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RunZhi 2017-03-27T21:24:03.000000Z 字数 10404 阅读 854

《爱的艺术》摘录

感情 阅读


框内内容属于书本原话,其他的则是我根据书上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记录而成。注意,我记录不代表我赞同。

核心观点

贯穿全书的核心观点: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尝试都将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

1.

爱是一门艺术吗?
和大多数人的想法相反,整本书对上面的提问给出了正面的答案:爱情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爱不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并非只有所谓的“幸运儿”才能坠入爱河。

2.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得自己富有魅力......

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性的混合物而已。

3.
大多数人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非能力问题:爱本身是简单的,而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则是困难的。

4.
首先,在19世纪时候的爱情中,爱情并非自发的、最后导致婚姻的个人经历。那时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而爱情自然会在婚后产生。但几代人以来,浪漫式的爱情成为了潮流,这种自由恋爱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对象的重要性而不是爱情本身的意义
其次,当代的文化特点为: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在这种条件下,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衡量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准则;
最后,人们不太了解“坠入情网”(falling in love)和“持久的爱”(being in love)的区别。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的寂寞。
(注意,作者并没有对自由恋爱的精神作出任何评价,同时也没有当代文化作任何评价)

5.
在接受“爱是一门艺术”这一假设上,学习爱的步骤往往和学习一门艺术相似:掌握理论,掌握实践,同时有着成为大师的目标。

6.

...这里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把爱当成一门艺术)在我们这个社会有不少人经常不断地遭遇爱情的挫折,却很少有人去努力学会爱情这门艺术。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它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会爱情这门艺术...

第二章:爱情的理论

7.

爱情的每一个理论必须要以人的理论、人的生存理论为前提。

8.

人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9.
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孤寂是引起强烈恐惧感的根源,同时还会引起羞愧和负罪的感觉。克服这种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是人最大的需要。而无论在哪个时代,人们都面临这个问题: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信拜动物、祭人或军事掠夺、奢侈享受或纵欲吸毒、清教徒式的节制、狂热的工作、艺术活动和创造性的劳动,对上帝和他人的爱情。

10.

有人拼命地想借性纵欲使自己克服由于孤独而产生的恐惧感,但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孤独,因为没有爱情的性交只能在一刹那间填补两个人之间的沟壑。

11.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克服孤独感最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同一组人保持一致,通过同一组人的习惯、风格和看法保持一致来达到与他人的结合。在这一结合中,参与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组人而失去了大部分个性:如果我与他人一致,则我就可得救,不再经历可怕的孤独。专政的国家形式需要用威胁和恐怖手段制造同一状态;民主政权里还存在抵制这种同一性的可能性,但其把人变成一个模式的程度也着实让人担心,因为人终究想通过某种方式实现同他人的结合,人们自发地去不变得与众不同。

12.

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自己身上有这种要求(指与一组人保持一致以达到与他人结合的要求)。他们生活在一种幻觉中,以为自己是按照个人的意愿行事,是具有个性的人,是经过大脑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他们的观点之所以和大多数人吻合纯粹是巧合罢了。他们甚至认为这正好证明了“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至于他们尚存的、希望自己有个性的要求则通过微不足道的东西得到满足:如在手提箱和毛衣上绣上自己的名字的缩写字符...

13.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意味着“一个模式”而不是“统一”。这是一个抽象体的同一模式,是做同样的工作、寻求同样的享受,读同样的报纸,有同样的思想感情的人的模式。在这方面我们应该用怀疑的眼光去分析一些被称为是我们社会进步标志的成就,譬如妇女的平等地位...(作者并不是在作否定,而是提醒我们应以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男人和女人的平等应是“对立两极的平等”而非“完全相同”。

14.

...人们的娱乐方式即使不那么强求一律,也都是大同小异。阅读的书是读书俱乐部选定的;其他的娱乐方式也都雷同:周末驾车远足、看电视、打牌和社交活动。从生到死,从周一到周日,从早到晚——所有的行动都是千遍一律和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请问:一个被围困的这么一个罗网之中的人如何才能不忘记他是个人,只存在一次的人,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能经历希望、失望、担心和恐惧的人,渴望爱情和受到虚无和孤独威胁的人呢?

