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ting003
2016-06-28T23:45:30.000000Z
字数 3109
阅读 876
标签(空格分隔#GMTC全球移动技术大会2016精彩回顾
GMTC
移动
6月24日,GMTC全球移动技术大会2016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一场促进全球移动技术交流,推动国内技术升级,专注移动开发技术的大会,吸引了众多移动开发者。在结束了两天干货满满的大会后,参会者们表示收获颇多,甚至写了参会感和大家交流所学。
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大会的精彩内容吧!
在第一天上午的开场演讲中,阿里巴巴的徐昭(长恭)、腾讯的赵原和京东的王永杰进行了开场演讲,分别讲述了移动开发工程师身处的环境、需关注的热点和如何做出选择。
在开场演讲中,InfoQ的主编郭蕾向大家介绍了极客邦科技、InfoQ和GMTC的关系。
极客邦科技是一家综合的IT技术学习服务综合提供商,旗下有InfoQ、EGO,StuQ和GIT。其使命是整合全球优质学习资源,帮助技术人和企业成长。其中,InfoQ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社区内容来源于一线的开发者,而不是职业编辑或记者,以期为开发者提供更专业的内容。而GMTC就诞生于InfoQ下移动领域的垂直社区,是一场专注移动开发技术的大会。
来自阿里巴巴的徐昭(长恭),向大家分析了移动开发工程师目前所处的环境。
他带领大家回顾了过去10年中,移动生态的发展历程,并总结道:“横纵发展复杂的技术生态,是非常好的机会,提供了更多(的成长)空间,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让我们(移动开发人员)很痛苦”。
所以,移动端的工程师现在所处的环境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从整个应用的角度来说,移动工程师现不得不在网络体验、稳定性做出努力,还要在这样的前提下,针对自己的技能、逻辑处理以及交互,去做一些技术的革新;另外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移动生态,考虑人的因素。
针对这样的情况,徐昭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当下的移动开发领域可谓百花齐放,来自腾讯的微信基础产品部终端开发中心副总监赵原在从这“百花”中总结出热门技术点、平台和业务这三点需要移动开发工程师去关注。
热门技术:动态化技术可以说是颠覆原生开发的一个全新模式,是值得每位开发者关注的。动态化体现在三点:开发过程的动态化、基于平台化和补丁技术。
平台:谷歌等公司对平台化的建设做出了很多努力,非常值得关注。
业务:成功的技术必须有业务来支撑。例如,直播软件背后的技术并不复杂,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硬件、网络的快速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形式,开发者也应该保持关注。
来自京东的王永杰则向大家分享了他所在的团队面对移动开发的种种挑战所做出的努力和选择。
电商类的平台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移动客户端方面,京东配合着自己的业务体系,在接口、动态配置、监控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努力,不断地进行完善。王永杰提到,无论身何种行业、何种公司规模,都应该选择合适自己业务的技术。
FreeS技术合伙人覃超,作为Facebook的早期成员,带领大家回顾了Facebook iOS App的技术演化十年之路,尤其提到了从原生走到HTML5,然后又回归原生的曲折历程。由这个曲折的经历,他建议大家在选择技术时,要首先考虑到用户的体验,而不是方便开发团队。而新技术往往都会经历上升到高潮、慢慢下跌、正常发展三个阶段。
来自Square的前谷歌工程师邵震则向大家介绍了Growth(实现业务的有效增长)的概念,这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技术。邵震向大家解释了为什么它可以带来效率的提高,我们该如何去做Growth,并分享了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本次大会一共设置了8大热点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全面解剖移动开发。
动态化专场的四场分享,可以说是将动态化从历史、发展、应用、心得等方面全面地总结了一番,JSPatch、Small更是在现场得到了全面的解密。有参会者表示,Small插件化方案比较先进,希望在后面的项目中能用到。另外,阿里还向大家分享了动态布局、动态化方面的经验。现场还有不少讲师的粉丝慕名而来。包建强老师还提到,移动开发者可以关注双开技术,这是目前非常火的一项技术。
新技术专场有两场都分享了React Native的相关实践。由于React Native相对之前有了不少进步,再加上有了这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因此值得尝试。而淘宝的Weex AppFramework架构设计和独立App构建实战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启发。而聚划算的朴诚则Luaview动态化开发实践,LuaviewSDK提供了一种动态化能力,适合原生App的某些页面嵌入动态内容,性能很好,是一种较为轻量的插件化方案。
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如何解耦是众多移动开发者所关心的话题。架构演进专场的《手机天猫解耦之路》和《滴滴的组件化实践与优化》两场演讲都向大家讲解了一个项目是如何发展的,是怎样从模块化、插件化、多工程的过程中一步步进行选择的。通过公共区工厂方法来获取服务的方式进行解耦、通过BeeHive框架实现解耦依赖等诸多具体的解耦方法都给参会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性能优化可谓是程序员们永远的追求,性能优化专场就足以体现这一点。面对复杂的网络情况,微信客户端是怎样应对弱网络的呢?减少交互流程、协议合并、降低重传成本等方法都非常值得借鉴。支付宝向大家分享的性能优化历程十分详尽,介绍了支付宝三个阶段的架构演进、性能优化实践和超级App的运维体系。《Hybrid APP之H5的体验优化》着重讲了H5容器和APP开发者应该怎么对性能做改良,并提出应该取长补短,并对其缺点进行相应的弥补,让Hybrid APP进行更加合理的分工。
VR/AR近两年非常火爆,吸引了很多开发者。在VR/AR专场中,全景播放器的实现原理、VR模式的转变、全景播放器的优化都给大家带来了最新的开发体验。有讲师相信,VR/AR的发展在近两年仅仅是一个相对于基础技术的储备阶段,爆发可能会在2018年到2019年,到那时设备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对VR/AR专场感兴趣的移动工程师,是不是该动手研究一番了?
随着Swift 3的到来,Swift成为iOS开发主流的脚步已经临近了。Swift专场向大家介绍了Swift中的函数式编程、Android开发者如何快速上手Swift开发、如何用RxSwift写易维护易读的愉悦代码,帮助大家快速学习一线的Swift实战经验。
移动解决方案专场的三位架构师为大家带来了如何巧用数据在移动创业的红海中突围、跨平台的云服务SDK需要什么、视频直播架构解析三场分享。
美团、微博、百度、链家,它们的架构都是怎样的?应用架构专场的四位讲师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了各自的应用架构,在很多地方都值得借鉴。
长达三小时的Workshop为大家提供了详细的内容,尤其是Swift面向协议编程技术细节与工程演练和Samurai-Native架构设计与项目构建两个Workshop,满意度都高达百分之百。
新浪微博的邱晨和链家网的郭晓铭两位讲师,都是“集美貌与能力于一身的女子”,不仅颜值高而且技术扎实,可谓大会上靓丽的风景。
本次大会上干货十足,想了解日程安排、嘉宾信息等更详细的情况,请访问大会官网,或前往官网下载大会PPT。现场视频后期会放在InfoQ网站上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