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am
2017-11-02T17:14:10.000000Z
字数 3533
阅读 1317
姓名:彭启标
学号:20151597
学院:软件学院
日期:2017.10.23
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 十九大
我认为文化遗产重在保护和传承,在保护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利用,用以获得经济或文化效益。例如开放展览,供游人参观等。而如今正处在信息化的大浪潮下,各行各业都在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方向交叉发展。作为一名软件工程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可以借助数字化的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在信息时代的新背景下,文化遗产事业必将焕发新的活力。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很多国家,尤其是中国,才刚刚起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长期经验的积累,主要靠口传心记、言传身教传承,具有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殊性质,保护难度较大。本文在研究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深度开发与运用。
我国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基本上停留在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这种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曾保存了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书籍的生霉、录像带的老化、录像色彩的蜕变、录音带的失真等,都会使所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真,加上拍摄角度的限制,影响了长期保存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全新的采集记录手段,包括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目前,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现代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整理、收集、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可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保护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展示要求与保真效果,更为安全和长久地保存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难,归根结底均由于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环境,是与全人类的现代化奋斗目标相抵触的。这就是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最根本的两难选择。现代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等数字复原和再现技术以及设备日趋成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与方法。比如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南通板鹞风筝,它融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其中哨口的雕刻工艺最为精湛,板鹞风筝上的哨口,随大小、形状、材料各异,以及哨面进风口的位置、角度、长短、宽窄的改变发出的音量、音质、音调千变万化,加之人们巧妙地将各种音调哨口进行组合,可产生各种奇妙的空中交响曲。对于哨口的大小、形状以及哨面进风口的位置、大小、角度、长短、宽窄等等这些技术参数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归纳,设计出一套相应的软件程序,这样能让设计出来的哨口音质、音调等更为精准;再结合虚拟场景建摸,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将哨口雕刻的过程进行数字化编程,通过三维动画对哨口的制作进行展示,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欣赏到哨口制作的全过程。板鹞风筝的鹞布上的绘画也颇有讲究,画面精细,重人物,大多采自民间故事,代表着人们放飞的理想与愿望,数字化保护开发可以对其画面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等特征进行数字化归纳,开发相应的软件及图形库,形成板鹞风筝特色的图形语言系统,并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将这种民间传统文化的观念基因传承下去。
随着数字化虚拟展示技术的发展,这种虚拟展示集虚拟现实、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表现手段于一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计算机虚拟世界中进行展示,以平面显示、全景显示或立体空间成像的方式,将声、光、电产生的效果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向大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利用三维场景建模、特效渲染、虚拟场景协调展示等动画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进行真实再现;其次,借助多媒体集成、数字摄影、知识建模等技术,建立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知识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其三,建立数字博物馆,将多种媒介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整合在一起,打破特定时间、场所的限制,使之成为现代技术条件下适合于大众传播的一种新的应用平台。在虚拟的数字博物馆里,是以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各种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艺术精髓。比如民间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印染工艺品,它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民间工艺,纯真而又朴素、鲜明而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当我们进入数字博物馆后,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看到蓝印花布制作技艺从种植兰草———制作颜料———雕刻花版———染色———晾晒的全过程。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与普及,必将使大众更为方便地了解中华民族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技术是当今最为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使21世纪成为“虚拟时代”。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来,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途径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与衍生。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应用中仍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认真思考。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传统礼仪、宗教及节庆活动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史诗、民间故事、寓言、民谣、谚语等;既有淳朴生动的各类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杂技等,又有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如面人、糖人、剪纸、编织、刺绣、彩绘、蜡染等。由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不同、创造方式有别,对其数字化既要遵循普适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又要采取因类而宜、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统性和整体性,在对其知识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内隐性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重角度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构成要素,提取知识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层次类型分类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在虚拟空间呈现文化,与传统的文化表现在形态上有本质的区别,它不是一个物理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跨地区、跨国家的信息空间和信息系统,它们汇集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带有明显的跨多学科性质。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抽取、加工规则的拟定就需要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影视学、传播学以及人文艺术等领域专家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对象、涉及领域、技术特点是一个大跨度交叉和高度综合的集成体。目前,数字化技术已开始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领域,我们只有以开放的学科视野,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学科知识,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创新,才能发展出综合的、交叉的新领域,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新学科;只有加强跨行业战略研究,才能探索一套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规律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互为表里的超级产业”,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力,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然而从产业发展的逻辑上说,信息技术只是手段,内容服务才是目的和核心。因此,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内容的建设上,数字文化内容越丰富,信息的共享度就越高,人们从中捕捉的商机就越多。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前景更广阔,从而形成文化与传媒、信息交融的特色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作为高科技与高文化价值结合的产业交汇点,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有效保护的同时,更要使之上升为具有知识产权和资源资本属性的文化产品,更好地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