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cxm-2016 2016-12-05T18:46:32.000000Z 字数 3941 阅读 1855

Kotlin(十一)——扩展

Kotlin

版本:1
翻译:李颖

与 C# 和 Gosu 类似, Kotlin 提供了向一个类扩展新功能的能力, 而且不必从这个类继承, 也不必使用任何设计模式, 比如 Decorator 模式之类. 这种功能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声明来实现的, Kotlin 中称为 扩展(extension). Kotlin 支持 扩展函数(extension function) 和 扩展属性(extension property).

扩展函数(Extension Function)

要声明一个扩展函数, 我们需要在函数名之前添加前缀, 表示这个函数的 接收者类型(receiver type), 也就是说, 表明我们希望扩展的对象类型. 以下示例将为 MutableList<Int> 类型添加一个 swap 函数:

  1. fun MutableList<Int>.swap(index1: Int, index2: Int) {
  2. val tmp = this[index1] // 'this' 指代 list 实例
  3. this[index1] = this[index2]
  4. this[index2] = tmp
  5. }

在扩展函数内, this 关键字指代接收者对象(receiver object)(也就是调用扩展函数时, 在点号之前指定的对象实例). 现在, 我们可以对任意一个 MutableList<Int> 对象调用这个扩展函数:

  1. val l = mutableListOf(1, 2, 3)
  2. l.swap(0, 2) // 'swap()' 函数内的 'this' 将指向 'l' 的值

显然, 这个函数可以适用与任意元素类型的 MutableList<T>,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泛型, 将它的元素类型泛化:

  1. fun <T> MutableList<T>.swap(index1: Int, index2: Int) {
  2. val tmp = this[index1] // 'this' 指代 list 实例
  3. this[index1] = this[index2]
  4. this[index2] = tmp
  5. }

我们在函数名之前声明了泛型的类型参数, 然后在接收者类型表达式中就可以使用泛型了.

扩展函数是静态解析的

扩展函数并不会真正修改它所扩展的类. 定义扩展函数时, 其实并没有向类中插入新的成员方法, 而只是创建了一个新的函数, 并且可以通过点号标记法的形式, 对一个类的实例调用这个新函数.

我们希望强调一下, 扩展函数的调用派发过程是静态的, 也就是说, 它并不是接收者类型的虚拟成员. 这就意味着, 调用扩展函数时, 具体被调用的函数是哪一个, 是通过调用函数的对象表达式的类型来决定的, 而不是在运行时刻表达式动态计算的最终结果类型决定的. 比如:

  1. open class C
  2. class D: C()
  3. fun C.foo() = "c"
  4. fun D.foo() = "d"
  5. fun printFoo(c: C) {
  6. println(c.foo())
  7. }
  8. printFoo(D())

这段示例程序的打印结果将是 “c”, 因为调用哪个函数, 仅仅是由参数 c 声明的类型决定, 这里参数 c 的类型为 C 类.

如果类中存在成员函数, 同时又在同一个类上定义了同名的扩展函数, 并且与调用时指定的参数匹配, 这种情况下 总是会优先使用成员函数. 比如:

  1. class C {
  2. fun foo() { println("member") }
  3. }
  4. fun C.foo() { println("extension") }

如果我们对 C 类型的任意变量 c 调用c.foo(), 结果会打印 “member”, 而不是 “extension”.

可为空的接收者(Nullable Receiver)

注意, 对可以为空的接收者类型也可以定义扩展. 这样的扩展函数, 即使在对象变量值为 null 时也可以调用, 在扩展函数的实现体之内, 可以通过 this == null 来检查接收者是否为 null. 在 Kotlin 中允许你调用 toString() 函数, 而不必检查对象是否为 null, 就是通过这个原理实现的: 对象是否为 null 的检查发生在扩展函数内部, 因此调用者不必再做检查.

  1. fun Any?.toString(): String {
  2. if (this == null) return "null"
  3. // 进行过 null 检查后, 'this' 会被自动转换为非 null 类型, 因此下面的 toString() 方法
  4. // 会被解析为 Any 类的成员函数
  5. return toString()
  6. }

扩展属性(Extension Property)

与扩展函数类似, Kotlin 也支持扩展属性:

  1. val <T> List<T>.lastIndex: Int
  2. get() = size - 1

注意, 由于扩展属性实际上不会向类添加新的成员, 因此无法让一个扩展属性拥有一个 后端域变量. 所以, 对于扩展属性不允许存在初始化器. 扩展属性的行为只能通过明确给定的取值方法与设值方法来定义.

