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k0017
2016-08-08T12:01:39.000000Z
字数 23819
阅读 9157
dbing
layout:
<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data>
<!-- 定义变量: private org.kale.viewModel vm -->
<variable
name="user"
type="org.kale.vm.UserViewModel"
/>
</data>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text="@{user.name}"/>
</layout>
Activity:
private UserViewModel mUserVm = new UserViewModel();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ActivityMainBinding b = DBinding.bind(this, R.layout.activity_main); // 设置布局
DBinding.setVariables(b, mUserVm); //设置vm
mUserVm.setName("漩涡鸣人"); // textview中就会自动渲染出文字了
}
我们的项目结构里经常会出现这三种东西————M/V/C,这三个东西一定要广义理解为层,他们绝对不是狭义的类对象(因为有些语言中会有view、controller、model这样的类,请不要混淆)。所谓各种模式其实就是这三者的不同组合和通信方式。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哪些是v,哪些是m,哪些是c。
V:视图层
v层是可以独立数据而显示的,它里面没有什么业务逻辑,仅仅是做展现。简单比喻来看就是一个提线木偶,它本身并不会有生命。Android中的view,比如textview,button,自定义的view当然也属于此类。
除了上述这些类对象外,activity、fragment算不算v层的东西呢?
如果看前面的定义,他们貌似都处于灰色地带,很难得到明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进行思维方式的转换,人为定义它们的意义。相比起传统的思路,我反而认为activity和fragment是属于v层的,activity可以做视图的绑定操作,并且可以在activity中方便的写视图的动画和布局切换效果。如果把activity变成别的层,那么你就很难找到一个适合的类去做这些事情了。
M:逻辑层
用于封装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M本身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并且应该能被监听到执行的结果。m不应该知道v的存在。m层最直观的例子就是调用网络请求。网络请求肯定是完全独立于视图层的,而且做的事情也是很单一,可以很好的被复用。
C:控制层
用来控制数据、处理view和数据的交互,它主要接收来自view的交互信号和数据层的改变结果,然后做相应的操作。早期的c层是键盘和鼠标,所以是可以直接面向用户进行操作的,但是在移动时代它慢慢变成了一个纯的控制对象。
如果说c层是用来做控制的,adapter算不算c呢?
adapter的意义大家都心知肚明,是用来做数据和view的绑定工作的(data和view的适配器),顺便更新下ui。如果说数据是血液,view是皮囊,那么adapter就是一个赋予view生命的输血机器。它本该属于的层最初我是很难把控的,我尝试过把它放入c层,也尝试过把它放入activity这样的view层,但都没能得到很好的答案。
最终,在CommonAdapter这个项目的启发下,明白了adapter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c层。因为adapter中会做很多数据的处理,比如根据数据类型选择item这样的操作。而这样的操作如果放入view层,就会让view层一下子失去复用的能力,因此adapter放入c层是最合适的选择。
顺便说一句,c层是最不容易被复用的。因此如果一个东西是当前页面独有的,不可能被复用的。那么它就应该死在c里,不要把它放到别的层。举个例子,我Activity就是一个ListView容器,这本身是可以被大量复用的,一旦你把adapter放在了activity中,activity就失去了复用性。如果把adapter放入c中,activity的复用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也是我决定adapter位置的原因之一。
我刚接触android的时候就听过android是MVC模式的,以为android的view层可以理解为layout(xml)层。但之后发现很多项目中竟会在自定义view中处理了很多业务逻辑,而且activity经常被用来做了view和controller的事情,慢慢的android项目就成了下面这样: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设置布局(v层的事情)
final Button button = (Button) findViewById(R.id.button); // 绑定view(v层的事情)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 设置监听器(v层的事情)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发请求,做数据的处理(c层的事情)
HttpUtil.doPostAsync("http://www.baidu.com", 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questComplete(String result) {
button.setText(result); // 更新视图(v层的事情)
}
});
}
});
}
}
分析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认为xml文件就是view层,activity做view和model的绑定操作,看起来activity又像c又像v。而且,在这种情况下activity会越来越臃肿,即便有fragment的加入,也无济于事。这种糟糕的情况就是android设计之初对activity定义不明的一个恶果。
我先抛几个问题:
1. activity该做view的绑定工作么?
2. activity要做view的动画操作么?
3. activity应处理从网络返回的结果么?
4. activity需要做不同状态下view的状态的控制么?
