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ong
2017-10-19T15:48:21.000000Z
字数 1717
阅读 1818
程序员培养
在功夫这个电影里,超级大反派火云邪神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不管是个人也好,企业也好,都想在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在的竞争中获胜,都在追求着最强的“武功”,然而没有什么“绝世武功”是不可战胜的,唯有“快”才是唯一不可战胜的力量。而这个快,说得不是简单的动作快,而是综合的响应快。
大自然选择物种的时候,并不会选择力量最大的,也不会选择跑的最快的,更不会选择尖牙利爪。准确的说,它没有什么具体的偏好,它只是单纯的变化,然后那个响应变化最快的物种就被留下了。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由人组成的企业,面对变化无常的市场,就像是一只生物在面对变化无常的大自然。在这无常之中,唯一不变的唯有变化。企业想要不在市场竞争中淘汰,除了提高自己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为此,人们还发明了一个专门的名词来描述响应变化的能力,称之为响应力。
为了响应市场的变化,企业必须要有非常高的效率,以应对市场的需求。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效率的具体含义发生了变化。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体力工作者的生产效率提升在于对how的回答,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效率提升在于对what的回答。
这意味着,在这个时代,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互联网时代,什么是效率需要重新思考。不过,直接思考what的回答太难了,每当想到效率,我们都会下意识的去思考how。那么我个人的经验是一直问how,得到回答后,说可以做到,然后呢?还能怎么做以提高效率,直到进入瓶颈,必须问出what才能突破的那个时候,what才会逐渐的冒出水面。
比如早在敏捷大行其道之前,所有的软件交付方法也都想提高效率,但是大都把思考方向定位于如何能更好的一次性做对,由于一次性做对很难,我们就需要更多的分析,分析本身很花时间,所以我们要一次性多做一点,这样平均下来看,好像单位时间内的产出高了,然而实际上最后交付的东西并不满意。因为大家比较少的思考什么是对的,毕竟已经投入的分析就很容易相信。直到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功能的业务价值是什么?一定要做它吗?当开始问这个问题之后,所有的开发方法都围绕着这个问题发生了改变。好像很多功能并不是那么有价值。而当价值得到考问,优先级也就紧跟而来。似乎很多功能仔细分析后不是第一优先级。最后又发现也没有什么分析能够保证需求方不在看到交付的软件后改变对业务价值的理解从而变更需求。所以比起分析完之后快速的写代码、堆功能,我们需要更早更多的show case,更频繁的交付以获得反馈。从一个需求从提出到见到可以工作的软件的响应速度变成了响应力的定义。
再后来,互联网企业崛起了。之前响应力的那个定义,互联网企业们并不满足。比起传统公司,互联网公司通过互联网直接服务用户,所以所有用户的行为是无失真的呈现在眼前的。所以促使他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毕竟比起二手的分析,用户的价值才是真价值,用户的反馈才是真反馈。当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这样的时候,整个市场的竞争就变得异常激烈,而且市场的变化也变得异常迅猛。没有时间慢慢分析,分析了也不能保证是对的,面对市场我们就像是在探测黑洞,唯有多扔进去东西才能多得到东西。既然如此,那么思路就很明确了,我们就应该更多的去测试,还要更快的测试,以更快,更多的拿到用户的反馈和需求。于是精益创业、设计思维、服务设计、数据驱动等等一系列新的方法开始成为主流。从一个idea到拿到反馈数据进行可验证的学习的响应速度成为了新的响应力的定义。
然则响应力的竞争是没有止境的,当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大,企业自身成为响应力的瓶颈,它们又提出了中台战略。传统企业也在积极的进行数字化转型,打造自己的数字平台战略。对应的,技术架构、组织架构、开发方法又是一轮升级。而看未来,下一波智能化浪潮又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唯一知道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市场的大潮面前,我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的被卷入到这个比拼响应力的浪潮里,唯有努力提升响应力才是唯一的生存之路。
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我会介绍我们现在已知的,比较常见的有较高响应力的工作方法,覆盖从创意到开发到运营,咱们后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