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未分类
选择题
- 自然辩证法的作者是恩格斯
-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和直观性,思辨性和臆测性,自发性和不彻底性。错误:夸张性和修辞性
- 古代原子论的提出者:德谟克利特
-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 牛顿的自然观属于:机械论自然观
-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能量守恒,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错误元素周期律
- 西方哲学代表性流派: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再到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无政府主义,错误:机会主义
- 科学本质特征:知识体系,认识活动,社会建制,文化现象,错误:对象化
- 器官投影说:卡普
- 科学知识结构: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错误:科学实验
- 马克思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辩证思维与系统思维
- 技术预测的基本类型:类比性、归纳性、演绎性预测 ,错误:顶层设计预测
- 波普尔强调,科学从问题开始
- 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寻求食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
- 非逻辑思维: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错误:分析
- 斯诺提出两种文化
- 技术共同体的最高目标:人类、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 技术文化的核心:技术理性
- 技术中心论是错误的由海德格尔提出
- 科学的社会建制化:亚里士多德逍遥学派并不属于
- 法兰克福学派主要观点:不包括现代科学技术价值中立
- 科学的社会建制:组织机构、社会体制、活动机制、行为规范,不包括合作机制
-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出自:罗伯特.k.默顿
简答题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
- 康德的星云假说取代了牛顿的第一推动假说
- 赖尔的地质渐变论取代了由造物主一时兴起而引发的变革,把知识带进了地质学
- 维勒完成的人工合尿素填平了无基界与有机界的鸿沟
-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解开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完成了科学上的第一个勋业。
- 麦克斯韦等人的电磁场理论揭示了电和磁的同一性以及运动规律
- 迈尔等人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揭示了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必然联系
- 施旺与施莱登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统一
- 达尔文等人的生物进化论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什么是自然观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与方法论前提。它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等阶段。存在着唯心与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争,他发展的高级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技术自主论
认为技术是独立的,自我决定、自我创生、自我推进、自在的或自我扩展力量,埃铝尔和温纳是技术自主论的主要代表。
科技一体化
-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 习近平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时代特征与趋势:工程技术更直接地把科学发现同产业发现联系在一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科技双刃剑效应
科学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成为一种控制人的力量。 “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转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论的基本原则就是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与系统思维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
战略性思维是什么
- 战略性思维是对战略科学家的思维要求。同时对于从事一般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工程建设的科学家也具有重要意义。
- 战略性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展示的是看问题的深度和高度。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 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 引发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 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
-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 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
- 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 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 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技术创新的模式
技术创新的两种模式:经验探索与科学理论的指导
1. 第一种:经验探索或已有技术的延伸,科学对技术的作用不大。
2. 第二种:科学理论的引导,科学成为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是其社会建制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制度,旨在支持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包括: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制、交流传播体制、教育培养体制和行政领导体制等。积极推进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完善科学技术体制,使其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相适应,对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科学例外论
- 概念:在科学技术的风险评价与决策的主体问题上,有人认为科学是例外的,享有特殊地位,具有特殊的品质,有关科学新政策应该置于一个特定的范围,由科学技术专家进行,这既是科学例外论.
- 内容:
1) 知识论的例外论:科学获得了真理性认识,科学是好的,政治公共体系应该接受科学家的建议、支持科学事业
2) 柏拉图式的例外论:科学及其应用是负责的和深奥的,公众无法理解所以也不能参与,科学政策不受民主决策控制,应当交由科学家进行。
3) 社会学的例外论科学具有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独特的规范秩序,能够自我管理的独特的规范秩序,科学家能够自我管理和理性批判,能够修正自身的不当和错误,能够正确决策,不需要其他公众参与
4) 经济学例外论:科学是为了在将来获得收益而就当前的资源进行的独特投资,是政府为了提高未来的经济劳动力所选择的最佳投资对象。
- 评价:科学例外论是错误的,应该加以批判
论述题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 (1)“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共生关系,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 (3)“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即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 (4)生态自然观将随着系统科学尤其是生态科学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并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它作为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最先进的一种自然观形态,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工作者如何主动完善自己的自然观
(课本和参考资料没找到答案)
要主动完善自己的自然观,就要遵循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指导去看待问题。学会用系统的、全面的眼光去审视科研工作,在系统的框架下去分析事物的矛盾和同一,既要关注细节,也不能脱离整体。意识到人类和自然界在主客体上的辩证统一,发挥人类的主体特性和能动性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保持生态自然界系统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的统一,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考虑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达到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论述西方科学哲学代表性流派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主要观点
- 逻辑实证主义按照证实原则建立了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成果,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
- 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者认为科学的发展就是否定旧的、创造新的。
- 库恩的不断革命模式。历史主义者库恩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科学发展模式,认为科学发展是以范式转换为枢纽、知识积累与创新的相互更迭、具有动态结构的历史过程。
- 拉卡托司的“科学研究纲领”科学发展模式包括硬核、保护带两个部分和正反启发法两条规则。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他可以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具有继承性,在空间上具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才能发展不断完善、继续前进。
- 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在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发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战略性思维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 战略性思维是对战略科学家的思维要求。同时对于从事一般科学研究、技 术发明和工程建设的科学家也具有重要意义。
- 习近平非常重视战略性思维的重要作用与深刻意义,是其提出的六大思维之一,战略性思维对于科学研究而言非常重要。
- 战略性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 思维方法,展示的是看问题的深度和高度。古人讲,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科学家与工程师有没有战略性思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性思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科学技术研究能登多高,走多远,将抵达何处。战略性思维的强弱取决于思考问题的高度、理论研究的深度、知识视野的广度、以及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全局的时间跨度的认识与把握。
- 对于国家而言,战略科学家需要掌握国家科学技术的基本战略,对于国家而言,科学技术的总体规划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研究战略。按照国家需要, 结合自己及研究团队的研究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如何理解机遇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有许多意外发现,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意外事件把握机会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把握机遇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创造性能力。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中要注意机遇的作用。
如何看待人才是第一资源
-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
- 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 在各种人才中,科技人才至关重要,尤其是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的历史时期,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创新事业的根本支撑,是未来国家间竞争的核心资源。
- 习近平主席支指出,综合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最后拥有实力上的优势。
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 现阶段,莫顿的科学精神气质受到挑战,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指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准则加以规范。科学工作者 进行科学研究课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 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