我相信大家都有了答案吧。为了解决activity臃肿和含义不清的矛盾,慢慢出现了mvp规范。
mvp做的事情也相当简单,仅仅是把mvc做了一个小小的改造而已。
【流程】
v操作p,p会去调用m执行操作,p中接收到结果后去调用v来更新界面。
下面是某个使用mvp的项目中activity的代码:
presenter = new AppInfoPresenter(); // p层
mShowPackageNameBtn.setOnClickListener(v -> {
v.setEnabled(false); // activity变成v层,这里控制view的相关状态
// 点击后的事情交给p做,p做完后应该给v一个回调。为了说明简单,这里是同步回调。
string name = presenter.getPackageInfo(getApplication()); // p层将最终的结果交给v层
mShowPackageNameBtn.setText(name); // 得到回调后更新视图
});
这种方式将activity和xml文件变成了一个v,那么所有逻辑都交由p处理。这样的好处就是m对外层不知情,p对view不知情。成为了这样的一个蛋形结构:
内层对外层不知情的好处就是内层可以随意地做复用,坏处就是需要建立相互通信的机制,会带来各种回调。当然,你可以用Rx的方式很简单地做回调,但是我们是否真的应该采用这种到处抛出回调的方式呢?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如果上面的例子变复杂的情况:
我希望点击按钮后,出现一个loading界面,p去做网络请求。无论成功与否,请求回来后都停止loading。如果成功得到了网络数据,才更新页面。
presenter.getPackageInfo(new completeCallback(){
onAny(){
// 停止loading
}
},new successCallback(){
onSuccess(){
// 更新界面
}
});
从这个例子中就可以看出mvp中一个很蛋疼的后遗症————各种回调。而且这些回调都是要自己根据不同页面二写的,每写一个回调就要写一个接口,接口的参数也要根据需求变的。我敢保证绝对没有人一次性知道这个回调方法需要几个参数,而参数的类型也是不能一次性就确定的。
我觉得这样太麻烦了,我要简单一些。比如让P对v知晓,v也知道p的存在,会不会简单?赶快来看看这种方案是什么样的。
首先让activity实现某个接口比如IAppInfoUi
,然后让P调用这个接口对象进行交互。
Activity:
presenter = new AppInfoPresenter(); // p层
protected void onCreate(){}
mShowPackageNameBtn.setOnClickListener(v -> {
v.setEnabled(false);
// 点击后的事情交给p做,不会给view回调
presenter.getPackageInfo(getApplication());
});
}
/**
* public方法,让p去调用
*/
public void onGotPkgInfo(String name){
// 得到结果,更新ui
}
Presenter:
public class AppInfoPresenter extends BasePresenter<IAppInfoUi> implements IAppInfoP {
@Override
public void getPackageInfo(Context context) {
// p对v知情,直接调用v中的public方法(onGotPkgInfo())。
// getView其实得到的就是activity的接口对象,即IAppInfoUi
getView().onGotPkgInfo(context.getPackageName());
}
}
现在,p和v的交互也不用各种回调了(将activity整体变成了一个回调接口)。那,这种方式有不会有什么问题?
p知道了v,那么p的复用性就丧失了。正如你所见,我利用接口来降低了二者互相知情造成的影响。但这样,你就必须在写view的时候定义接口,但如果你这个页面根本没复用价值,你还要做接口么。如果不做接口,你怎么知道这个页面真的没复用价值呢?而且接口的名字和参数你真的可以一次确定么?
好,我们偷懒一下,先看看能否不定义接口。
Presenter:
public class Presenter {
// 注意这里的activity的类型是具体的而不是接口
public MainActivity mActivity;
public void loadData() {
// request network 做数据处理
HttpUtil.doPostAsync("http://www.baidu.com", (result)-> {
mActivity.onGotData(result); // 抛数据给v层
}
});
}
}
Activity: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final Presenter presenter = new Presenter(this); // presenter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v->
presenter.loadData(); // p完全不知道这是因为点击而触发的动作,只知道要加载数据了
);
}
/**
* 被presenter调用的方法
*/
public void onGotData(String name) {
button.setText(name); // 更新视图
}
}
用这种方式p中包含了v对象,可以不写任何回调就能直接触发v的动作,而且不用写接口和回调,甚至还可以支持一个v对应多个p的需求。但是如果你这个view被复用了,就得改一改。这种方案的一大坏处就是灵活性会比较低,但实际运用下来还不错,算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顺便提及一下mvp的重要优点:
1. 当activity意外重启时presenter不会被重启。
2. activity重启时,presenter与activity会重新绑定,根据数据恢复activity状态。
3. 而当activity真正销毁时,对应地presenter应该随之销毁
这样的好处可以解决以下2个很实际的问题:
不会每次翻转屏幕都去显示进度条,重新加载数据。
某些低端机,内存不足时activity被销毁,但p会持有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我们看到了上述mvp的两种实现方案:
第一种灵活但是写起来复杂;第二种简单,但是灵活性不足。
mvvm模式利用数据绑定的特性,自动化实现了第一种的回调模式,很棒对不?但也仅此而已。
先来看看谷歌的dataBinding是怎么做分层处理的吧:
1.先定义一个User类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final String firstName;
private final String lastName;
public String getFirstName() {
return firstName;
}
public String getLastName() {
return lastName;
}
void onSomething(){
// 这里去加载网络
}
}
2.在layout文件中绑定user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from:" + user.lastName}" />
3.在java代码中设置实现和数据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ActivityBasicBinding binding = DataBindingUtil.setContentView(
this, R.layout.activity_basic);
binding.setUser(new User());
}
看完之后,是不是感觉很精妙。对,就是这么“精妙”,精妙到view都没办法被复用了。来看看这行代码:
android:text="@{"from:" + user.lastName}"
天哪!你怎么知道这个布局文件不会被复用,如果复用了,这里如果展示的是一个ad.info
你该怎么处理。这个先不说,databinding还支持xml中写java代码,比如引入静态方法和简易判断什么的。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MyStringUtils.capitalize(user.firstName)}" // 静态方法
// or