15.
达到统一和和谐的第三种可能性是创造性的劳动: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手工业者的劳动都属于此类劳动。在每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中,创造者同他的物质——组成人的周围世界的物质达成一致。劳动者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与劳动对象合二为一。注意,在流水线上的工人是几乎不存在这种特性的,因为他不再是“自我”。

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达到的统一并非人与人之间的统一;通过纵欲达到的统一是暂时的;通过同一组人同一和适应这一组人达到的统一仅仅是一种假统一。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要实现人与人的结合是人类内心最强烈的追求。这是人类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一股把人类、部落、家庭和社会集合在一起的力量。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可能生存。但如果人与人的结合称为“爱情”的话,那会导致许多问题。

16.
共生有机体结合的消极形式是服从——“受虐癖”。有受虐癖的人通过把自己变成他的引导者、启示者、保护者的一部分使自己摆脱孤独和与世隔绝感。保护者就是他的生命,没有保护者他就不能生存。而共生有机体结合的积极形式是控制——“施虐癖”。施虐癖就是通过把自己成为他人的一部分而摆脱孤独,他吞并他的受虐者,从而使自己身价百倍。
施虐癖和受虐癖互相不能失去对方,他们在结合的过程中,失去了其独立性和完整性。这不是“爱情”,不是那个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成熟回答。
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就是我所说的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的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

17.

...有的人由于内心极度的不安或者孤独而狂热地工作,有的人则是为了升官发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就是一种狂人、一种热情的奴隶,而他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性”,因为他是受外力的驱使。他是一个受苦的人,而不是一个“行动”的人。另一方面人们往往把一个坐在椅子上沉思默想、观察和体验自己以及自己同世界关系的人看作是“消极的”,因为他什么也不“干”。实际上这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禅坐才是最高的积极性,是灵魂的积极性,只有那些内心自由和独立的人才能做到这点...
...“积极的活动”这个词的另一种含义是运用人的蕴藏在内部的力量,不管是否达到外部的变化...

18.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用另外的话说,就是: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19.
这里给的范畴并非是物质范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的一部分给予给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他在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20.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要有给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关心是很明显的,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漠不关心,我们很难说这个人爱那个人;责任心并非是指外部强加的义务,而是一种完全自觉地东西,“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如果没有尊重的话,那么责任心会变成控制别人、奴役别人。有责任和尊重的爱是“我希望一个被我爱的人应该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不以认识了解为前提的关系、责任心、尊重都会是盲目的。

21.

...在爱情中,在献身中,在深入了解对方中,我找到了自己,我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我们双方,发现了人。...
我必须客观地认识对方和自己,以便使自己能够看到对方的现实状态或者能够克服幻想,克服我想象中的被歪曲了的他的图像。我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我才能在爱中了解他的真正本质

22.

...同性恋者永远不会脱离孤独的折磨。同性恋者同不能施爱的异性恋者,都实现不了两极的结合。

23.

两性之间的性吸引力只有一部分是以消除生理上的压力为动力的,但主要的动力是两性都有同另一个性别相结合的要求。

24.

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25.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26.

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失去。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会使人痛苦地感觉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罢了。

27.

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

28.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人们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同父亲和母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两者应互相持衡:如果父亲的良知比重过高,那么人就变得严厉而没人性;如果母亲的良知比重过高,那么人就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29.
爱首先不是同某一个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大多数人的持有一种观点:专爱一个人就是强烈爱情的证明。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的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有机体的联系或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自私。

30.

...这个人虽然想画画,但是他不是去学绘画这门艺术,而是强调他首先要找到他愿意画的合适对象。
(过于看重爱的对象的重要性)

31.

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32.

...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能力爱的妇女当她们的孩子幼小时,可以是一个很娇惯孩子的母亲,但永远成不了爱孩子的母亲。检验这一点的试金石是看一个母亲愿意不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后能不能继续爱孩子。

33.

