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Zhou
2025-09-11T11:38:13.000000Z
字数 2594
阅读 22
AI
2015年12月,北京。一辆宝马3系改装车,如一枚出膛的子弹,从百度大厦呼啸而出,汇入G7京新高速的车流。方向盘兀自转动。在这场中国自动驾驶的首次公开路测中,一个帝国的野心昭然若揭。
车队归来,时任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ADU)总经理的王劲,站在车前,意气风发。闪光灯中,他就是那个亲手开启中国无人驾驶纪元的人。
此刻的他,是百度内部战功赫赫的元老。自2010年加盟,他一手创立移动云、大数据、基础架构等数个核心部门。他执掌的商业变现产品“凤巢”,用技术为百度带来了5年10倍的收入增长。他更是百度最高决策层E-Staff的成员,是李彦宏最信赖的方面大将。2014年,正是他主导成立了百度研究院,并拍板了与宝马的合作。
这不仅是王劲的黄金时代,也是百度AI梦想的黎明。他有理由相信,自己将亲手把这个梦想,驶向现实的彼岸。
2015年底,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正式成立,王劲挂帅总经理。他迫不及待地喊出了那个著名的口号:“三年商用,五年量产!”这是一个技术狂人对未来的急切宣言。
然而,帝国内部的齿轮,并非只朝着一个方向转动。
裂痕,源于路线之争。王劲所代表的,是直指L4完全无人驾驶的“革新派”。他曾多次用一个生动的比喻阐述自己的信念:“如果你要造一架飞机,那就直接去造一架飞机,而不是考虑给汽车加上翅膀。”
但在他成立ADU(L4)后不到一年,百度汽车业务下的L3事业部也悄然成立。L3,代表着渐进、辅助、依附于人类驾驶员的“改良派”。这被外界解读为百度内部“海归派”与“本土派”的技术路线分歧。对王劲而言,这是妥协,是杂音,更是对他所坚信的“飞机理论”的背叛。
理想主义的纯粹,撞上了商业帝国的复杂。王劲的急切,与百度的稳健,开始产生无法弥合的偏差。
2017年初,一个足以改变百度权力格局的人物空降——陆奇。这位曾经的硅谷华人技术领袖,带着李彦宏“放权”的尚方宝剑,对百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架构重组。
3月1日,陆奇挥下第一刀。他宣布将王劲的L4事业部、张亚勤的L3事业部及车联网业务,全部整合为全新的“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并由他本人亲自挂帅。
这一刀,精准地斩断了王劲的独立王国。他不再是一方诸侯,而成了新帅麾下被“整合”的旧部。几乎同时,他团队中的首席架构师James Peng和“楼教主”楼天城,也悄然选择了离开。
3月27日,在一个名为“洪泰基金CEO春分会”的场合,王劲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他没有等待官方的声明,而是单方面、近乎决绝地对外宣布:“再过5天,就要从百度出来创业了,这是第一次代表自己而不是百度发言。”
那一刻,将军扯下了旧日的战旗。他选择了一种最激烈的方式,与自己的过去告别。
4月3日,王劲的景驰科技在硅谷诞生。他将积压在百度体内的所有能量,瞬间释放。世界见证了令人窒息的“景驰速度”:
* 5月12日,首次封闭道路测试。
* 6月18日,拿下加州路测牌照。
* 9月8日,在硅谷高峰时段的车海中自如通勤。
景驰完成了5200万美元的巨额融资,启明创投领投,芯片巨头英伟达跟投。王劲向世界宣告,他要在2020年实现无人车的量产。
然而,他走得有多快,复仇的阴影追得就有多紧。
2017年12月22日,百度的诉状抵达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索赔5000万。诉讼的理由,直指“侵犯商业秘密”。百度指控,王劲在离职时,未返还存有重要商业秘密的电脑;在拿着百度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的同时,无缝创立了直接竞争的景驰公司;并从老东家“挖墙脚”。
最具戏剧性的一幕随之而来。百度公布了一份王劲离职时签署的承诺书。在这份法律文件的核心,竟是两个冰冷的物件:一部Macbook,和一台佳能打印机。承诺书上,王劲亲笔写下:“因电脑和打印机丢失所导致的一切法律责任……均由我本人承担。”
一个价值千亿的梦想,一场关乎未来的技术战争,最终的引爆点,竟是一台失落的笔记本和一台宿命般的打印机。这成为整个事件中最荒诞,也最致命的注脚。
面对雷霆万钧的法律攻势,王劲曾试图用“景驰速度”作为回应。但资本的世界,容不下一丝一毫的法律污点。
为了保全他亲手创立的公司,王劲最终选择了“弃将保车”——牺牲自己,拯救景驰。
2018年3月,景驰与百度达成和解,宣布加入后者的Apollo开放平台。和解的代价是,王劲“已于上个月”从景驰离职,其职位由前同事韩旭接任。后来人们才得知,百度撤销了对景驰公司的诉讼,但针对王劲个人的诉讼,并未撤销。
他再一次被流放,而且这一次,是被自己创立的王国所流放。
在废墟之上,王劲试图重建。他回到国内,在南京创立了“中智行”,这一次,他摒弃了曾让他荣耀也让他跌落的“单车智能”路线,转而布道更为宏大但也更为遥远的“车路协同”。
他从一个激进的造剑师,变成了一个孤独的棋手。他想架构一个由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和强大的云构成的未来交通网络。这个构想,深刻且正确。
但市场没有耐心等待一个哲学家。当小鹏、华为们用一次次城市NOA的推送点燃消费市场的热情时,当中智行还在艰难地游说地方政府和合作伙伴时,它的资金已经悄然燃尽。
2025年初,中智行破产清算。没有戏剧性的诉讼,没有媒体的聚焦,它的死亡,安静得像一个时代的注脚。王劲的第二次创业,没有败给对手,而是败给了时间。他试图为2035年铺路,却倒在了2025年的现实面前。
上海的街头,车水马龙。
王劲坐在一家咖啡馆的窗边,彻底告别了那个曾由他搅动风云的江湖。
一辆“文远知行”(前身景驰)的Robotaxi安静地滑过街角,车顶的激光雷达不知疲倦地旋转。一辆“小马智行”(创始人是他的旧部)的测试车紧随其后。远处,一辆问界汽车的车主,正享受着华为带来的智能驾驶,解放了双手。
他们,都是“百度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吴恩达、余凯、林元庆……一个又一个将星从那里走出,开创了各自的领地。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工智能的璀璨星河。
而王劲,这位曾经最耀眼的将星,此刻只是一个沉默的旁观者。
他点燃了中国自动驾驶的战火,定义了最初的梦想,也承受了最极致的悲剧。他两次试图拥抱未来,两次都被未来无情地抛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了这位先行者孤独而骄傲的足印,只留下一串模糊而深刻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