android:text="@{user.displayName != null ? user.displayName : user.lastName}" />
干的漂亮,直接让layout文件和java融为一体。现在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复用这个layout文件。如果我在这里也写了java的简单判断,java代码中也写了一些逻辑,我怎么快速定位问题。
这么写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layout文件和java类强耦合,而且很难定位问题。你就永远不知道这个逻辑是在java代码中写的还是xml中写的了。
注意:我强烈不建议在xml中写java代码,它会增加定位问题的难度。
理想化的mvvm最好是只用写少量代码就完成了具体需求的东西,超级酷!我希望我加载网络成功后自动会更新到视图上。
之前的做法:
建立xml,在activity中找到view,建立数据模型,写好网络回调,回调成功后依次设置view的状态。
理想化的做法:
写好数据模型,建立xml时直接绑定数据模型,在activity中写好回调就行。
代码如下:
数据模型:
public class UserInfo extends BaseObserv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Bindabl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notifyPropertyChanged(com.kale.dream.BR.name);
}
}
布局文件:
<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data>
<variable name="user" type="com.kale.dream.UserInfo"/>
</data>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user.name}"
/>
</layout>
Activity代码:
public class Dream01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final Dream01Binding binding = DataBindingUtil.setContentView(this, R.layout.dream);
HttpUtil.doGet("http://www.baidu.com", new HttpUtil.Http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UserInfo info) {
binding.setUser(info);
}
});
}
}
如果真的可以这么写,那么一切都会简单很多。三个文件搞定了model,vm,v层。只是如果真的这么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你直接对json的数据模型做了很多后期的处理,让model的set和get方法不再纯粹。如果你今天不用dataBinding了,以后要改就会相当困难。
现在再来复杂一点,我希望对name进行判断,根据name的数据不同让view呈现View.VISIBLE, View.INVISIBLE, View.GONE三种状态。
数据模型:
public class UserInfo extends BaseObserv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Bindabl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notifyPropertyChanged(com.kale.dream.BR.name);
}
@Bindable
public int getViz() {
switch (name) {
case "jack":
return View.VISIBLE;
case "tony":
return View.INVISIBLE;
default:
return View.GONE;
}
}
}
布局文件:
//……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user.name}"
android:visibility="@{user.viz}" // 仅仅添加了这一行
/>
其余的文件不变。
我们增加了一个需求,只需要动两个文件,是不是很赞。那么坏处就是对model的操作太多了,它已经不再纯粹,可能未来还会做更多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歌说不要再动model了,我允许你在xml中写java代码: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user.name}"
android:visibility="@{user.name.equals(jack)?View.gone:View.visible}"
/>
这样的做法就可以让我们不动model类,只需要在xml中做逻辑操作。只可惜xml中肯定不能完成所有的视图操作(比如动画),而且xml是有复用价值的。所以我给出的结论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们不希望一个框架对现有的项目结构做太多的影响,如果一个框架影响到用于json解析的model的话,是不能容忍的!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建立一个给框架用的数据对象,所以vm现在就变成了一个和前面的json的model无关的独立类。
需要注意的是:
vm仅仅处理和视图展示内容有关的逻辑,比如对显示的内容做格式化这样的事情。除此之外不应处理其他的视图逻辑。
数据模型:
public class UserInfo {
public String name;
}
viewModel:
public class DreamVm extends BaseObserv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Bindabl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notifyPropertyChanged(com.kale.dream.BR.name);
}
@Bindable
public int getViz() {
switch (name) {
case "jack":
return View.VISIBLE;
case "tony":
return View.INVISIBLE;
default:
return View.GONE;
}
}
///////////////////////////////////////////////////////////////////////////
// 事务操作
///////////////////////////////////////////////////////////////////////////
public void load() {
HttpUtil.doGet("http://www.kalexxxxxx", new HttpUtil.HttpCallback<UserInfo02>()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UserInfo02 info) {
setName(info.name);
}
});
}
}
布局文件:
// 将之前的userinfo换为vm来绑定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vm.name}"
android:visibility="@{vm.viz}"
/>
Activity代码:
public class DreamAct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final Dream02Binding binding = DataBindingUtil.setContentView(this, R.layout.dream);
DreamVmp02 viewModel = new DreamVmp02();
binding.setVm(viewModel);
viewModel.load(); // 加载网络请求
}
}
这样的做法就没啥问题了吧,vm处理了逻辑,model变成纯粹的类。而且也不用在xml中写什么java代码了,只要绑定vm的字段即可。view相关的java代码都在activity中完成,如果view的逻辑出错了直接进入activity中定位即可。
等等,我们注意到了vm中做了加载数据的操作,应不应该这么写呢?