首先这种爱(指性爱)常常会同“堕入情网”的爆炸式的经历混为一谈,为这种情况,两个人之间的所有隔阂突然都消失了。正像上面已经提到过的那样,这种突如其来的强烈感受就其本质而言是注定短命的。当陌生人成为亲密的人,就没有需要克服的障碍了,就不需要做出努力去达到真正的接近。爱者对被爱者的了解同对自己的了解一样少。如果体验对方达到一定的深度,那你对对方就不会那么熟悉——而克服两个人之间的障碍的奇迹就会一天天重复。但大多数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了解非常快,而且很快就觉得一览无余了,这恰恰是因为他们只了解了人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内心。

34.

这也许就能解释一些夫妇常常能感受到的相互之间那股不正常的吸引力:那就是只有当他们一起睡觉或者发泄了互相的憎恨后,他们才会突然感到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这种类型的“亲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后果就是人们要在另一个人身上,在另一个陌生人身上寻找爱。而那个陌生人又会成为“亲密”的人,新的爱情经历又会是十分强烈和幸福,然后又逐渐消失,一直到希望进行新的征服,得到新的爱情的要求重又出现——并永远幻想着新的爱情会和以前完全不同。同时性要求的欺骗性又会加强这种幻想。

35.

如果两个人互相愿意占有对方的身体,他们就是互爱了。爱情毫无疑问会引起性结合的要求,在有爱情的情况下,这种胜利关系就不会带有占有或被占有的野心和欲望,而是充满了温柔。如果生理上的结合要求不是以爱情为基础,如果性爱不具有博爱的成分,那么只会造成一种纯生理的暂时的结合。

36.

人们拒绝认识爱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意志的因素。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爱一辈子的诺言就没有基础。一种感情容易产生,但也许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我的爱光是感情,而不同时又是一种判断和一项决定的话,我如何才能肯定我们会永远保持相爱呢?

37.

因此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性爱完全是由两个人之间的吸引力,是两个特殊的人之间绝无仅有的联系;另一种观点认为性爱只是意志的行为——都是正确的;也许应该这么说,真理既不在这边也不在那边。所以认为夫妇关系婚姻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解除婚姻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38.

...对一个人的爱包括了对所有这样的人的爱。“分工”的形式:爱自己的家庭却不爱他人,是缺乏爱的能力的表现。对人类的爱是对一个特定的人的爱的先决条件,尽管对人类的爱从其产生来看是通过对某些特定的人的爱发展起来的。

39.

爱克哈特:“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爱己。你若对一个人的爱少于爱己,你就无法真正爱自己,如果你一视同仁爱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你就会像某个人那般爱他们,这个人就是上帝和人。一个既爱自己又爱他人如同爱己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值得这样评价的人。”

第三章: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40.

当我们谈到当代西方社会的爱情时,我们要提出下列问题,即西方文明的社会结构以及这一社会结构产生的精神是否会促进爱情的发展。我们对此作出否定的回答。任何一个客观地观察我们西方生活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爱情——博爱、母爱和性爱——在西方是罕见的现象,许多假爱情的形式取代了它们的位置,而这些假爱情的形式实际上只是爱情的衰亡的形式。

41.

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人一方面能够感觉到自己是自由和独立的并相信自己不屈从于任何权威、原则和良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准备执行命令,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服服帖帖地进入社会这部机器中去,规规矩矩地听人摆布、自愿服从领导、盲目地受人指挥——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们要不遗余力地干活,永远地发挥作用和力争晋升。

42.

...一个丈夫应该理解他的“妻子”,并是她的好帮手。他应该赞赏她妻子的新衣服,也要称赞她做得饭菜。而每当丈夫疲劳不堪,怨气十足地回家来时,妻子则应该体谅他,当丈夫谈到职业上的麻烦事时,妻子应该注意听他讲。如果丈夫忘记了她的生日,妻子不应该生气,而应该通情达理。所有这一切无非是表明这两个人的关系如上了油一样毫无摩擦,但这两个人一辈子都会互不了解,永远达不到“中心关系”,而是敬如宾客,只是尽力使对方舒适而已...

