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ong
2017-03-16T10:05:41.000000Z
字数 1591
阅读 1623
博客
这个标题是模仿敏捷宣言写的,敏捷宣言表达的不是科学,而是价值取向。所以仿照敏捷宣言的这个标题也不是表达科学的结论,而是我的价值取向。我认为道场的价值大于道法。
什么是道场,什么是道法呢?这是两个隐喻,要讲清楚这两个隐喻,先得说一个理论:刻意练习理论,通常认为只要通过刻意练习我们可以学会任何我们想学会的技能。这个命题听起来有些绝对,不知道是否有反例,不过刻意练习论打脸所谓的天赋论的例子可是不少,比如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提到一个例子:心理学家靠合理设计的刻意练习完美得将一组共24个小孩子都培养出了只有贝多芬这种级别的天才才具有的“完美音高”的辨音能力。这样一个个的案例,给我这种资质一般,从小也没表现出任何天赋的人以莫大的鼓励。在我挑战了一个个我原本以为不可能的事情之后,我开始从事培训,帮助更多人去挑战自己心中的不可能。
这个标题就是我在实践以刻意练习理论指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观点。这里面所谓道场,就是你能够进行刻意练习的环境;所谓道法,就是你要练习的技能相关的方法和知识。在这个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知识、方法,只要你别太懒,主动上网搜一搜,总能搜到的,而且很便宜。就像我想找个例子支持刻意练习理论,我就去亚马逊搜了一下“刻意练习”,结果就搜到了这个书名,kindle版不到9块钱,然后里面果然有很多例子,于是就选了其中一个比较惊人的例子就这么用了,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然而练习技能的环境,才是关键。就像我可以随便写出这么多字,让你觉得我好像具备了某种技巧可以学会世界上任何技能,但是实际上,如果没有练习环境让我反复练习,我什么都学不会。
这个话题说到这里,似乎就结束了。因为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那我想练面向对象就找面向对象的环境,想练TDD就找练TDD的环境,想练哪个技术就找练哪个技术的环境就好了。如果真的这么简单,就不会有“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这种说法了。
其实问题远比想象的抽象,我们训练的时候,有些能力简单重复就可以学会。而有些能力,它的定义就包含一些稀缺性。比如举一反三的能力,我学会用面向对象对一个电商系统的建模,我能对一个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建模吗?比如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我能快速学会用Rails进行web开发,我能快速学会用Express进行web开发吗?这两个能力如果要通过刻意练习获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在第一次接触某个知识领域的这个时间点上进行训练,一个发生在切换业务领域时,一个发生在切换技术领域时。也就是说,所谓的“道场”不一定是具象存在的,也可能是某个事件发生时间点。这个时间点还有另一个名字:学习区。
学习区是一个心理名词,有人把学习时的心理分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在舒适区里,我们做事情很舒适,但不成长;恐慌区里,我们做事情很焦虑,也不成长;唯有在学习区里,我们做事跌跌撞撞但是一直在成长。与刻意练习一样,学习区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但是再简单的概念,如果你不仔细琢磨,也不能运用自如。
比如我要培养某人带人的能力。带人这件事情,毫无疑问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但是这个练习是非常缺乏道场的。乍一听我们可能会觉得,一个人如果被安排做带人的工作了,他天天都在带人啊,怎么会缺乏道场?如果是同一批人,我很快就适应了他们,其实我并没有练习到带人的能力,我练习到的是怎么带这几个人的能力,我很快就进入到了舒适区。只有一批批的轮换人,培养出来换下一批,再培养出来再换下一批,我带人的能力才真正得到锻炼。这个可以让我换了一批又一批的场所,才是我的道场。每一次接触新人到彼此适应的阶段,才是我的学习区。
当我们说到学习,说到成长,如果我们不精细化的分析,其实再多道理也都是空道理。所以当我们遇到成长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的“道场”在哪里,我的学习区是什么?如果细化到一个点,那个点是什么?真正的“道场”,往往都在“针尖”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