不应该!viewModel就是view的数据模型,所以不应该图省事,在vm中写和view无关的业务逻辑。所以下面的这块代码不应该出现在vm中,而是应该放在别的地方。至于放在哪里合适,下文将会说道。
///////////////////////////////////////////////////////////////////////////
// 事务操作
///////////////////////////////////////////////////////////////////////////
public void load() {
HttpUtil.doGet("http://www.kalexxxxxx", new HttpUtil.HttpCallback<UserInfo02>()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UserInfo02 info) {
setName(info.name);
}
});
}
看到了databinding的不足和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的好处。它优雅的帮我们搞定了回调,而且支持了数据的自动绑定。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改造,让layout和viewModel紧密联系,如图所示:
层名 | 内容 |
---|---|
view层 | 具体的view,activity,fragment等,做ui展示、ui逻辑、ui动画。 |
viewModel层 | 具体的视图模型类,是view展示的数据的java映射,仅能被model层直接操作。 |
model层 | 非ui层面的业务逻辑的实现。包含网络请求,数据遍历等操作,是很多具体类的抽象载体。 |
这里除了model层的定义很抽象外,其余的v、vm层我都给出了具体类做载体,下面详细说下model层会包含些什么。
model层:
model层是很多具体类的聚合,主要是做和展示无关的业务逻辑,在其中也会包含很多具体类。
要实现一个页面的需求,我们可能会用到很多类,包括工具类和各种库。这些类都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功能,我们利用这些功能便可实现需求。而所有的调用应该是由一个类来进行的,这个类你可以叫做presenter,也可以叫做别的名字。总之,它就是一个执行非ui层面逻辑的个体。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p和mvp中的p是无关的,我仅仅是没有找到很好的名字,才称之为presenter。
首先我们先建立一个xml文件,这里推荐通过改模板的方式快速建立一个dbinding风格的layout文件。
<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data>
<!-- 定义变量: private org.kale.viewModel vm -->
<variable
name="user"
type="org.kale.vm.UserViewModel"
/>
</data>
<LinearLayout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LinearLayout>
</layout>
在建立好的layout文件中的<data>
标签里可以由<variable/>
标签来定义ViewModel,这个对象之后会和view的属性进行绑定。目前,我们不用管这个类是否存在,我们只需要定义你想要的类和其对象的名字即可,比如:
<data>
<!-- 定义变量: private org.kale.UserviewModel user -->
<variable type="org.kale.UserViewModel" name="user"/>
</data>
定义好了变量名,我们就可以将其内部的字段与view的attribute进行绑定了: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100dp"
android:text="@{user.name}"
/>
这里我将user中的name字段与text这个属性进行了绑定。(目前这个text字段现在我们还没创建,仅仅是写了出来)。
现在这个textview展示的文字就是我们定义好的UserViewModel
中的name
的值了。通过对textview的了解,我们可以推测出name
这个字段肯定是CharSequence
类型的。
idea中有个功能就是可以编辑文件模板,下面演示下如何定义这个模板。
<data>
包裹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现在的xml变成了两部分,一个就是传统的viewgroup包裹的布局文件,其余就是需要和布局文件绑定的vm。而vm的区块用data做命名是比较合适的,因为vm本身就是数据。
这里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现在的layout文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布局文件了,更合理的叫法是视图+数据文件。
<variable/>
标签,而不是别的名字呢?variable本身就是变量的意思,这个名称是很合适的。当然如果写过js的同学,会更加熟悉它的缩写var。但这里的起名上,大家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和容易理解错误的地方。
在java世界中我们是通过:
private org.kale.viewModel vm
来做变量的定义的。在xml文件中不存在什么相互调用的情况,定义的变量都是private的,所以省略了private
这个关键字。至于,为什么变量的对象名用type
,名字用name
,这也是有原因的。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jdk中Field这个类的部分代码。
package java.lang.reflect;
public final class Field extends AccessibleObject implements Member {
private Class<?> clazz;
private int slot;
private String name; // 参数的名字【name】
private Class<?> type; // 参数的类型【type】
private int modifiers;
private transient String signature;
private transient FieldRepository genericInfo;
private byte[] annotations;
private FieldAccessor fieldAccessor;
private FieldAccessor overrideFieldAccessor;
private Field root;
private transient Map<Class<? extends Annotation>, Annotation> declaredAnnotations;
// 省略...
