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jsjdq
2016-09-24T19:54:25.000000Z
字数 3657
阅读 1702
学习
富士康
按语:《大公司里的活死人》一文,昨天发布于《得到》APP的《槽边往事》付费专栏。今天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的原因是:我马上会在《得到》发布这篇文章的姊妹篇---《大公司里的幸福时光》,谈一谈如果选择在大公司里待着,应该怎么做会比较好。而《大公司里的幸福时光》一文,则不会在这里做发布。接下来,请欣赏:
之前在《小河在场》一文里,我和小河聊到了歌手所能遇见的最糟糕的事情。小河说:“不在场和不知道自己不在场。”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妙,可惜看过的人里大概没有几个理解他是什么意思。毕竟,你我距离一名歌手的生活实在是过遥远,远到无需考虑是否自己也在场的问题。
那我换个说法好了。
我说大公司里有许多活死人。和电影《鬼眼》(The Sixth Sense)里的情节一样,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死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他们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错的。选择大公司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本能,和理性判断全无关系,只是和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安全感需求有关。大公司意味着可以长期屹立不倒,于是进入大公司就像鸟儿躲进了大树,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仗大树挡风遮雨。本质上来说,这种选择意味着抗拒变化、躲避风险。
不能简单说说抗拒变化、躲避风险就是对的或者错的,缺乏前提的一切结论都是耍流氓。在讨论所有职场问题之前,需要想清楚一件事情:我们正处于什么时代里?如果你的判断是我们正处于一个阶层板结,全社会心态趋于保守,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时代里,那么选择抗拒变化、躲避风险就是正确的,因为此时此刻的社会地位得来不易。天下承平,犹如平底锅。你我求稳,犹如小黄鱼。生活就是平底锅煎小黄鱼,切忌乱翻腾,否则就碎完了。
但如果你的判断是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充满机遇和风险的时代,社会鼓励人们去冒险和创新,甚至允许那些最疯狂最荒谬的梦想成真,那么选择抗拒变化、躲避风险就是错误的。因为你认为可以维持你稳定生活的那一点点依仗,很快就会因为社会前进而变得一文不值,根本无法让你岿然不动、安然老去。同时,你追求安稳所得,和你因此而错过的机会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走入家道中落的快速通道就是求稳。
哪一种看法是对的呢?看看上世纪80年代最早下海的那批人好了。他们南下广州贩卖牛仔裤、太阳镜和磁带,一开始觉得那是风险极高的事情,但很快就发现那就是用火车搬运钱。这批人很快发家致富,赚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民币。在那个连万元户都很少见的时代里,这些钱让人觉得可以金盆洗手,安安稳稳和家人过两三辈子了。其中许多人真是那么想的,然后呢?到今天他们中还有几个是衣食无忧的富家翁?当年的巨款还够他们几个平方米?
90年代去买股票的人呢?利用双轨制拿批文倒腾汽油橡胶的人呢?去借贷砸十几万开出租车的人呢?砸锅卖铁出国刷三年盘子带着坚挺货币回来的人呢?00年开始炒房炒兰花炒藏獒炒普洱炒玉石炒文玩的人呢?别搞错,我没有任何批评这些人的意思。罗列所有这些事情,只是想说明过去二三十年间,有多少机会曾经出现过,有多少不靠谱的事发生过。而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帮助我们,判定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时代。
想明白这一点,我们的个人选择才会有正确的前提: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高速发展,充满机遇和风险的时代。那么,现在再来想一想:进入大公司是为了什么?
---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平台
来,看我口型:别做梦了。
什么叫平台?有机会去寺庙里看一下,有些佛像坐在莲台上,在石头莲台下面,往往会雕了许多龇牙咧嘴努力举起莲台的金刚力士---那就是个人和平台的关系。人人走进庙宇,看到的都是诸佛菩萨的庄严宝相,没有人会看到渺小的金刚力士。所有的诸佛菩萨造像各异,大小不同;但所有的金刚力士都龇牙咧嘴得差不多,而且都一样的小---莲台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就是他们的身高。没有一个金刚力士会特别高大,或者与众不同,因为如果真的那样,莲台就倾覆了。
大公司之所以为大,意思是尽量招收能力75分以上的人才进来。把75分的人勉强拔到85分用,同时,把90分以上的人也压制到85分,这样才能保持一致和稳定,形成合力。所以,85分以下的人觉得吃力,筋疲力尽;85分以上的人觉得压抑,没有发挥余地。对于大公司来说,保持稳定的85分就已经足够碾压对手了,不需要员工自行发挥。这就和指挥军团做万人搏杀一样,无需英雄去冲阵,只需要所有士兵重复举盾---前进---结阵---突刺的动作,就可以把敌方撕碎,重点在于大家要整齐划一,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这非常容易给85分以下的人产生一种幻觉:因为有我如此,才有平台如此。小鸟躲在大树上,看下去的时候都是扬起的灿烂笑脸,于是错误地把平台的力量当作了自己的能力。一旦离开平台,自己从甲方做了乙方,也站在树下仰面望去,却发现迎面而来的密密麻麻全都是毫无表情的屁股。平台的永远是平台的,永远也不是你的。说什么平台好坏,和你有一毛钱关系么?