示例:

  1. val Foo.bar = 1 // 错误: 扩展属性不允许存在初始化器

对同伴对象(Companion Object)的扩展

如果一个类定义了同伴对象, 你可以对这个同伴对象定义扩展函数和扩展熟悉:

  1. class MyClass {
  2. companion object { } // 通过 "Companion" 来引用这个同伴对象
  3. }
  4. fun MyClass.Companion.foo() {
  5. // ...
  6. }

与同伴对象的常规成员一样, 可以只使用类名限定符来调用这些扩展函数和扩展属性:

  1. MyClass.foo()

扩展的范围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在顶级位置定义扩展, 也就是说, 直接定义在包之下:

  1. package foo.bar
  2. fun Baz.goo() { ... }

要在扩展定义所在的包之外使用扩展, 我们需要在调用处 import 这个包:

  1. package com.example.usage
  2. import foo.bar.goo // 通过名称 "goo" 来导入扩展
  3. // 或者
  4. import foo.bar.* // 导入 "foo.bar" 包之下的全部内容
  5. fun usage(baz: Baz) {
  6. baz.goo()
  7. )

将扩展定义为成员

在类的内部, 你可以为另一个类定义扩展. 在这类扩展中, 存在多个 隐含接受者(implicit receiver) - 这些隐含接收者的成员可以不使用限定符直接访问. 扩展方法的定义所在的类的实例, 称为_派发接受者(dispatch receiver), 扩展方法的目标类型的实例, 称为 _扩展接受者(extension receiver).

  1. class D {
  2. fun bar() { ... }
  3. }
  4. class C {
  5. fun baz() { ... }
  6. fun D.foo() {
  7. bar() // 这里将会调用 D.bar
  8. baz() // 这里将会调用 C.baz
  9. }
  10. fun caller(d: D) {
  11. d.foo() // 这里将会调用扩展函数
  12. }
  13. }

当派发接受者与扩展接受者的成员名称发生冲突时, 扩展接受者的成员将会被优先使用. 如果想要使用派发接受者的成员.

  1. class C {
  2. fun D.foo() {
  3. toString() // 这里将会调用 D.toString()
  4. this@C.toString() // 这里将会调用 C.toString()
  5. }

以成员的形式定义的扩展函数, 可以声明为 open, 而且可以在子类中覆盖. 也就是说, 在这类扩展函数的派发过程中, 针对派发接受者是虚拟的(virtual), 但针对扩展接受者仍然是静态的(static).

  1. open class D {
  2. }
  3. class D1 : D() {
  4. }
  5. open class C {
  6. open fun D.foo() {
  7. println("D.foo in C")
  8. }
  9. open fun D1.foo() {
  10. println("D1.foo in C")
  11. }
  12. fun caller(d: D) {
  13. d.foo() // 调用扩展函数
  14. }
  15. }
  16. class C1 : C() {
  17. override fun D.foo() {
  18. println("D.foo in C1")
  19. }
  20. override fun D1.foo() {
  21. println("D1.foo in C1")
  22. }
  23. }
  24. C().caller(D()) // 打印结果为 "D.foo in C"
  25. C1().caller(D()) // 打印结果为 "D.foo in C1" - 派发接受者的解析过程是虚拟的
  26. C().caller(D1()) // 打印结果为 "D.foo in C" - 扩展接受者的解析过程是静态的

使用扩展的动机

在 Java 中, 我们通常会使用各种名为 “*Utils” 的工具类: FileUtils, StringUtils 等等. 著名的 java.util.Collections 也属于这种工具类. 这种工具类模式令人很不愉快的地方在于, 使用时代码会写成这种样子:

  1. // Java
  2. Collections.swap(list, Collections.binarySearch(list, Collections.max(otherList)), Collections.max(list))

代码中反复出现的工具类类名非常烦人. 我们也可以使用静态导入(tatic import), 然后代码会变成这样:

  1. // Java
  2. swap(list, binarySearch(list, max(otherList)), max(list))

这样略好了一点点, 但是没有了类名做前缀, 就导致我们无法利用 IDE 强大的代码自动补完功能. 如果我们能写下面这样的代码, 那不是很好吗:

  1. // Java
  2. list.swap(list.binarySearch(otherList.max()), list.max())

但是我们又不希望将一切可能出现的方法在 List 类之内全部都实现出来, 对不对? 这恰恰就是 Kotlin 的扩展机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的问题.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