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F
2017-12-24T23:29:35.000000Z
字数 1622
阅读 987
充实自己
老哥今天说到的视野/眼界我确实是非常赞同的,我就意识到在一个高层次的环境中更容易会更远,大概也就是传说中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
所以要非常努力向更远和更高层次去发展,也许曾经在你眼里很厉害的事情不久之后你就会不屑。
计算机学科分支也是很多,但是基本都是打基础+进阶。
基础学科就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
对于软件方向的话数据结构和算法是重中之重,其实也不是基础的算法学习不是那么难,那种让你去研究算法就比较困难了,比如每年的华为软件挑战赛,今年的题目就是给一堆网络节点数据,然后来设计最节省布网的方法。算法什么就是自己去想去设计,或者在人家已有算法的基础上去修改。
然后就是分方向了,大方向就是
简单说一下应用型,应用基本就是码农了,当然码农也有高级和低级,我分的低级和高级不是按资历而是按从事的代码方向来分。
简单的
为什么说这简单 ,因为这些骚操作都可以花时间来看人家的代码来提升自己,你想学人家的框架,学人家的架构无非就是看人家的代码,而牛逼的人却是第一个提出这样写的人。也就是说大多数小的科技公司都是把大公司的开源软件/项目抄来抄去,改来改去的。大多数人做的都是一些重复性的码字或者根据需求改代码的工作。
困难的
为什么说这困难,因为这需要很深的内功:数学功底。所以,,,据说AI工程师平均薪资已经是40W年薪了。而且这是培训班培训不出来的,起点比较高。基本是硕士学历起步。
我自己根据我的学习经历总结了一些学习经验。
我宿舍学习风气很正都是被一个大佬带的,就是那个百度大佬。他也是大一才学计算机,大一军训的时候开始看C语言,然后开始编程,参加ACM比赛,一些有名的网络赛都是在国外的,国外跟我们有时差,所以他经常从凌晨开始敲代码,敲到四五点,那是大一。大二数据结构机考已经全年级最厉害的编程大佬了,大二的时候就每天睡实验室,每天晚上编程比赛,,,我擦,这么努力,,我们看着也开始自己学习编程了。可惜的我们大一不能带电脑也不能用网,哎!还是他英明,自己偷偷带的。后来代表学校参加了ACM亚洲区域赛的现场赛只拿了银牌。他的队友一个去了蚂蚁金服,一个去了腾讯。
当时我去面试华为的暑假实习生的时候我碰到一个通信工程的学生,他说他以前高中就参加过信息学竞赛,成绩不好,来了学校还想学编程。大二的时候打个编程比赛为了不影响舍友睡觉,去网吧包夜写代码。这可能是我亲自见过最励志的哥们了。不过他没有计算机基础,大学成绩也不是很好就没有通过面试。
哈哈,有感而发。年轻嘛,没有过理想就等于没有年轻过,为自己定一个大大目标,虽然有可能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去努力,但是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就没问题,把大目标拆成一个个小目标,一个一个的去解决。为了我们理想而努力吧,那种安安稳稳,风平浪静,平平淡淡的生活不是我们现阶段应该追求的。
寒夜里看雪飘过,迎着多少冷眼和嘲笑,风雨里追赶,梦里分不清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