}
可见,这里的命名是参照了java中field的命名来的。这种命名方式会比较符合大众直觉,明白了这个原因,相信以后定义的时候就不会有什么疑惑了。
既然我们的vm会和view进行绑定,而且view是有可能被复用的。所以这里的取名我强烈建议和view的意义有关。千万不可脱离view的意义随便取名字。简单来说,你完全可以参考之前给view取id的做法来给View Model取名字。
既然我们名字搞定了,那么类名基本就出来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类名是必须包含完整包名的。我强烈建议所有的ViewModel都在一个包中,不要随便放。因为ViewModel以后可能会出现重命名和被删除的情况,放在一个包下面方便管理。这里我是在vm这个包下面放所有的viewModel,所以就取了org.kale.vm.UserviewModel
这样一个名字。至于其他的viewModel的包名前缀我们也可以规范为org.kale.vm
。
可以,但没必要!
在java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String firstName;
String lastName;
在一个类文件中定义了两个相同类型(String)的field。但是在xml中这种情况是严格禁止的,也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viewModel是一个有明确含义的对象,并不是基本类型。而且其绑定地view也是特定的,完全没必要定义两个相同类型的viewModel。顺便提一下,两个不同类型的viewModel的name必须是不同的,这个和java的规则完全一致。
是的,不用。你在xml中定义好了
<variable
name="user"
type="org.kale.vm.UserViewModel"
/>
后,这个UserViewModel会通过插件(或通过快捷键)出现在相应的包下,你定义好就可以直接用了,没必要关心具体的实现。这也是dbinding插件的一个强大之处!
vm的一大特性就是可复用,vm和view都可以是多对多的关系。比如你这个UserViewModel中包含了username这个字段,而别的xml文件中正好需要这个UserViewModel,你完全可以把username定义到那个xml文件中。这样两个xml文件就会共用一个共同类型的数据。复用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在别的xml文件中写上
<variable
name="user"
type="org.kale.vm.UserViewModel"
/>
就行。
目前如果已经存在的vm会有代码提示的,如果不存在话就没有代码提示,并且会报红。
当然可以,正如我所说的:ViewModel是和view绑定的。一个界面中有多个不同模块的view是很常见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完全可以在xml中定义多个vm。要知道vm和view都是多对多的关系。
这个就是和重构相关的问题了。
我们在xml中通过插件产生了ViewModel,但如果要改包名和改变ViewModel的类名的时候,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是,进入到这个类的实体中,通过ide的重构工具进行修改。这样所有的改动会自动同步到使用这个类的xml文件中了。当然,你也可以在这个类被调用的地方通过重构工具进行改名。
至于删除某个ViewModel也是一样的,仍旧是对java类进行操作。删除的时候注意排查下用到的地方,以免出错。
我们先来看下插件会通过我们的xml生成什么东西:
package org.kale.vm;
public class UserviewModel extends BaseviewModel {
private java.lang.CharSequence name;
public final void setName(java.lang.CharSequence name) {
this.name = name;
notifyPropertyChanged(BR.name);
}
@Bindable
public final java.lang.CharSequence getName() {
return this.name;
}
}
我们看到了我们定义的name字段和其get和set方法。如果我们突然想把这个“name”改名为“nickname”,或者是删除这个name字段呢?做法就是直接重构name这个字段。
下面为了演示方便,减少干扰选项。我把name这个过于通用的字母先改为了nickname。我将演示如何将nickname改为name。
因为as对于databinding的支持力度很低(未来或许就可以通过重构工具做了),所以在重构字段的时候只能我们自己去排查了。我的排查方案是通过检索当前类使用过的地方,来看下使用当前类的xml中有没有使用过我要删除的字段,如果有就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就直接删除。以此来避免删除后出现程序出错的问题。
当然可以的,只需要在xml中加入ignore="true"就好。这样插件就会忽略这个vm,交给开发者自己去建立。
<variable
name="vm"
ignore="true" // 加上这个属性就会被插件无视掉
type="kale.db.ignore.IgnoredviewModel"
/>
可以,只需要做下面两步:
1.在项目中的values下的dbinding_config.xml文件中,增加插件生成的规则: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ources>
<!--
For original view.
