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simon656 2020-03-13T09:08:00.000000Z 字数 3698 阅读 1085

作为Apple Watch用户,我是这么看OPPO Watch的

未分类


https://www.theverge.com/2020/3/6/21167560/oppo-watch-apple-china-price-release-date-smartwatch

一、「这可能是最好看的安卓智能手表」

OPPO Watch开始预热之后,首先在墙外炸开了花。
The Verge辣手摧花,直言不讳它长得像Apple Watch,推特上的评论也惊人的一致,不像微博上的用户们都夸它很强大、想试试。(手动狗头)(图1.the verge第一篇)
3月6日正式发布之后The Verge又激动得再发了一篇文章,并且一激动还把文章名字写错了...(图2.the verge第二篇)

闲来无聊,从网上扒了一下两款产品尽量相似角度的图、同类的参数进行对比,来看看OPPO Watch和Apple Watch到底有几分相似。(刚反应过来连读音都惊人的相似...)(图3.正面、两个侧面) + (上手实拍图_00)
外观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品牌」可以影响用户对外观的看法。
OPPO网友自信的眉毛在发布会上说:OPPO Watch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安卓智能手表。我甚至觉得这块表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智能手表,但是加上「品牌」就不见得了。

小米手表保留了「表冠」的设计,所以不用试都知道操作逻辑肯定和Apple Watch相似。但是OPPO Watch并没有采用「表冠」的设计,机身右侧是两个按键:下方带绿色凹槽的是电源键,长按可以选择关机、重启和进入长续航模式,快速双击打开钱包;上方的按键相当于「HOME键」,唯一功能就是按下回到桌面/进入应用列表;机身左侧和Apple Watch一样,两个扬声器。(实拍图_01)

二、双曲面屏和一套被塞进手表的Android

既然没有采用「表冠」的设计,OPPO Watch交互基本都在屏幕上完成,包括点按、返回、滑动,和Apple Watch相比,交互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依赖表冠的场景:
1. 音量调节 —— 在戴着Airpods听歌、手机放在口袋里的时候,切歌、调音量都是通过Apple Watch来完成的。网易云音乐前一个版本在用表冠调节音量时,手表的震动反馈简直能玩一整天;
2. 界面滑动 —— 进入到设置界面或者某个app菜单页时,翻页一定会通过表冠完成,同样是因为表冠的震动反馈很细腻,当屏幕不跟手且很粘的时候,滑动的体验非常糟糕。

然而,同样是屏幕交互,OPPO Watch最让人不爽的就是:“得益于”双曲面屏的采用,「返回键」基本被放置在了左上/右上的曲面区域,也就是每一次用手指点击「返回键」都会膈在曲面屏的弧处。(实拍图_gif)从对交互提升的角度来看,这块曲面屏最大的作用就是从左/右侧滑动页面,因为有清晰的「分界线」。(实拍图_gif)

插楼说一下这块双曲面屏的体验。
上面已经说了,OPPO Watch上很多屏幕上的交互被放到了曲面上,对我来说是很糟糕的体验。在一块46mm的表面上,“平坦”的宽度(实际上舒服的操作区域)大约xxxmm,和我手上的44mm Apple Watch 4差不多。(测量宽度图)
而对于视觉体验,从上面的动图也可以看出,在强光环境和多文字界面下,这块双曲面屏都很晃眼;当我用非常正视的角度在问题较多的界面不断滑动时,弯曲的部分甚至让我有些眩晕。

出人意料的是,和小米手表一样,OPPO Watch并没有搭载WearOS,而是基于Android开发的ColorOS Watch。
这种做法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OPPO打造自己的应用生态的,毕竟就是应用适配另一款硬件。但是毕竟是塞个安卓系统进去,不知道功耗和续航如何,后面会实测。
ColorOS Watch搭载了自己的应用商店,但是版本还是非常「毛坯」,寥寥无几的应用,更别说应用分类了;手机上用来和手表连接的app是「健康」,除了运动相关的选项以外,就只能换换表盘了。(OWatch应用商店_gif)

把OPPO Watch和Apple Watch的应用商店简单做了一下对比:(对比图_01)

之前小米手表推出的时候,网上有一种声音我很赞同:「手表是手机的延伸,而不是一个更小的手机」。
所以我从手表上期待的是更简单的交互、更方便的体验,即使我是安卓用户,我也永远不想在手表上快速连击Android版本号进入开发者模式。

