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ycoco
2018-04-07T06:16:11.000000Z
字数 3572
阅读 461
写在前面
技术团队管理者这个岗位容易干吗?不容易。如果你想干好这个岗位,那你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能够做好业务、技术规划和指导,能够做好帮助员工解决他在业务、技术、个人发展上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除了硬性能力之外,你个人的精神品质其实是先决条件,今天我想和你聊聊的就是这些品质。
正文
坦白说,这一条是我最看重的,我对于自己的要求,或是对于我下属的要求,第一条都是要求成熟,因为我认为只有思想上成熟的人,才能真真切切地以团队的利益为重,才会替别人着想。有一个明星家庭独自带孩子的直播节目,一位知名女星的老公,在女星眼睛肿成灯泡一样的时候,在女星准备去看病的时候,对她说:“你早点回来,我一个人搞不定!”,因为电视节目存在刻意刻画形象的情况,也许对于这位老公只是以偏概全,并不公正,所以我们这里并不讨论真实的他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我只是以自我认知进行陈述,我认为作为一个男人,工作中做好工作,赚钱养家,回到家帮助家庭打理家务、赡养老人、照顾孩子,这些是一个有家的男人的职责,身上担子不轻,但我们需要负重前进,与君共勉。
技术团队内部有一些员工,也许他们不善言辞、不会说好听的话,但是只要你交给的任务,一定尽全力完成,遇到有不懂的地方会主动请示、沟通,个人姿态摆得很低,这样的员工内心非常成熟,知道如何做事,体谅上级、努力工作,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正经工作以外的地方,这样的员工是团队的中坚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成员。我认为衡量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是否强大,看看这类员工占比多少就知道了,缺少这类员工的团队,一定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成绩。
《家园防线》这部由杰森•斯坦森主演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卧底毒贩的警官,查出毒贩后隐姓埋名,过了一段平静生活后,又为了保护女儿而与坏人正面交锋的故事,电影很热血、父亲很硬汉,建议大家观看。
回到我们的团队管理领域。我们作为团队负责人,也应该有硬汉本色,不能惧怕外在的威胁,团队成员都在看着你,你决不能懦弱,要勇敢。举个例子,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团队怎么发展它就怎么发展的,很有可能你的团队刚刚明确产品目标、技术目标,人员也根据这些目标招聘到位,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忽然听说也有另外一个团队在做一模一样的事情,别以为这是笑话,很多大公司都存在这类问题,即缺少顶层设计(也许是顶层故意设计的,让两个团队竞争)。面对这类情况,你可以选择退缩,转向另外的方向,也可以选择混混日子,等着被解散,我觉得无论哪种选择,你的团队都有可能瓦解,谁都有自己的职业定位,想做的产品、技术没了,有能力的人就不跟你玩了。我个人更倾向的是,在领导层不明确谁做的前提下,对内组织团队尽全力做下去、做好,对外力挑责任。
我想到了电视剧《长沙保卫战》的对话,参谋长对薛岳将军说:“你若下地狱,我绝不上天堂”。这也是我在团队遇到严重挑战的时候,我对所有成员说的第一句话,想做成事情,你或者你的核心下属,必须站出来。
我在IBM开发者论坛发表了20多篇文章,有一次同事通过一篇文章搜索到了所有文章,他很吃惊,跑来和我说,只有非常喜欢技术的人才会这样做。是的,我很喜欢技术,所以我才会和喜欢技术的人相处得很好,才可以一直带领着软件开发团队。
说点自己的想法。我对团队的技术要求一直都是“我们输出或者呈现给别人的技术能力,需要且必须是在公司内部占据技术权威之一,说是之一,是因为不能否定公司内部类似技术领域部门的技术能力。我们必须让别人知道我们是专家,我们团队很牛。如果被别人列举我们团队技术怎么这么差,我会认为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会非常的愤怒,只要我是这个团队的领导,我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有一点需要注意,只有做好当前的事情,你才有资格谈技术理想。
建议你看看加里.内维尔(曼联贝克汉姆时代的巨星,英格兰国家队主力右后卫)的自传,他自述自己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甚至比不上自己的亲弟弟,但是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职业辉煌。他回忆20岁之前根本不敢谈女朋友、去酒吧(同期的贝克汉姆、巴特等人女朋友已经换了很多),每天的时间都花在了练球、休息。最终依靠自己的勤奋,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他才能赢得老爵爷的认可,才能和其他天赋过人的球星一起上场比赛。
