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77qingliu 2018-04-20T17:09:00.000000Z 字数 4922 阅读 2429

machine-learning python

决策树模型


决策树是一种常用的分类和回归机器学习方法,是最经常使用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这里只讨论分类决策树。
决策树模型呈树形结构,在分类问题中,表示基于特征对实例分类的过程。它可以认为是if-then规则的集合,也可以认为是定义在特征空间与类空间上的条件概率分布。
决策树学习通常包括3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的生成和剪枝。

决策树场景

这里以机器学习-周志华书中西瓜书数据集为例子。在挑选西瓜的时候,我们要面对“这是好瓜吗?”这样的问题。进行决策时,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判断或“子决策”:我们先看“它是什么颜色?”,如果是“青绿色”,则我们再看“它的根蒂是什么形态?”,如果是“卷缩”,我们再判断“它敲起来是什么声音?”,最后,我们得出最终决策:这是一个好瓜。这个决策过程如图所示:

决策树原理

决策树生成算法

如何构造一个决策树?这里采用递归的方法,伪代码如下:

  1. def createBranch():
  2. '''
  3. 此处运用了迭代的思想。 感兴趣可以搜索 迭代 recursion, 甚至是 dynamic programing。
  4. '''
  5. 检测数据集中的所有数据的分类标签是否相同:
  6. If so return 类标签
  7. Else:
  8. 寻找划分数据集的最好特征(划分之后信息熵最小,也就是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
  9. 划分数据集
  10. 创建分支节点
  11. for 每个划分的子集
  12. 调用函数 createBranch (创建分支的函数)并增加返回结果到分支节点中
  13. return 分支节点

属性划分选择

决策树学习的关键是根据属性划分子集,也就是如何最优化生成子树。那么怎么划分子树最好呢?一般而言我们希望随着划分的不断进行,我们希望决策树的分支节点所包含的样本尽可能属于同一类,即节点的“纯度”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判断节点的纯度呢?这里使用信息论的算法。

还有其他如增益率基尼系数等等算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决策树开发流程


收集数据: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准备数据:树构造算法
分析数据: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构造树完成之后,我们应该检查图形是否符合预期。
训练算法:构造树的数据结构。
测试算法:使用训练好的树计算错误率。
使用算法:此步骤可以适用于任何监督学习任务,而使用决策树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内在含义。

决策树项目案例

这里使用周志华-机器学习里面的西瓜数据集-使用决策树方法判断西瓜的好坏。
具体的数据集如下:

编号 色泽 根蒂 敲声 纹理 脐部 触感 密度 含糖率 好瓜
1 青绿 蜷缩 浊响 清晰 凹陷 硬滑 0.697 0.46
2 乌黑 蜷缩 沉闷 清晰 凹陷 硬滑 0.774 0.376
3 乌黑 蜷缩 浊响 清晰 凹陷 硬滑 0.634 0.264
4 青绿 蜷缩 沉闷 清晰 凹陷 硬滑 0.608 0.318
5 浅白 蜷缩 浊响 清晰 凹陷 硬滑 0.556 0.215
6 青绿 稍蜷 浊响 清晰 稍凹 软粘 0.403 0.237
7 乌黑 稍蜷 浊响 稍糊 稍凹 软粘 0.481 0.149
8 乌黑 稍蜷 浊响 清晰 稍凹 硬滑 0.437 0.211
9 乌黑 稍蜷 沉闷 稍糊 稍凹 硬滑 0.666 0.091
10 青绿 硬挺 清脆 清晰 平坦 软粘 0.243 0.267
11 浅白 硬挺 清脆 模糊 平坦 硬滑 0.245 0.057
12 浅白 蜷缩 浊响 模糊 平坦 软粘 0.343 0.099
13 青绿 稍蜷 浊响 稍糊 凹陷 硬滑 0.639 0.161
14 浅白 稍蜷 沉闷 稍糊 凹陷 硬滑 0.657 0.198
15 乌黑 稍蜷 浊响 清晰 稍凹 软粘 0.36 0.37
16 浅白 蜷缩 浊响 模糊 平坦 硬滑 0.593 0.042
17 青绿 蜷缩 沉闷 稍糊 稍凹 硬滑 0.719 0.103

