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1036
2018-06-27T15:06:34.000000Z
字数 5078
阅读 1471
操作系统及服务器
从上面查看到了本机IP 地址与掩码,还可以使用命令查看本机的网关。
linux在命令行上面还可以通过telnet 获取本机公网IP地址
因为要装pl/sql所以要查找tnsnames.ora文件。。看看怎么查这个文件在linux下的哪个目录
find / -name tnsnames.ora
查到:
/opt/app/oracle/product/10.2/network/admin/tnsnames.ora
/opt/app/oracle/product/10.2/network/admin/samples/tnsnames.ora
拷贝文件到目录
cp file pathA pathB
例:cp redis.conf home/tgor usr/local/redis
su root
然后输入密码
sudo su root
halt
#立刻关机 poweroff
#立刻关机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 -h
10 10分钟后自动关机 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关机的话,可以用shutdown -c命令取消重启reboot
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 -r
10 过10分钟自动重启(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 -r
20:35 在时间为20:35时候重启(root用户使用) 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重启的话,可以用shutdown -c命令取消重启搜索 find。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aa94a001014vj0.html
1.在某目录下查找名为“elm.cc”的文件
find /home/lijiajia/ -name elm.cc
2.查找文件名中包含某字符(如"elm")的文件
find /home/lijiajia/ -name '*elm*'
find /home/lijiajia/ -name 'elm*'
find /home/lijiajia/ -name '*elm'
3.根据文件的特征进行查询
find /home/lijiajia/ -amin -10 #查找在系统中最后10分钟访问的文件
find /home/lijiajia/ -atime -2 #查找在系统中最后48小时访问的文件
find /home/lijiajia/ -empty #查找在系统中为空的文件或者文件夹
find /home/lijiajia/ -group cat # 查找在系统中属于groupcat 的文件(试了,命令不对。)
find /home/lijiajia/ -mmin -5 # 查找在系统中最后5 分钟里修改过的文件
find /home/lijiajia/ -mtime -1 #查找在系统中最后24 小时里修改过的文件
find /home/lijiajia/ -nouser #查找在系统中属于作废用户的文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find /home/lijiajia/ -amin 10 #查找在系统中最后10分钟访问的文件
find /home/ftp/pub -user lijiajia #查找在系统中属于lijiajia这个用户的文件
(PS:以上都是在 /home/lijiajia/文件夹下进行的操作)
4.使用混合查找方式查找文件
find /tmp -size +10000000c -and -mtime +2
#查找/tmp目录中大于10000000字节并且在48小时内修改的某个文件
find /tmp -user tom -or -user george
#查找/tmp目录中属于tom或者george这两个用户的文件
find /tmp ! -usr fred
#查找/tmp目录中不属于fred的文件
5.查找并显示文件
find /home/lijiajia/ -name 'elm.cc' -ls
#在目录下查找名为“elm.cc”的文件,并显示这些文件的信息
linux下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的命令mv既可以重命名,又可以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例子:将目录A重命名为B: mv A B
例子:将/a目录移动到/b下,并重命名为c。mv /a /b/c
[root@localhost ~]# rm
[root@localhost ~]# rm -rf
[root@localhost ~]# date
2012年 11月 02日 星期五 00:08:27 UTC
[root@localhost ~]# date -s "2012-11-03 10:25:25"
2012年 11月 03日 星期六 10:25:25 UTC
linux unzip
命令详解
功能说明:解压缩zip文件
语 法:unzip
[-cflptuvz][-agCjLMnoqsVX][-P <密码>][.zip文件][文件][-d <目录>][-x <文件>] 或 unzip [-Z]
补充说明:unzip为.zip压缩文件的解压缩程序。
参 数:
-c 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并对字符做适当的转换。
-f 更新现有的文件。
-l 显示压缩文件内所包含的文件。
-p 与-c参数类似,会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但不会执行任何的转换。
-t 检查压缩文件是否正确。
-u 与-f参数类似,但是除了更新现有的文件外,也会将压缩文件中的其他文件解压缩到目录中。
-v 执行是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z 仅显示压缩文件的备注文字。
-a 对文本文件进行必要的字符转换。
-b 不要对文本文件进行字符转换。
-C 压缩文件中的文件名称区分大小写。
-j 不处理压缩文件中原有的目录路径。
-L 将压缩文件中的全部文件名改为小写。
-M 将输出结果送到more程序处理。
-n 解压缩时不要覆盖原有的文件。
-o 不必先询问用户,unzip执行后覆盖原有文件。