Example: android:text="name"
-->
<string name="text">java.lang.CharSequence</string>
<!--
For Custom view
Example: bind:customAttr="name"
下面这个就是我自定义的规则,如果属性名是customAttr,那么vm中的字段类型是CharSequence
-->
<string name="customAttr">java.lang.CharSequence</string>
</resources>
2.在随便一个类中写入如下的java代码:
@BindingAdapter("app:customAttr")
public static void setSrc(CustomView view, CharSequence c) {
view.setSpecialText(c);
}
这样插件在自动生成代码的时候就会读取你新加入的规则,生成你想要的字段类型了。
上文已经多次说到了禁止在xml中写java逻辑,借此来方便定位问题和实现layout文件的复用。如果你是通过dbinding的插件来生成vm的,那么你会发现你几乎找不到需求在xml中写java逻辑。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会发现我们经常会根据字段来判断是否要让view显示或隐藏,如果都在java代码中写感觉会比较重一些。于是我尝试在xml中写了判断是否显示的逻辑,后来发现即使layout被复用了,这种逻辑也是必然存在的,即使遇到不存在的情况转为java代码实现也是很简单的。在定位问题方面,如果知道xml中有这个逻辑的话也还好,所以我目前唯一能允许的就是在xml中写控制view是否显示的逻辑代码,其余的逻辑代码一律禁止。如果你也准备这么写,请务必让你的团队接收并了解这种机制,否则会给别人带来困扰。这里我仍旧是通过代码模板的方式进行快速编写,下面是示例:
上面说了那么多的layout文件编写策略,现在该说下如何写java代码了。java代码的主要做的工作就是绑定vm和layout文件,其余的操作就是直接对vm进行的了。对于复杂的界面,可以把ui无关的逻辑放入presenter中。
Activity: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 管理界面事件的vm
private ViewEventModel mEvent = new ViewEventModel();
private final UserViewModel mUserVm;
private ActivityMainBinding b;
public MainActivity() {
mUserVm = new UserViewModel();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indViews();
setViews();
doTransaction();
}
private void bindViews() {
b = DBinding.bindViewModel(this, R.layout.activity_main, mEvent, mUserVm);
}
private void setViews() {
mEvent.setOnClick(v -> {
if (v == b.userInfoInclude.headPicIv) {
startActivity(UserDetailActivity.withIntent(MainActivity.this, mUserVm));
}
});
}
private void doTransaction() {
MainPresenter presenter = new MainPresenter(mUserVm);
if (presenter.init(this)) {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Init Complete", Toast.LENGTH_SHORT).show();
}
presenter.loadData();
}
}
MainPresenter:
public class MainPresenter {
private UserviewModel mUserviewModel;
public MainViewModel(UserviewModel userviewModel) {
mUserviewModel = userviewModel;
}
/**
* 这个当然可以放在构造方法中进行,我这里为了说明view层调用vm的方法,强制加入了一个回调。
*/
public boolean init(Context context) {
mUserviewModel.setPic(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context.getResources(),
R.drawable.mingren));
mUserviewModel.setName("漩涡鸣人"); // textview中就会自动渲染出文字了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loadData(){
// 模拟加载网络成功,将名字更新的操作
mUserviewModel.setName("kale");
}
// java层面的测试,不用安装ap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viewModel userviewModel = new UserviewModel();
MainPresenter model = new MainPresenter(userviewModel);
}
}
会,但是极少。因为p是和某个特定的逻辑极其相关的,因此复用p的情况十分少见。
p可以做很多和业务逻辑相关的操作,但是vm必须是纯粹的,vm对p完全不知情。一个p会操作多个vm,一个vm也会被多个p使用。
注意:在本框架中vm是由框架自动生成的,强烈不建议对vm直接做增添与业务逻辑相关的事情。
需要。因为activity中肯定会有不同的ui区块,fragment既可以划分不同的ui区域,又可以做到让这些细颗粒度的ui能够被复用,因此还是需要fragment来帮忙解耦ui,给activity减负的。
支持,但不能支持所有的view,双向绑定在移动端的需求其实不是很大,可以根据需求酌情考虑。
可以在任何线程中操作vm,再也不用切回主线程操来操作作ui了。
强烈建议用回调的方式做通知,不要把activity通过构造方法传给p。如果传了,就需要注意持有activity对象的问题,小心造成内存泄漏。
那么为什么fragment必须需要持有activity的引用呢?