三、完善的日常体验功能

使用OPPO Watch4天的时间,分享3点最明显的感受:
(*防杠备注. 使用习惯和之前戴Apple Watch完全一样)
1. 电话、短信、微信新消息通知及时,完全不输Apple Watch
2. 消息回复方不方便
3. OPPO Watch VOOC对我来说基本没有价值
毫无疑问,OPPO Watch的电池满足一天的使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两天也没有任何问题。Apple Watch更新到OS6之后,也是基本上可以满足两天续航。但是我每天回家都会把手表放在充电器上,第二天早上出门才会拿下来,就算偶尔忘了剩下的电量也能撑到第二天下班回家。所以,除非是「偶尔」的情况经常发生,否则OPPO Watch VOOC真的对我没有任何价值。这也印证了OPPO官网对这个功能的描述:「忘记充电,早上洗漱时间充一充,轻松使用一整天。」

这篇稿子写了一周多的时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特意等到一个周末把两块表都戴在了手上:左Apple、右OPPO,对比在同样的运动情况下两块表的数据记录;也花了一晚上时间对比两块表的睡眠监测数据。
(*防杠备注. 这部分仅做数据对比,不点评)
平常心率监测
无氧运动数据
有氧运动数据及轨迹
睡眠数据监测
数据指标的类型

讲到电量和续航,再补充一个猜测。OPPO Watch搭载骁龙2500和Apollo 3双芯,后者是Ambiq Micro推出的低功耗SoC,网上查到的资料显示2016年就有穿戴产品在用这款芯片了,据说华为GT也用的同系列。现在更新到第三代,最显著的两大特点就是6μA/MHz的低运行功耗和BLE的整合,但是从高通官网也可以查到骁龙2500其实也是支持BLE的。所以可以大胆猜测,OPPO Watch采用双芯是把蓝牙走的Apollo 3,由此能达到官方宣称的21天的长续航模式,并且还支持消息通知、计步、测心率这些功能。(图_Apollo 3)

四,这一代OPPO Watch是试水吗?

这代产品能打动多少OPPO存量用户?

2019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超过6000万,市场排名前五的品牌里并没有OPPO。
OPPO不是一家有创新、探索基因的公司,所以很少看它推出「标新立异」的产品,但是它善于在某个市场相对成熟以后通过庞大的渠道体系快速切入。
自2018年年底OPPO成立IoT部门以来,一年时间里快速推出了Enco Q1、Enco Free和现在的OPPO Watch。就像Find X2发布会上沈义人说的「有人问OPPO现在推出手表是是不是有点晚了,我们觉得一点都不晚...」,有这样的手机渠道在,确实不晚。

对于一款1499元起的手表,按照手机系列用户属性来看,OPPO Watch应该是针对Reno和Find系列用户的产品,这种感觉甚至和Enco Free有点像。所以基于Enco Free的现有数据对OPPO Watch的销量做个不严谨的预估,其实是想验证一下「OPPO Watch无法打动OPPO的存量用户」这个想法。

由于没有任何调研机构发布过包含OV无线耳机销量的报告,而OV官方也没有发布过任何数据,所以拿发布时间接近的FreeBuds 3做个参考。
FreeBud 3去年11月发布上市,截至今年2月底出货量超过100万,京东天猫官店评论数量合计37万+;
Enco Free去年12月底发布上市,截至目前京东天猫官店评论数量合计1.3万+;
一顿猛猜,售价699元的Enco Free发布后3个月全渠道销量应该在10万以内,甚至在5万左右。

从2019全球销量来看,无线耳机的销量是智能手表的2倍。那么,售价1499元起步的OPPO Watch能打动多少OPPO存量用户就显而易见了。

OPPO为什么要推出智能手表?

往大了说是IoT战略,但从OPPO现在公布的IoT战略来看,推出智能手表主要是因为垂涎市场而跟的风 - 并没有想清楚智能手表跟IoT有什么关系,所以产品定义稀里糊涂。

小米有「AIoT」、华为有「1+8+N」,OPPO是蓝绿两家中更早对外讲多终端产品布局规划的。但是,就像前面说的,OPPO不是一家有创新、探索基因的公司,即使对外讲了战略规划,也不见得内部的产品规划有多清晰,所以对于OPPO推出的智能手表、甚至下半年即将推出的智能电视,仍需要再给点宽容和耐心。

3月6日,除了Find X2的屏幕让人惊艳以外,OPPO悄悄在海外发布的一款5G CPE产品更加令人期待(配置炸裂),就是售价和上市时间还不明确。

最后再开个小玩笑 - OPPO Watch没有在海外发布但是却在海外宣传了,说明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进入海外。然而这块表搭载的是ColorOS Watch而非WearOS,那应该说明哪怕在更熟悉的Android上,OPPO工程师们仍然被国内版的OS占据了大部分精力,而无暇顾及海外版的适配。

添加新批注
在作者公开此批注前,只有你和作者可见。
回复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