43.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一切本能的愿望如果得到毫无保留的满足,就会造成精神上的健康和带来幸福。但临床经验表明,那些一生在性生活方面得到充分满足的男女并不因此而感到幸福,他们甚至常常会因精神上的冲突和病兆而感到痛苦。一切本能的愿望都得到满足不仅不是幸福的基础,而且不能保证人的精神的起码的健康。

44.

...男子在感情发育中始终停留在同母亲的联系上。这些男子从来没有断奶,他们始终感到自己是孩子,他们需要母亲的保护、母爱、温暖、关怀和欣赏。

他们需要无条件的母爱——得到这种爱只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他们需要这种爱,他们是母亲的孩子,弱小无力。这些人在企图赢得一个女子的爱时,往往和蔼可亲,风度翩翩;如果他们成功了,仍然会保持这副样子。但他们同这个女子的关系(实际上同对所有的人的关系一样)都是表面的,而且不负责任。他们的目的是被人爱,而不是爱自己。在这种类型的人身上往往可以看到很强的虚荣心和没有完全暴露的远大志向。如果他们找到“合适”的妻子,他们就信心十足,觉得自己占了全世界的上风;这时他们对其他人也会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妻子不再符合他的想象,就会出现冲突和摩擦。

如果他妻子不始终如一地欣赏他,如果她要求有自己的生活,希望得到爱和保护,如果她——在极端的情况下——不准备原谅他的外遇(或者不流露对此有一种颇为欣赏的兴趣),这时他就会感到受到很大的伤害和失望。一般来说,他还会用“妻子不爱他,自私或者专制”的说法把他的这种感情简单化。

很明显,“慈母”对她的令人着迷的“儿子”的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被看作是缺乏爱情的表现。这些男子一般来说把他们的文雅举动,和他们愿意使别人高兴的愿望同真正的爱情混淆起来,并因此得出他们受到不公正对待的结论。他们自以为是伟大的恋人,对妻子的不满抱怨不休。

45.

...除了父亲的疼爱以外一无所有的孩子就以一种奴隶的方式同父亲联系在一起。他的生活主要目标就是要使父亲高兴——如果他做到了,他就感到幸福、安全和满足。但如果他犯了错误,做了错事,他就感到幸福、安全和满足。但如果他犯了错误,做了错事,如果他不能讨父亲的欢心,他就感到空虚、没人爱他或受到唾弃。

在后来的生活中,这个人总在寻找一个他能以同样的方式与之联系的父亲形象。他的一生始终是依照他是否得到父亲的称赞而上下起落的。在社会上这些人常常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他们认真,值得信赖和勤奋——先决条件是他们选定的父亲形象要善于正确地对待他们。

他们同女子的关系则是小心翼翼和有距离的。妇女对他们来说没有中心意义;他们一般对妇女颇有点轻视,这种轻视往往被他们对妇女的像父亲对小姑娘那般的关心所掩饰。

46.

...这些人父母互不相爱,但又善于控制自己,他们既不争吵也不流露自己的不满。同时这些父母同子女的关系也很不自然。一个姑娘在家里感受到的只是“规规矩矩”的气氛,但同父亲或母亲没有很多接触,因此留在姑娘心中的只是混乱和害怕的情绪。这个姑娘永远不知道父母的感受和想法。 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可知和空虚的成分。后果是姑娘完全隐退到自己的小天地里去,而她的这一态度一直可以保持到她后来的爱情关系中去。

另外这种回避也是不断滋长的恐惧情绪以及在这个世界无根底的感受所致,最终会导致被虐癖的倾向,因为这是可以体验强烈刺激的唯一机会。这些妇女常常愿意她们的丈夫和她们争吵,而不是正常地、理智地与她们相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她们暂时地失去紧张和恐惧的感受。因此她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去激怒丈夫,以结束折磨人的感情上的空虚。

47.

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

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地挑战,这种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成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48.

在宗教文化中,譬如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中,就是一般人都把神看作是帮助他们的父亲和母亲,这确实是事实。但是他们对待神的态度是很严肃的,他们把按照神的意志去生活看作是他们生活的目标。可今天已经看不到这种努力了。日常生活同一切宗教价值已截然分开。生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寻求物质上的享受和劳动力市场上的成功。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活动的原则基础是冷漠和自私...

