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ArrowLLL 2017-08-16T20:56:47.000000Z 字数 2759 阅读 1664

k近邻法(KNN)

机器学习


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 k-NN)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它的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对应于特征空间的点;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可以取多类。

k近邻法假设给定一个训练实例的类别,通过多数表决等方式急性预测。对新的实例,根据其k个最近邻的训练实例的类别,通过多数表决等方式进行预测。

k近邻法实际上利用驯良数据集对特征向量空间进行划分,并作为其分类的“模型”,k值的选择距离度量分类决策规则是k近邻法的三个基本要素。

k近邻算法

给定一个训练集,对新的输入实例,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哪个类,就把该输入实例分为这个类。

k近邻算法

输入 : 训练数据集


其中, 为实例的特征向量, 为实例的类别, ;实例特征向量
输出 : 实例 所属的类 .

  1. 根据给定的距离度量,在训练集 T 中找出与 x 最近邻的 k 个点,涵盖这k个点的 x 的邻域记为
  2. 中根据分类决策规则(如多数表决)决定 x 的类别 y :

    其中, 为指示函数,即当 为1,否则 为0.

当 k = 1 时该算法称为最近邻算法,对输入的实例点(特征向量)x,最近邻算法将训数据集中与 x 最近邻点的类作为 x 的类别。

k近邻模型

k近邻法使用的模型实际上对应于对特征空间的划分。模型由三个基本要素 —— 距离度量k值的选择分类决策规则决定

k近邻法中,当训练集,距离度量(如欧氏距离)、k值及分类决策规则(如多数表决)确定后,对于任何一个新的输入实例,它所属的类唯一确定。

距离度量

特征空间中两个实例点的距离是两个实例点相似程度的反映。k近邻模型的特征空间一般是n维实数向量空间 ,使用的距离是一般是欧式距离,也可以是其他距离。

设特征空间 是n维实数向量空间 距离定义为

下图展示了二维空间中p取不同值时,与原点的 距离为 的点的图形。

image_1bnkp4ot7gaojf6rme1fi1m3o9.png-21.5kB

由不同的距离度量所确定的最近邻点是不同的。

k值的选择

k值的大小决定了邻域的大小。

较小的k值使得预测结果对近邻的点非常敏感,如果近邻的点恰好是噪声,则预测便会出错。话句话说,k值的减小意味着整体模型变得复杂,容易发生过拟合。

较大的k值会让输入实例中较远的(不相似的)训练实例对预测起作用,使预测发生错误,k值的增大意味着整体模型变得简单。

在应用中,k值一般选较小的数值,然后采用交叉验证法选取最优的k值。

分类决策规则

k近邻法中的分类规则往往是多数表决,即由输入实例的k个近邻的训练实例中的多数类决定输入的实例。

参照《统计学习方法》中的证明,多数表决规则等价于经验风险最小化

k近邻法的实现 : kd树

为了提高k近邻搜索的效率,可以考虑使用特殊的结构存储训练数据,以减少计算距离的次数。这里介绍kd树(kd tree)方法。

kd树是一种对k维空间的实例点进行存储以便对其进行快速检索的树形数据结构。kd树是二叉树,表示对k维空间的一个划分(partition),构造kd树相当于不断用垂直于坐标轴的超平面将k维空间切分,构成一系列的k维超矩形区域。kd树中的没改节点对应一个k维超矩形区域。

构造平衡kd树

输入 : k维空间数据集 ,其中

输出 : kd树;

  1. 开始 : 构造根结点,根结点对应于包含T的k维空间的超矩形区域;

    选择 为坐标轴,以T中所有实例的 坐标的中位数为切分点,将根结点对应的超矩形区域切分为两个子区域。切分由通过切分点并与坐标轴 垂直的超平面实现。

    由根结点生成深度为1的左右子结点:左结点对应于坐标 小于切分点的子区域,右子结点对应于坐标 大于切分点的子区域。

  2. 重复 : 对深度为j的结点,选择 为切分的坐标轴,,以该结点的区域中所有实例的 坐标的中位数为切分点,将该节点对应的超平面区域切分为两个子区域。切分由通过切分点并与坐标轴 垂直的超平面实现。

    由该结点生成深度为 的左、右子节点: 左子结点对应于 小于切分点的子区域,右子结点对应坐标 大于切分点的子区域。
    将落在切分超平面上的实例点保存在该结点。

  3. 结束 : 直到两个子区域没有实例存在时停止。从而形成kd树的区域划分。

kd树构造完成后,对于给定的一个目标点,搜索其最近邻。首先找到包含目标点的叶结点;然后从该叶结点出发,依次退回到父结点;不断查找与目标点最近邻的结点,当确定不可能存在更近的结点时终止。这样搜索就被限制在空间的局部区域上,效率大大提高。

搜索kd树

输入 : 已构造的kd树;目标点 x;

输出 : x的最近邻;

  1. 在kd 树中找出包含目标节点x的叶结点:从根结点出发,递归地向下访问kd树。若目标点x当前维的坐标小于切分点的坐标,则移动到左子结点,否则移动到右子节点。直到子节点为叶结点为止。
  2. 以此节点为“当前最近点”。
  3. 递归地向上回退,在每个结点进行以下操作 :
    1. 如果该结点保存的实例点比当前最近点距离目标点更近,则以该实例点为“当前最近点”.
    2. 当前最近点一定存在于该结点一个子节点对应的区域。检查该子节点的父节点的另一子节点对应的区域是否有更近的点。具体的,检查另一子节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与以目标点为球心、以目标点与“当前最近点”间的距离为半径的超球体相交
      如果相交,可能在另一个子节点对应区域内存在距目标点更近的点,移动到另一子节点。接着,递归地进行最近邻搜索;
      如果不相交,向上回退。
  4. 当回退到根结点时,搜索结束。最后的“当前最近点”即为x的最近邻点。

kd树适用于训练实例数远大于空间维数时的k近邻搜索。当空间维数接近于训练实例数时,它的效率会迅速下降,几乎接近于线性扫描。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