首先,fragment也是ui,fragment中需要有很多和context有关的操作。比如启动activity什么的,所以需要持有activity对象来做这些事情。最重要的是,fragment本身是可以由用户行为自己产生事件的,而p绝对不会自己产生事件,必须通过外部触发才行。因此p完全可以走纯回调的方式,不必持有任何全局的context对象。当然如果能管理的好的话,传一个context也是允许的,这点不是强制禁止的。
public String getPackageName(Activity context) {
return context.getPackageName();
}
这个例子中,我通过参数传入context,利用return返回结果。例子虽然简单,但对于复杂的情况也是是如此。如果你觉得回调写起来很麻烦,不妨试试用rxJava的形式做。
应该有明确的分层思路。在mvvm中我们应该把所有数据同步的事情交给框架,而不是自己去维护。将v层的逻辑(如:动画,控件A改变引起的控件B改变等)独立写出;在p中独立写出数据对vm产生影响的逻辑。
下面举个adapter的例子:
/**
* 数据改变后ui会做一些改变。
* 应该利用对vm的字段监听的方式做处理,不应该在数据改变时,通过开发者做ui层面的更新。
*
* @param bind 为什么不是单一监听器,而是观察者模式?
* 因为会有多个东西对同一个数据进行监听,如果是单一的就没办法实现这个功能。
*/
public void notifyData(final NewsItemBinding bind) {
mviewModel.addOnPropertyChangedCallback((sender, propertyId)-> {
// 监听title的改变,然后设置文字
if (propertyId == kale.db.BR.title) {
setSmartText(bind.title, mviewModel.getTitle());
}
}
});
}
/**
* 如果有数据,那么就显示textView;
* 如果没数据,那么就让textView消失
*/
public void setSmartText(TextView textView, CharSequence text) {
textView.setVisibility(!TextUtils.isEmpty(text) ? View.VISIBLE : View.GONE);
}
在数据来的时候,数据仅仅对vm进行绑定,不用考虑ui层面的逻辑:
///////////////////////////////////////////////////////////////////////////
// 这里就仅仅做数据和ui的绑定工作了,不用想ui层面的任何逻辑
///////////////////////////////////////////////////////////////////////////
/**
* 将ViewModel和model的数据进行同步
* model模型可能很复杂,但viewModel的模型很简单,这里就是做二者的转换。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Data(NewsInfo data, int pos) {
mviewModel.setTitle(String.format(data.title,"kale"));
}
我们知道vm算是对xml文件的一种抽象,那么如果我这个界面本身就没复用价值,能不能直接把p当作vm,直接绑定p中的字段呢?
这样做当然是可行的。但问题就在于,你真的可以确保某个xml没有复用价值么?如果你当前认为无复用价值的xml,以后却要被复用了,那么你之前偷懒做的事情,对以后的人来说就是灾难。虽然需要改一两行代码没啥问题,但对于程序设计来说,你之前的设计方案和现在的需求产生了冲突,就得重新换设计思路,这其实是有些严重的。所以如果要走数据绑定就别乱绑,很容易产生逻辑不清晰的问题。
一个界面是否需要ViewModel不应该取决于有没有复用价值,而是应该看这个页面是否简单,如果界面简单,那么根本不用p和vm,直接走原始的写法也没任何问题。如果一个页面很简单但是逻辑很复杂,那么在原始的写法上增加一个p即可。vm是用来帮助解决复杂页面逻辑混乱难以管理而存在的,所以可以根据页面的复杂度来思考是否需要走mvvm模式。
Activity中应该做一些view的配置工作。比如配置recyclerView的layoutmanager,设置下下拉刷新,view的动画效果等等。
如果你的view的某种状态的改变会引起其他view的改变,这个逻辑操作也需要放入activity中。很常见例子的就是,输入密码框的旁边有个是否显示明文密码的按钮,点击按钮会把密码已明文的形式显示出来,再点就变成了密文。这个东西是绝对属于ui逻辑的范畴,所以应该写在activity中,不应影响到vm和p。
我们仍旧需要id,只是不再需要findViewById了!
