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y05
2018-02-06T09:51:16.000000Z
字数 2755
阅读 400
个人发展战略规划咨询
待发blog
个人发展战略规划咨询
亲的表单已经收到了,我会尽快为亲安排约谈的时间,在这几天中,需要亲思考4个问题,如果可以的话,请亲写好后发给我转给老师,做完约谈的重点。
问题1:在约谈的1小时中您最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将同性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类描述。;
问题2:在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时候最让你头疼或困惑的是什么?请关注在最主要的问题上,不要过度发散;
- 主要的问题:短时间内发表出SCI
- 如何避免老板给我安排更多活
- 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发表论文?
- 时间、金钱资源不够的情况下要怎么办?
- 职场中,是否刻意练习比天赋更重要?是否应该花更多精力刻意练习阅读文献和写论文?是否是因为我真的不适合做科研?
- 我要如何发展,今后的路要怎么走?
问题3:您认为自己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请聚焦于最让你头疼的问题上,一个原因一行,逐条列写;
- 职业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完成该完成的SCI论文(如果有2-3篇论文,我也不至于变成现在这样)
- 信念冲突:总觉得自己应该做技术而不是做科研
- 因为害怕失败而害怕尝试
- 总是满足别人的期待,而不是以自己发展为主
- 喜欢重复做失败的事情,而不是停下来找原因
- 被情感绑架,不能当机立断的离开
- 客观上:老板不靠谱,没有给我指导反而给我干扰
问题4:您最想要或最期待的是什么?什么对您最重要?
- 一份稳定又擅长的工作,有前途的工作
- 成就感,确定性最重要
ps
生涯发展问题
- 到底要不要做科研:
- 虽然喜欢做科研这种认真努力了就会有回报的模式(安静持续的努力),生活也可以很简单很安逸
- 但是不喜欢看文献,写论文,每次都很痛苦。
- 在找不到人合作发表论文的情况下,到底是该刻意练习,还是扬长避短?
- 我觉得如果不做科研,去公司做技术的话,虽然赚的钱会多一点,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做科研价值更高。根据原则“走正道,做比较难的事”和“先去往高价值区,再去做能力圈以内的事”,是不是说明我要继续做科研?无论如何都要学会阅读文献,写论文的技能?
- 现在职业问题
- 现在工作上的问题:
- 一年半了,博士后项目(独行菜)没有一点进展。
- 老板中途让我改做的玛卡项目数据已经分析完了,文章初稿也快完成了。
- 期间老板还给我拉来的红砂的基因组项目,数据一直没有精力分析。
- 我的打算:我想做完玛卡项目之后,继续完成搁浅的独行菜项目。然后博士后出站,留所工作(预计还要一年时间),再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完成红砂项目。
- 老板的打算:老板让我做完玛卡后停止所有的项目,帮他的公司干活(他彻底放弃科研了,现在开公司去了)。我表现出不乐意的态度,他就要挟出站后让我走人。最后在我老婆的周旋下达成以下条件:最多再给我一年时间,完成手上的活之后,再帮他公司干活,期间可能穿插各种杂事。
- 解释下为什么工作会陷入到现在这个境地
- 为什么留在这个课题组:当初结婚家长的要求必须要有工作+老婆考上云南这边博士+老板各种套路
- 决策错误:独行菜做不下去了求助老板,结果老板非但没有帮我解决问题,反正让我换到玛卡项目,给了我一堆垃圾数据(那个数据真的是烂到锅里了),是个大坑,让我用了8个月时间才理清楚,期间无数次想放弃,想辞职。
- 放松要求、信念冲突:
- 毕业后去全国采样,把自己累得要死,回家结完婚没有度蜜月就匆匆来到课题组上班了
- 信念冲突:一直觉得自己太累了,都没有休息过,在课题组根本不想干活,整天效率非常低下,浑浑噩噩
- 依赖他人:还像博士一样有困难就求助导师,在没有得到帮助的情况下就手足无措(最近才把状态调整过来:“一切靠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现在想辞职,但是没有论文,也哪里都去不了。
- 只有13年在导师帮助下发表的一篇SCI(发现自己五年了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出来,失败!)
- “大干一百天”也只整出个中文论文凑合毕业了,博士的工作内容一直也没有修改完投出去
- “大干一百天”写出论文初稿后就匆匆毕业了,我自己也不愿意再修改(系统1的强烈反扑),博导更加不会主动给我修改。最终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投稿。
- 现在的玛卡数据已经整理成论文,但是从投稿接收最顺利也得4-6个月时间。
- 所以,现在只有13年的一篇SCI,几乎到哪里找工作都去不了。
- 如果做科研,要去哪里做研究?(本质:没有SCI论文)
- 我是应该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再去做博士后,还是留在这个地方?还是其他?(只有再发表1-2篇论文,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 现在可能的方向有:华南植物园,我博导的师弟刚回国,需要招人,研究方向和我的非常吻合(但是我只有一篇论文,可能应聘不上)
- 去西双版纳植物园,有个老外课题组需要人,研究方向和我的有点出入,但是都说他人好,而且擅长科技论文写作,我可以学到很多(但是我只有一篇论文,可能应聘不上。就算应聘上了,他年纪大了,可能只会再做上三年就退休了)
- 继续挣扎一年,留在现在的课题组,等拿到编制之后再想办法
- 去其他大学,找一个岗位,可能不能好好做科研了,以后靠业外收入赚钱
- 再去做一次博士后,找个真正热爱科研的老板,再拼上2-3年,发一些好论文,工作就不愁了。
- 如果不做科研
- 我想去公司做技术,再找机会彻底转到IT行业
- 是不是可以整合:做生物信息学的计算方向?
- 目前的打算,如果博士后出站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无论如何也要先去公司做半年到一年,看看我到底喜欢不喜欢(博士后顺利出站了,还能回来再做科研,但是如果现在辞职,可能只能做技术)。
生涯平衡与赚钱(本质是穷)
- 现在面临买房,生小孩的问题,老婆希望我能尽快稳定下来
- 根据《反脆弱》原理,我是不是不应该让自己稳定下来?
- 现在是不是要考虑买房的事情了?买房压力太大,不买以后涨价该怎么办?
- 我以后怎么才能挣到钱?(我现在想的是:做科技论文写作网课,这个是稀缺技能)
- 我是不是也应该写博客了?或者写公众号?
- 是不是可以去大学,然后做斜杠,靠教别人写作赚业外收入(打造个人品牌)
- 我怎么把学费挣回来啊?
替换模式要做些什么?
如何替换自己完美主义的模式?
- 写论文写不出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追求完美
- 例如:
- 第一次写英文论文一句句google,直到放弃
- 数据不好就不想分析,不想写论文
- 实验结果不好就要重复,不断重复直到满意为止
- 写论文,看文献几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心流状态
- 没有耐心,超级没有耐心
- 每年十一都在加班,却效率低下,搞不出什么东西来
- 但是写代码,跑数据很容易进入心流,不想吃饭也要做完
- 到底是我太追求完美了,还是我真的没有写论文的天赋?
如何替换畏难的模式?
- 遇到了困难就逃,现在知道后悔了。看来必要难度是非常必须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发展策略。是不是我的努力不够?或者是我真的不合适(学生物信息你真的学好语言了吗?学好各种pipeline了吗?学唱歌你真的学完了所有的教程了吗?我觉得你一直都没有做到必要难度啊!)
- 好像我真正的问题在于:不会用项目化推进工作,经常做到一半就放弃了,项目开了一堆也不结项,特别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