根据色泽、根蒂、敲声、纹理、脐部、触感、密度、含糖率这些特征判断西瓜是好瓜还是坏瓜。

读入数据

将数据读入,存入pandas dataframe中

  1. def createDataSet():
  2. ''' 数据读入 '''
  3. rawData = StringIO(
  4. """编号,色泽,根蒂,敲声,纹理,脐部,触感,密度,含糖率,好瓜
  5. 1,青绿,蜷缩,浊响,清晰,凹陷,硬滑,0.697,0.46,是
  6. 2,乌黑,蜷缩,沉闷,清晰,凹陷,硬滑,0.774,0.376,是
  7. 3,乌黑,蜷缩,浊响,清晰,凹陷,硬滑,0.634,0.264,是
  8. 4,青绿,蜷缩,沉闷,清晰,凹陷,硬滑,0.608,0.318,是
  9. 5,浅白,蜷缩,浊响,清晰,凹陷,硬滑,0.556,0.215,是
  10. 6,青绿,稍蜷,浊响,清晰,稍凹,软粘,0.403,0.237,是
  11. 7,乌黑,稍蜷,浊响,稍糊,稍凹,软粘,0.481,0.149,是
  12. 8,乌黑,稍蜷,浊响,清晰,稍凹,硬滑,0.437,0.211,是
  13. 9,乌黑,稍蜷,沉闷,稍糊,稍凹,硬滑,0.666,0.091,否
  14. 10,青绿,硬挺,清脆,清晰,平坦,软粘,0.243,0.267,否
  15. 11,浅白,硬挺,清脆,模糊,平坦,硬滑,0.245,0.057,否
  16. 12,浅白,蜷缩,浊响,模糊,平坦,软粘,0.343,0.099,否
  17. 13,青绿,稍蜷,浊响,稍糊,凹陷,硬滑,0.639,0.161,否
  18. 14,浅白,稍蜷,沉闷,稍糊,凹陷,硬滑,0.657,0.198,否
  19. 15,乌黑,稍蜷,浊响,清晰,稍凹,软粘,0.36,0.37,否
  20. 16,浅白,蜷缩,浊响,模糊,平坦,硬滑,0.593,0.042,否
  21. 17,青绿,蜷缩,沉闷,稍糊,稍凹,硬滑,0.719,0.103,否
  22. """)
  23. df = pd.read_csv(rawData, sep=",")
  24. return df

特征工程

类别变量重编码

对于类别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例如:男和女、high和low等,这种字符串变量一般是不能直接输入到算法模型中的,需要重编码为数字1,2,3,4等或者是二进制bitmap,否则会报错ValueError: could not convert string to float

sklearn库里面提供了LabelEncoder 和 OneHotEncoder两种重编码方法。

  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2. le = LabelEncoder()
  3. le.fit_transform(['男','女'])
  4. >> array([1, 0], dtype=int64)
  1. from sklearn import preprocessing
  2. # 需要先将字符转成数值
  3. features = ['男', '女']
  4. enc = preprocessing.LabelEncoder()
  5. features = enc.fit_transform(features)
  6. # 再将数值特征OneHotEncoder
  7. features = features.reshape(-1, 1) # Needs to be the correct shape
  8. ohe = preprocessing.OneHotEncoder(sparse=False) #Easier to read
  9. ohe.fit_transform(features)
  10. >> array([[ 0., 1.],[ 1., 0.]])

通俗的讲,分类变量如性别:男,女,LabelEncoder将它直接变成数值变量0,1。而oneHotEncoder将变量扩维,变成对应的哑变量,男变成[0, 1],女变成[1, 0]。想要了解更多见这篇文章CNBLOGS

树模型直接用LabelEncoder就可以。

  1. class MultiColumnLabelEncoder:
  2. def __init__(self,columns = None):
  3. self.columns = columns # array of column names to encode
  4. def fit(self,X,y=None):
  5. return self # not relevant here
  6. def transform(self,X):
  7. '''
  8. Transforms columns of X specified in self.columns using
  9. LabelEncoder(). If no columns specified, transforms all
  10. columns in X.
  11. '''
  12. output = X.copy()
  13. if self.columns is not None:
  14. for col in self.columns:
  15. output[col] = LabelEncoder().fit_transform(output[col])
  16. else:
  17. for colname,col in output.iteritems():
  18. output[colname] = LabelEncoder().fit_transform(col)
  19. return output
  20. def fit_transform(self,X,y=None):
  21. return self.fit(X,y).transform(X)

有些细节问题需要特别注意,详见关于一些重编码的坑

训练模型

这里使用信息增益作为划分标准,对决策树进行训练
参考链接: DecisionTreeClassifier

  1. def predict_train(x_train, y_train):
  2. '''
  3. '''
  4. clf =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entropy')
  5. clf.fit(x_train, y_train)
  6. ''' 系数反映每个特征的影响力。越大表示该特征在分类中起到的作用越大 '''
  7. print('feature_importances_: %s' % clf.feature_importances_)
  8. return clf

可视化

我们需要借助graphviz这个软件来作图,需要提前安装这个软件,并且将dot这个可执行文件加入系统环境变量中:

  1. def visualize_tree(tree, feature_names):
  2. """Create tree png using graphviz.
  3. Args
  4. ----
  5. tree -- scikit-learn DecsisionTree.
  6. feature_names -- list of feature names.
  7. """
  8. with open("dt.dot", 'w', encoding='utf-8') as f:
  9. export_graphviz(tree, out_file=f,
  10. feature_names=feature_names)
  11. command = ["dot", "-Tpng", "dt.dot", "-o", "dt.png"]
  12. subprocess.check_call(command)

最终得到的是以下图形

注意!使用中文会出现乱码问题。这里需要将with open("dt.dot", 'w', encoding='utf-8')这里面生成的dt.dot文件重新打开,并且在里面加入node [shape=box fontname="FangSong"] ;,然后将文件另存为不带BOM的UTF-8编码文件,最后在命令行里面手动通过dot -Tpng dt.dot -o dt.png手动生成最后的图片。

总结

直接调用sklearn的包真是方便!以后有机会再手写代码吧,最近忙着找工作,先糊弄过去再说:)。
文章的代码都在machine_learning_in_action这个仓库里面。
这里遇到的坑主要是重编码以及乱码的问题,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请查看前面的链接。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