第四章:爱的实践

49.

行使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木匠艺术、医疗艺术和爱的艺术都是如此。首先要求有纪律。如果没有纪律,我将会一事无成。如果我是凭一时的“兴致”去行事,这也许会成为使我感到愉快的一种嗜好,但我永远成不了大师。这里所指的纪律不是实践一门特殊艺术所要求的的纪律(如每天要坚持练习几小时),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纪律。

...在工作之外,人很少能表现出一点自我纪律来。一旦他不工作,就十分懒散,无所事事——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就是他想“轻松一下”。但恰恰是这种什么都不想干的意愿是对生活秩序作出的一种反响。正因为人们被迫每天八小时为别人的目标付出努力,以一种劳动节奏规定的方式工作,所以他就要反叛,而这种反叛就采取了无所作为的形式....

50.

集中是掌握艺术的一个必要条件....
... 大多数人已经不会一个人安静地坐着,不说话,不抽烟,不看书和不喝酒。他们很快就会变得不安起来,他们一定要动嘴或者动手。

51.

第三个因素是耐心,学过艺术的人都知道要达到目的就必须要有耐心。想尽可能快地取得结果的人永远都学不会一门艺术...
...现代人认为如果他不很快地处理事情,就会失去时间,可他并不知道它如何利用他由此赢得的时间——除了只会无聊地打发时间。

52.

学会一门艺术还有另一个条件那就是对掌握这门艺术要有极大的兴趣。如果一门艺术没有最高意义的话,那就没有一个学徒会学这门艺术。他最多成为一名业余能手,但不可能成为大师。这一条件对爱的艺术如同对其他的艺术一样同为重要。但看起来,在爱的艺术中,业余能手的人数要远远超过大师。

53.

在谈及学会一门艺术的一般条件时还必须提及一点,那就是人们从来不是一开始就直接地学会一门艺术,而总是间接地学会这门艺术。一开始人们必须学会其他的、而且看起来经常是同这门艺术无关的东西,然后才开始学会这门艺术...
...应该把生活的每一个阶段训练纪律、集中和耐心作为实践爱的艺术的开端。

54.

...他们会建议我们早起,不要过奢华的生活,要努力工作。但这种类型的纪律也有不利的一面。这种纪律死板,是把节余的道德放在首位,并且在很多方面与生活为敌。但作为对这类纪律的回答,今天越来越大的倾向是以一种怀疑的目光来对待每种纪律,并以一种懒洋洋的无所事事来找到八小时之外的平衡点...

55.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纪律看作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而应该成为自我意志的体现,应该感到这是一种愉快,并且逐渐习惯于一种生活态度,一旦放弃它,便会若有所失。
西方人对纪律观念最令人遗憾的看法(对其他的道德亦是如此)是,他们认为纪律必会使人感到难受或不适,纪律只有达到这种效果,才是“有用的”。但是东方人很久以来就认识到,与身心有益的东西必然使人舒适,即使开始的时候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

56.

有没有集中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地待着——而这种能力又是学会爱的一个条件。正因为我不能自力更生,所以我只能把自己同另一个人联系在一起,这个人也许就是我的生命的拯救者,但是这种关系同爱情无关。

57.

在同别人的关系中要集中首先就意味着要有听别人讲话的能力。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是在听别人说话,而且还帮对方出主意,可实际上他们根本没听进去。他们不重视别人的话,漫不经心地回答对方。后果是这样的谈话往往使他们感到疲倦。他们认为如果他们集中地听对方讲话,就会更加疲倦。可他们想错了。每一件聚精会神完成的事会使人清醒。而懒懒散散的干事只能使人产生倦意——同时这些人在夜里也很难入睡。

58.

...譬如在感觉到累或消沉的时候,不应该听之任之和用随时可以捡来的消沉的想法去加剧这种感受,而应该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那么一蹶不振?同样在我们生气或者迷惑不解的时候,在我们开始想入非非的时候,都应该这样问问自己。在所有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要察觉内心的活动,而不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找到为自己辩护的借口。这样我们就常常会听到内心的一种声音,在向我们讲述,为什么会害怕、消沉或者迷惑不解。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