-P<密码> 使用zip的密码选项。
-q 执行时不显示任何信息。
-s 将文件名中的空白字符转换为底线字符。
-V 保留VMS的文件版本信息。
-X 解压缩时同时回存文件原来的UID/GID。
[.zip文件] 指定.zip压缩文件。
[文件] 指定要处理.zip压缩文件中的哪些文件。
-d<目录> 指定文件解压缩后所要存储的目录。
-x<文件> 指定不要处理.zip压缩文件中的哪些文件。
-Z unzip -Z等于执行zipinfo指令
df -hl
查看磁盘剩余空间
df -h
查看每个根路径的分区大小
du -sh
[目录名] 返回该目录的大小
du -sm
[文件夹] 返回该文件夹总M数
$ lspci | grep -i vmware
实体机上无返回结果
$ lspci | grep -i vmware
00:07.7 System peripheral: VMware Virtual Machin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rev 10)
00:0f.0 VGA compatible controller: VMware SVGA II Adapter
00:11.0 PCI bridge: VMware PCI bridge (rev 02)
00:15.0 PCI bridge: VMware PCI Express Root Port (rev 01)
00:15.1 PCI bridge: VMware PCI Express Root Port (rev 01)
00:15.2 PCI bridge: VMware PCI Express Root Port (rev 01)
00:15.3 PCI bridge: VMware PCI Express Root Port (rev 01)
00:15.4 PCI bridge: VMware PCI Express Root Port (rev 01)
$ tail -f server.log | grep c.w.s.scheduler
:输出server.log带有关键字c.w.s.scheduler的日志
$ ps -aux | grep java
查看java进程
$ ps -aux | grep 22604
查看PID为22604进程
$ netstat –apn
命令 | 说明 |
---|---|
Z,B | Global: 'Z' 切换颜色风格; 'B' 切换黑体 |
l,t,m | 显示统计: 'l' 显示负载; 't' 显示任务/CPU状态; 'm' 显示内存信息 |
1,I | 显示内核: '1' 大写键盘1显示多核CPU状态; 'I' Irix/Solaris mode |
f,o | . Fields/Columns: 'f' add or remove; 'o' change display order |
F or O | . 选择按列排序 |
<,> | . Move sort field: '<' next col left; '>' next col right |
R,H | . Toggle: 'R' normal/reverse sort; 'H' show threads |
c,i,S | . Toggle: 'c' cmd name/line; 'i' idle tasks; 'S' cumulative time |
x,y | . Toggle highlights: 'x' sort field; 'y' running tasks |
z,b | . Toggle: 'z' color/mono; 'b' bold/reverse (only if 'x' or 'y') |
u | . Show specific user only |
n or # | . Set maximum tasks displayed |
k,r | Manipulate tasks: 'k' kill; 'r' renice |
d or s | Set update interval |
W | Write configuration file |
q | Quit |
通过子命令1
可以查看多核CPU的每个核心状态,而%CPU示的是进程占用的cpu的总数,也就是说如果你是4核cpu那么cpu最高占用率可达400%,top里显示的是把所有使用率加起来。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4d58d5412917cb9dd4e9c0ed.html
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在终端,只需要一条命令即可查看本机的IP
在Linux下查看内存我们一般用free命令:
[root@scs-2 tmp]#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66180 3250004 16176 0 110652 2668236
-/+ buffers/cache: 471116 2795064
Swap: 2048276 80160 1968116
下面是对这些数值的解释: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就不多解释了。
区别:第二行(mem)的used/free与第三行(-/+ buffers/cache) used/free的区别。 这两个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看,第一行是从OS的角度来看,因为对于OS,buffers/cached 都是属于被使用,所以他的可用内存是16176KB,已用内存是3250004KB,其中包括,内核(OS)使用+Application(X, oracle,etc)使用的+buffers+cached.
第三行所指的是从应用程序角度来看,对于应用程序来说,buffers/cached 是等于可用的,因为buffer/cached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的性能,当应用程序需在用到内存的时候,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说,可用内存=系统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如上例:
2795064=16176+110652+2668236
kill -s 9 3482
echo " " > test.log
redis/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redis.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