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cper2008
2017-10-01T12:57:54.000000Z
字数 2928
阅读 1082
论文写作
每层的主题,都会在这个层级对应的起始位置得以展现,并在下层级中逐步展开。
类似于计算机文件系统,从根目录开始,不断分支成个个字文件夹,而每个文件夹的命名,必须一目了然其内容所在。
写作中,作者表达,读者解读,是两个独立分割的过程。
主题句通常为文章和段落的起始句,读者可以通过主题句快速浏览文章内容。
把握主题句,就可以把握文章走向。作者必须迎合读者阅读习惯,在应该出现主题句的地方,设置决定文章思路的关键内容。
- 例如,培根的<谈读书>中: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句是全文主题句,并点出关键词:怡情,博彩,长才。
- 然后,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引出几个章节或段落,即每个段落讨论一个关键词。
- 而段落主题句,必须负责对关键字的意义进一步展开,以限定本段需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段落的基本结构由主题句搭建,而文章的内容,则需要一句句的展开。好比,墙壁和房梁决定文章结构,而室内装潢决定文章的风格和品位。
在这个结构中,每个句子的句首都在衔接上句提到的旧信息,而句末引出下句需要展现的新信息。这样,一环扣一环,就像锁链链接成整体。而该承上起下结构依赖于不断出现的句子关键字。
此外,可以使用关联词,表达各句间的逻辑关系。
句式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复合句的特性为我们提供技巧:试图将文稿中所有的从句部分内容删除,看文章主题和结构是否还完整。如果没有,则需要调整句式,并将文章内容和结构中重要部分调整到主句。
写作中,尽量做到三种句型交替进行。而非只用复合句。
学术写作非常耗时耗力,尤其是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没人有天生胜任。因此,动笔前,如果能了解事项,会更有信心和计划去面对这一挑战。
很容易低估任务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按脑中第一反应的预计时间的3倍时间去准备。
学术写作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
这是构思阶段,和导师讨论原创性的研究方案,并且思考其可行性,设计相关的实验、调查和理论模型。在构思课题时,不断问自己:
搜索领域相关文献,确定自己的想法原创性。同时,了解课题研究现状,学习同行经验,以此细化你的研究方案,避免走弯路。
学术研究的主体。设计模型、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养成做好记录的习惯,这对研究的可重复性至关重要,还能方便后续写作。
取得有意义的结果之后,开始汇总材料,构思论文结构。你的研究成果是故事的血肉,如何把这故事完整清晰的讲出来,吸引人,就需要一定的构思。
需要构思哪些结果可以讲述一个逻辑完整的故事,思考论文和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将故事梗概搭建起来。
根据论文的目标读者群和研究亮点(卖点),选择合适期刊。根据创新点和研究内容,做好期刊定位。Top期刊对论文原创性和质量要求非常高。
再次做全面的文献调查,拾漏补缺,确保对前人相关工作的总结没有重大的遗漏。总结文献的核心内容,以备写作引用之用。
将研究问题的大背景、前人工作、你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意义,按照期刊模板格式,写成论文。这一阶段很容易陷入憋论文憋不出,对着屏幕一天只能写几句话。因此,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写作计划。
文章成型的关键阶段。常言道,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通常要经历多次,每次修改过程,需要侧重一个方面。
合作作者之间相互讨论,反复修改和校对,尽量的精益求精。
确保所有合作作者修改满意之后,投稿期刊。发给主编 cover letter 可以看作是简化版的摘要,需要第一时间让主编眼前一亮。还有Highlight的总结。
peer review 是保证学术期刊水准的重要制度。必须要认真回答每个审稿提出的问题,并对相应地方进行修改。只要真诚、有理有据的回答好评审问题,提高论文学术水平。评审通常会指出研究和写作时的思维盲区。能和世界上本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思维碰撞,其实是件享受的事情。
期刊编辑会将修改后的稿件,以及对评审的回复,一并发给评审员审阅。如果评审员同意你的回复,建议发表,那么将会很快收到期刊编辑的通知。
文字编辑进行校稿,并正式发表。
一、2两个概念:先行词和引导词(关系词)
二、9九个关系词:六代三副
六代: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 as
三副:where, when, why
三、8---八个只用that的情况:
口诀:两代限行特有序,还有这那和表语。只用that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