖率最高,可以分布到各个季节。
- 典型重大自然灾害卫星应急技术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震、火山、高位边
坡、流域洪涝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典型重大自然灾害减灾需求,突
破基于天基光学和微波卫星的多灾种隐患排查与风险识别和典型
灾害信息综合监测技术,发展多模态应急数据的快速汇集、智能
化灾害损失信息提取、知识驱动的在线灾害数据处理等技术方法
与模型,形成重大灾害应急信息服务技术平台,并在“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严重、频发国家落地部署,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实践和应
用示范,提升“一带一路”国家灾害遥感应用和灾害风险应对的
技术能力。
考核指标:重大灾害应急信息服务技术平台 1 套,在合作国
家部署运行,涵盖光学、微波 等高分辨载荷的国产遥感卫星,空
间分辨率达到亚米级至百米级;覆盖 3 大类遥感数据(多光谱、
高光谱、微波)的 5 类灾害场景(地震、火山、边坡、洪涝、林
火)风险识别和综合监测技术;自动化灾害损失评估信息不少于
4 类,灾害信息最小识别单元优于 2 米;首批次灾后观测数据获
取优于 18 小时,定制的灾害综合信息专用门户上线发布优于 1
天,并在合作国家落地;接收合作方人员来华共同开展该项目科
研工作不少于 5 人(项目期间,每人不少于 3 个月,共累计在华
科研工作不少于 24 个人月);培训合作国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2
次(每次不少于 50 人);综合自然灾害监测、识别与应急遥感应
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3 项。
关键词:自然灾害,遥感,风险识别,综合监测
这个项目我们比较对口的是需要数据输入,以及一定的响应速度。我们对洪涝、林火、火山、地震应该都还有点基础。边坡可能还是主要涉及微波干涉等方面。
不知道国庆老师那边是不是也想弄,他们一直是负责国外灾害数据协调的。
火山主要是菲律宾和印尼,所以如果全面覆盖这些问题,印尼最合适,但是印尼云很多,光学卫星效果不佳。
巴基斯坦灾害也很多,但是没有火山
哈萨克斯坦地质灾害应该不太多,基本都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