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jiansheng
2016-04-21T20:49:02.000000Z
字数 1100
阅读 2578
访谈
InfoQ
PingCAP 的首席技术官黄东旭先生在 QCon 北京2016上的技术分享主题是:基础软件开源与创业在中国,InfoQ 编辑值此机会采访了他,就开源、基础设施、创业等主题对这位资深的技术大拿进行了访谈。当然他的演讲是不容错过的。
PingCAP 是国内的一家完全走开源路线的 startup,专注于构建下一代分布式数据库及生态系统,代表作品 TiDB。开源模式,在硅谷已经被证明是基础软件领域创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线,成功的公司过去有 RedHat,近一点看有 Cloudera、Hortonworks 以及最近风头正劲的 Docker 等。但是国内并没有成功的案例,开源的商业模式如何在中国落地是一个有挑战的课题,PingCAP 在这个领域国内的先行者,结合创业这一年来的经验带来一些一线的心得和感受。
InfoQ: 黄先生您好!首先来个轻松点的话题,聊下您对 QCon 北京的感受吧!
InfoQ: 在很多社交媒体看到您的自我介绍,虽然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但文字的描述却各不相同。我很好奇,现在您能重新介绍下自己吗?
InfoQ: PingCAP 是一家在本土为数不多的敢走纯粹开源路线的公司,为何这么做?(本可以选择闭源的,我是指相对来说还是有技术壁垒的,毕竟 Google F1 还是2012年才发表的,Raft也是2014年发表的。)
InfoQ: PingCAP 在开源品牌模式上选择了项目、产品一致,而公司选择了不一样的品牌,对于初创团队来说这是很大的开销,为何如此考量?
InfoQ: 项目托管为何没有考虑 Apache 孵化器,或者是 Linux 基金会等,而是选择了自我建设。
InfoQ: 本土的一些文化、以及环境,如“秘方”文化等,是比较不适应开源项目和公司成长的,关于这点你怎么看?
InfoQ: 经常在一些技术的线下活动看到您作技术分享。您是否在团队中比较提倡分享,这一点有没有加入到社区建设的规划中?
InfoQ: 有人这么说,一个项目开源是很容易的,难的在于找到贡献者,关于此您是怎么做的?
InfoQ: 您在这创业的一年中,和原来的职业相比,您本人有哪些变化?能否举例说明一下。
InfoQ: 最后问个技术问题,在Google F1 的架构中,我们看到了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影子,但是在TiDB中还没有看到文件系统,而是使用了分布式的键值数据库,这其中有何玄机?
黄东旭,PingCAP 联合创始人/CTO, 资深 infrastructure 工程师,擅长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源狂热分子,著名的开源分布式缓存服务 Codis 的作者,对于开源文化和技术社区建设有独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