我认识一个男生。高考那年的春节,房间外亲戚在搓麻将,房子外鞭炮声此起彼伏,他坐在书桌前温习功课,亲戚说他太用功、太自觉了。工作了,去外地出差,他身边永远带着技术书,同屋的同事要看电视,没有地方看书怎么办,他走进刚洗完澡的浴室,坐在潮湿的空气中看别人的代码,惹得同事说你也太认真了。现在,这个男生步入了男人的年纪,出了三本书,提交了近20项发明专利,为各类技术杂志写了50多篇文章,工作中拿到了很多奖项。这个男生就是我,周明耀。高中时代曾经被物理老师认为脑子不太聪明,为人倒是挺厚道的我,依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地在技术圈有了自己的知名度,有了技术人员对我的认可,谢谢诸位恩师、良友。
作为一名技术团队管理者,你要做的是比别人更早接触新技术,更深度地理解系统架构,更能表现出你管理团队所需的方方面面能力,所有这些都需要勤奋。在我熟悉的技术领域,我能够不停地和人沟通、指导、给出自己的想法,这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看几天书就能说出来的。正如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 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的训练。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另一个学习的判断标准是:学习一个东西如果只是能听懂,还不算学会,如果能够按照所学的执行,也才学会了一般,如果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别人听懂,这才算差不多学会了。
为什么有的程序员能够很快解决Bug,有的则不能?首先,你需要对整个事情的全局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在发生问题出现 Bug去解决的时候,你知道的越多,能想到的可能相关的原因就比较多,然后根据 Bug的现象,一一对应,排除不能解释症状的猜测,知识越渊博,你能一眼找到问题所在的概率就更大。如果知识存储不够,任你想破脑袋,可能问题出在你不了解的一个地方。
每一次的技术调研、技术选型都是我的最爱,但有时候也是非常地痛恨。这是因为,技术调研或者技术选型,通常是对一个陌生技术领域中技术、框架的初次研究过程,需要快速提炼出测试方案、测试用例,短时间内大致摸熟调研内容,然后通过测试用例运算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而这些数据的正确性就非常考察一个人的逻辑能力,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被下属忽悠了(也许他自己也把自己忽悠了)。能够做出精准的判断,一个人的逻辑能力是软实力,它是决定你是否可以承担团队领导职责的关键因素。
GE创立于1892年,爱迪生是创始人,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在GE进入中国时,发生了一起违背“诚信”的案例,一位员工多报销50元业务招待费用。这件事GE是这样处理的:从得知这一事情后,从美国派人前往中国调查此事,花费近1个月的时间,超过万元的差旅费,最终核实情况属实,做出解除与员工劳动合同的决定。GE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全体员工知道GE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公司维护它的决心,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员工负责,给员工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程序。因此,一方面对价值观的坚持,对违反价值观的行为要有相应措施,另一方面过程要公正、可复盘,这样才能做到让员工、让社会心服口服。
回到我们的团队管理主题。在一个国家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和民主,我们管理技术团队的风格,也应该从10几年前的管理工人思维,逐渐进步提升为与知识分子沟通方式。无论是绩效考核,还是职位升迁,再或是问题处理,都不应该是少数几个领导通过闭门会议形式完成,更应该是通过制定逻辑严谨的规章制度,通过类似于任职资格考核(团队建设部分会深入介绍)方式完成初步考察,然后通过事情责任制方式明确个人的成绩、责任,最后通过有员工代表、相应部门代表参与的会议讨论决定,这样可以让整个团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会让一部分人感觉被边缘化,滋生小团体产生。
总结
只有拥有这些品质的员工,才能真正做好技术团队管理工作,才会成为员工心目中的带头大哥,才会出现《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一书中描述的那些在发生灾难时逆向而行为客户服务的员工,工作不好做,但是一定要坚持做正确的技术管理,与君共勉。
作者介绍:周明耀,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硕士。近15年软件开发领域工作经验,10年技术团队管理经验,5年分布式软件开发经验,提交发明专利18项。著有《大话Java性能优化》、《深入理解JVM&G1 GC》、《技术领导力-程序员如何才能带团队》,即将出版《程序员炼成记:从小工到工程师》。微信号michael_tec,微信公众号“麦克叔叔每晚10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