如上一个问题所说到的,密码是否显示的按钮和输入框的相互作用是不应该用vm做的。所以在ui层面的逻辑中肯定还会有大量的id出现。幸好databinding帮我们自动生成了id对象,再也不用写findViewById了。
adapter的位置比较尴尬,而且复用价值不高,实践了很久后,我推荐放入p中。在dbinding中,我提供了ObservableArrayList
这个list做数据的处理。现在只需要对list进行操作即可,不用关心界面的更新问题了,因为notifyDataSetChanged()
会自动执行。
public MainPresenter(UserViewModel userVm, final Activity activity) {
mList = new ObservableArrayList<>();
mUserVm.setAdapter(new CommonRcvAdapter<NewsInfo>(mList) {
@NonNull
@Override
public AdapterItem<NewsInfo> createItem(Object o) {
return new GameItem(activity);
}
});
}
public void loadData() {
List<NewsInfo> data = ApiService.loadDataFromNetwork();
mList.addAll(0, data); // 再也不用手动写notifyDataSetChanged()了
}
当这个数据的变化会“直接”引起view的某个属性改变,那么就应该在layout中写一个vm的字段进行绑定。如果这个view的某个状态,是根据view其他的状态改变而改变的,和数据层无关。那么就不应该定这个字段,而是用监听vm字段的方式来做。
监听的方案:
mGameVm.addOnValueChangedCallback(id -> {
switch (id) {
case BR.title:
b.titleTv.setVisibility(mGameVm.getViz() ? View.VISIBLE : View.GONE);
break;
case BR.isLikeText:
final int color =
mGameVm.getIsLikeText().equals(LIKED) ? R.color.yellow : R.color.gray;
b.isLikeText.setTextColor(getResources().getColor(color));
break;
}
});
当然可以!vm自身的自动绑定特性会让两个页面共用数据变得十分简单,可以通过viewModel.toSerializable()
来将其序列化,然后在接收的地方通过:
NewsviewModel vm = NewsviewModel.toviewModel(getIntent().getSerializableExtra(KEY));
得到它。得到后你就可以方便的利用上个页面传来的vm进行layout层面的绑定了。
虽然这种方式十分简单,但不要滥用,它仅仅针对于两页面是含有共同vm的情况,其他情况我还是推荐通过回调、广播、事件总线等方式做。要记得vm虽好,但它不是万能的。
ps:请测试在低内存中这种方案会不会有bug。
插件仅仅能生成普通情况下的vm,它不可能知道你具体的逻辑和特殊需求。如果你要由这样的需求,可以在new出vm的时候通过重载set方法来实现。
mUserVm = new UserViewMod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Name(CharSequence name) {
// 对于复杂的ui需求,可以重载对应的set方法,不应该重载get方法
super.setName(String.format(name, "kale", "saber"););
}
};
因为vm仅仅是view的字段,vm的字段也应该和数据保持一致的,这时候你就会发现view的事件是不应该做vm绑定的,因为它不是数据。但为了节约findviewById和配置监听器的代码,我提供了一个event对象来做界面的事件绑定。界面中所有view对象的事件都交给它来做就行。
layout文件:
<variable
name="event"
type="vm.Event"
/>
//……
<Button
android:id="@+id/change_btn"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onClick="@{event.onClick}"
/>
java代码:
mEvent.setOnClick(v -> {
if (v == b.changeBtn) {
mUserVm.setName("Kale");
} else if (v == b.headPicIv) {
Toast.makeText(UserDetailActivity.this, "点击了头像",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相比起之前的做法,是必须要findviewbyid找到这个控件,然后设置监听器,为了一个页面共用listener,减少代码。就必须写成这样:
Button btn = (Button)findViewById(R.id.btn);
btn.setOnClickListenter(this);
// ……
void onClick(View v){
//……
}
其实这样的问题就在于view的设置监听和实现是脱离的,你必须要进行跳转才能找到监听器的实现,没有聚合好。但就目前来看这样写下来可读性方面并没有出现问题,所以推荐尝试一下。
两个页面之间可以通过传递vm的方式来自动实现数据同步,但如果是全局的数据该怎么做呢?比如我们的应用里面经常会有一个全局的单例来存放用户的信息,一般的做法是需要做同步的页面监听用户信息改变的广播,但在mvvm中你可以在这个单例里面维持一个用户信息的vm,用到当前用户信息的页面都拿这个vm即可,这样便实现了全局的信息同步。
很多项目里面都有一个base的p,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呢?就目前来看,p仅仅是一个逻辑的出口,我没有看出他有base的需求,而且很多页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是否用p,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写BasePresenter,并且把是否用p的决定权赋予不同的页面,这样会更加灵活可控。
参考自:
https://github.com/LyndonChin/MasteringAndroidDataBinding
http://www.jianshu.com/p/add73330d106
http://www.jianshu.com/p/e7b6ff1bc360
http://www.jianshu.com/p/918719151e72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5/02/mvcmvp_mv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