---为了自我提升
来,看我口型:你又做梦了。
提升什么?如果这里的能力说的是专业能力,大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工细致,权力分散,流程控制。比如说办公室换一个灯泡,也要向行政部提交申请,然后你凭领料单去物管部仓库领灯泡,再等着行政部送来一枚电工,一枚梯子控制员,一枚拧电灯员,以及一枚废旧物资回收员---别笑,你看我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么?大公司里业务必须划分为各个环节,才能保证每个环节上无论有多少人来去,都不会影响到业务进程。业务必须分为多个分支,每个分支设立监管者,才不会让权力过于集中,一个管理者就能毁败整条业务线。
在这种鸡贼架构之下,一个人能学到多少业务能力呢?业务都已经被分割为无数的条块,你所从事的工作是某个环节某个流程上的一点,换一个部门,换一家公司,如果对方不是同样的流程和分工,你引以为傲的业务能力就彻底报废了,甚至连对应的职位都不复存在。没有从头到尾独立完成某一项业务,就谈不上了解一项业务,也就谈不上什么专业能力。既然没有这种能力,你要提升什么呢?
可以提升的是做员工的能力。翻译过来就是:提升自己好用的水平,无论在哪里打工,无论为谁打工,无论和谁一起打工,都能够面带微笑,理解命令,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执行完毕。习惯加班,习惯补锅,习惯背锅,习惯写邮件写总结写PPT,习惯电话会议上有条不紊地和其他部门扯皮,习惯按照“本公司的风格”完成任务。这也许算是一种能力,但它的本质是如何和人打交道,在哪里都能学习得到,未必需要去大公司。即便去了大公司,学不会的还是学不会,却沾染了每句话里夹杂英文单词的恶习。
---为了安稳
终于说实话了?来,看我口型:你该醒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几年?中国超过70年公司有几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在大公司求安稳难道不是一个逻辑错误么?没有任何一家大公司生下来就是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开始起步。要么用新方法颠覆了行业里的巨头,要么就是探索了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新的商业服务,然后在某个领域内形成了相对垄断的地位,因此可以保持业务量和利润。稳定的大企业意味着发展到极盛,内部早已经蕴藏了变数。那么,如何确定这种稳定会一直续存下去?或者我要问,为什么会觉得这种稳定的时期会横跨整个职业生涯,等到自己退休后公司的太阳才徐徐落山?
以及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你为了求稳而在一家大公司里的所得,如何保证你在下一家公司依然可以得到安稳?安稳意味着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持续少变的业务,超过通胀的工资增幅。等你要离开的时候,说明公司已经把你提升到了和你的能力匹配的职位和薪酬极限。那么,下一家公司为什么要那么傻,要和你的原公司做一样的业务?而且,做一样的业务,占据更小的市场份额,却要给你开出更高的工资和更高的职位?这样脑残的公司你觉得能活多久?
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过得很安稳,那么最好看一下你所属的业务的增长量,统计一下你部门中层的离职比率。如果增长量不变或者缓缓下降,且离职比率极低的话,恭喜你!你已经身在丧尸养殖场。市场不喜欢停滞不前的业务,资本不喜欢水平的增长曲线。在快速发展期,在陡峭向上的曲线里,日子不会太安稳,因为变数太多,有太多仗要打,有太多人需要更换到前线。而且,在公司外的同行业里,会有更多机会,每一个从业者都随着市场扩大而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唯有在这种动荡不安中,存在最多的机会,这也是一个人应该去追求的东西。安稳不是,安稳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致命一击已经在某处准备就绪。
读到这里,相信你应该明白了什么是“不在场和不知道自己不在场”的含义。面对机遇和变化,自己不在场固然是一件值得遗憾的事情。但是,更多人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不在场。在日复一日的安稳日子里自我麻痹,以为岁月静好可以直到永久,却失去了对变化的敏锐感知。所有的大公司都会缓慢走向衰亡,所谓“大公司必死”是这个世界上商业演化的必然。但是,许多人并不直到另一个事实:在大公司衰落之前很久,自己在大公司里其实早已经死去了很多年,是一具早已经失去了活力和想法的活死人。
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还有痛觉,那是好事。
一辈子太短,而错觉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