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TangWill 2019-06-27T17:59:32.000000Z 字数 18779 阅读 319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通识课


PDF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

  1. 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3. 是对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 个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过程。中国革命的实践一再证明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而违反相结合所造成的危害也从反面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要内容。

关系:

其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三,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虽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基本点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

形成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时期,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成熟时期:遵义会议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等。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 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1.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独立自主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 中国革命和 建设的科学指南
  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千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主要创立者,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其他许多卓越领导人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时间:1949~1956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主要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1.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3.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4.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总路线


提出: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1952年国民经济得以恢复。 1953年毛泽东提出过 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完整表述。

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概括:“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列宁十月革命提出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二、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它们。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内容很细P53-P56)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


确立的标志: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确立的依据:

经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政治:我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社会生活: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了剥削,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重大意义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该报告确定了一个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内容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

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着眼于调动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其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论述如何开辟一条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后五条,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述的是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注:《论十大关系》P66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社会主义矛盾提出的背景:

国内: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国际:苏共二十大后,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帝国主义乘机掀起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对我国也有一定影响。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失误,以及少数干部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脱离群众,引起了部分群众的不满。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非对抗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

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敌我矛盾是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这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内部矛盾,外部矛盾等,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发生对抗。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总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意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的提出: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初步探索的意义 *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理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4. 党的十三大(1987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方面,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概括。
    • 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概括
  5.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6. 党的十四大(1992年)系统的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十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指出:“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7. 党的十五大(1997年)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论述了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创立作出的独创性贡献。​​​
    •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本质的总结性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的意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等,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政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 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
  3. 党的基本路线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4.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 “三步走”战略
  6. 改革开放理论
    •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
    • 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8.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一手抓物质,一手抓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9. “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 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 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 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10.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专题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2、广度、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3、复杂性、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4、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
2、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坚持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渐进式”变迁的改革策略

1、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
2、“双轨制”推进的改革方式
3、“由东至西”区域推进的改革布局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二是改革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1. 1896年6月~1997年9月,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的探索
  2. 2000年2月~2001年6月,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正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3. 2001年7月~2002年11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化及必须成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江泽民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 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可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 第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 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既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目标。这是一个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目标。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5.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 讲学习是前提
      • 讲政治是核心
      • 讲正气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革命气节
    •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6.关于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建立巩固的国防、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思想;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推进祖国完全统一,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的理论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1.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3.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4.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6.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7.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8.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9.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10.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历史性成就带来的全方位的变革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依据:

  1.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2.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剧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3. 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三、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

  1.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 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 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意义:

  1. 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达,意为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第一、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三、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第四、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第五、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第六、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第七、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四个坚持:

  1.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 坚持新发展理念

  5.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1.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 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

  4.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5.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

  1.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1.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1.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2.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2.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3.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4. 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建设六大体系:

  1.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4. 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5.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6. 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4.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6.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2.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 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2. 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第三节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 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 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 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构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

  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3.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4. 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

  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3.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含义: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如何做:

  1. 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2.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3. 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4. 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5.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 推进绿色发展。

  2.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3.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4.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 全民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3.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4. 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1. 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2. 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3. 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4. 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5.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1.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2.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3.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4. 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5.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3.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2.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2.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3. 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4.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