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ong
2016-10-10T09:02:00.000000Z
字数 2578
阅读 1670
教育
总结
精进
当我们提到精进的时候,我们想到的词是日三省其身,精益求精等看起来很虚的词汇。往往听了半天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有幸碰到一位良师益友,向我展示了他所推崇的两项精进的技术——复盘和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并教给学生,发现这其中技术点不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复盘是一种看起来没什么用,然而非常有用的基础实践。有朋友跟我讲,他总觉得自己在沟通讨论时,反应不够快。在我给他推荐复盘这个实践之后,他感觉对提升自己的反应速度很对症。
我自己用也是这种感觉,有时听东西总是过后就忘,是倾听没有重点之过。复盘就是锻炼我们关注重点的能力(捎带能发现对方说话没有重点,从而主导对话),而且重复本身可以增强记忆。
具体的实践方法是:每当有一个长时间的沟通或倾听之后,立刻复盘刚才讲了什么,沟通了什么。只需要提炼重点,不需要延展。
当我们习惯成自然之后,每当别人讲完,你就可以总结出关键点,这是一个主动倾听的有效实践,对于提升影响力也非常有帮助。缺点是比较累,因为不再是无意识的倾听。
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的工具使用,每当讲完一段,让学生们复盘,也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提炼。让学生复盘的时候,记忆力的锻炼固然是一种,还有一种用法是通过自己有逻辑,有结构的讲解,然后让学生重复识别每一个点之间是如何过度的,通过识别和模仿你的条理性和结构性的构建,从而让他们学会怎么构建内容从而变的说话更有条理,更有结构。
总结可以很好的促进人的进步。把被动成长转变为主动成长,对于人的精进有很大帮助。然而很多人一是不做总结,一是不会做总结,所以从来都是自然生长。其实自然生长只是好听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随机的成长。随机的成长只会带来随机的结果,成长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我们是不应该放纵它随机去长的。
总结可以发生在很多地方,比较日常的实践是当我们一天结束的时候进行。我们总结了一些总结的套路,觉得比较有用,就分享给大家。
剧本重写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反思手法,有时也可以作为启发式的思考手法。具体的写法分下列几步
1. 重现场景
2. 提取关键点
3. 列出可能的改变选项,如果没有选项就要创造选项(比如去咨询谁)或修改问题,比如问自己是不是只要进入这个场景就是必然失败的,有没有办法避免进入这个场景?
4. 设计对应的试验,并制定促成试验发生的计划
逐层递进是一种主动萃取经验的手法,通过从浅表思考到深层思考的逐层递进,最后压缩为经验的一种方式。
具体写法是回答一些列同层次的问题,并逐层深入问自己:
1. 我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感官记忆)
2. 我学到了什么,用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抽象分析)
3. 我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经验总结)
这其实是一个总分总结构,第一部分的感官记忆是总的部分;第二部分的抽象分析就把它分解掉,或者联系更多的记忆,组合加工成新的认知,这属于分;第三部分就是把这个认知提炼出一个词,一句话,或是一个场景用于对知识进行压缩,这又是总的部分。
注意,我们大多数人的小学养成了一种极坏的总结习惯,就是把一切认知关联到情绪,情绪本身是一种非常应激的反应,属于浅表思考。并没有深入,所以这种所谓的深入挖掘,并没有深入。我们所谓的深入是一种越来越理性的过程,越到深层,形容词,与情绪相关的词汇应该越来越少。
与上面的逐层递进类似,然而不追求深入的思考,而是以追求实用为导向的一种总结方法。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除了实用导向之外,这种总结方法,适用于某些同学有把学到的东西过度简化,然后丢之脑后的学习之病。本方法以实用为药引,专治此病。总结所得之产出,应对面试也无往而不利。
这是一种特定的套路,主要用于战胜恶习和自己不喜欢的性格。当我们反复遇到一件事的时候,以至于我们总结出了模式。我们需要找到这个模式背后的情绪动因,然后对该情绪进行分解。往往是想象了一个故事场景。
比如我们总逃避,比如我们不敢做某事。那么我就需要分析那个时候,我大脑里是什么样的状态,我想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预设了一个什么结局?
举例来说,我发现每当需要推动别人的时候,我的压力也会特别大,因为需要一定程度的逼迫。我会怀疑别人讨厌我的推动,幻想一个别人会怨恨我的场景。当我看到我情绪背后的故事的时候,我就可以分解掉这个情绪,通过结合前面的剧本重写,我就可以重构自己的习惯和性格。具体手法可以参考《习惯的力量》
总结下来,套路就是:
1. 定位情绪,识别故事
2. 剧本重写,替换行为
3. 设计奖励,采取行动
这个跟剧本重写看起来很像,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面的故事并没有真正发生,是想象的。而这里面的剧本一方面是对抗想象的故事的,一方面是为下一步的行动做设计的。
不管是在分解情绪里,还是在剧本重写里,我们都会涉及到行为,需要对行为的分析。往往有同学没有分析自己行为的思路,这里有一个源自海星图式的回顾的启发框架,分享给大家。
我们可以把总结中想到的行为归为五类:
1. 开始做
2. 多做
3. 少做
4. 停止做
5. 保持
基于上面五种分类法,可以在我们的行为上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以达到更精细化的改进方案。
以上,就是我对这两个技术的分享。在有了实施的技术之后,如何建立习惯将是我们的下一个问题。
为了真正的做到精进,需要将这两件事养成习惯,根据一般的习惯养成技法,我们需要先找到一种情绪上的触发器,最后要能得到一个奖励。
对于复盘,我建议的情绪上的触发器是当你意识到信息量很大的时候,或者感觉到有收获的时候,总之你意识到一段时间已经过去了,而你可能不太回忆的起刚才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你就问自己一句,刚才都讲了啥啊,于是你可以复盘了。那么奖励可以是主动分享一下总结,或者把今天学到的东西发微博,或者写一小段话到自己的记事本里。
对于总结,建议触发器选择一天结束之后的荒废感,每当我们有荒废感的时候,就写总结。写完总结得到的奖励是很简单的,荒废感没有了,成就感获得了,在我们敏捷的组织里,我们还可以提升在站会时的表现从而获得奖励。我们可以从每天当中拿出有限的时间先写起来,写到一定时间就停下,不要上来就追符合这个模版,可以慢慢的写起来,等写作对自己不是什么大困难了,再开始追求这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