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nkchen
2014-08-20T21:48:38.000000Z
字数 1730
阅读 1476
个人博客
南方周末
如果规定,阳台一律不准摆花,只能悬挂标语旗子,那么这份美丽就不会出现了
那天看见一路驶向婚礼的喜车,每辆车身上都开着一朵朵红玫瑰。细看,发现这些玫瑰安装在车壳子上的办法有了改进,以前是用胶带纸粘着,现在改成了吸盘,吸盘上有小孔,玫瑰可以插在里面。完了,轻易就取下来,还可以再用,也不会像胶纸那样留下很难除去的痕迹了。如果有文件规定,婚礼花车一律用胶带纸粘牢,以免玫瑰脱落影响市容。那么这种民间社会微不足道的小聪明是永远不会发生的。又比如,许多窗台都被市民改成了小型花园,一到春天就花枝招展,煞是美丽。如果规定,阳台一律不准摆花,只能悬挂标语旗子,那么这份美丽就不会出现了。中国生活之美好的进步,经常发生在那些没有规定准或不准的灰色地带。
在这些方面,人民的创造力真是其乐无穷。人民要的只是生活,怎么做能够生生,活泼泼,各美其美,他们创造什么,自古皆然。登峰造极者,就是苏州园林,那绝不是一刀切的结果。“宜亭斯亭,宜榭斯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相地”相当重要,这是对地的尊重,敬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块假我以文章”,相地就是要相出这地先验的“美”“宜”“文章”。造作,是相当谨慎的,不能坏了风水——这不是迷信,说得玄奥点,就是“造作”,不能摧毁存在的根基。何谓存在的根基,庄子说得好:“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内篇》)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观念史,而是关于如何生活,如何将形而上具体地置于形而下世界,将当下现场此在创造成天堂的文化。苏州杭州扬州徽州都是例子,明式家具也是例子。那家具不仅仅是家具,也是哲思、礼数、教化、美学、诗意……何谓道法自然,何谓“随物赋形”,何谓天人合一,何谓历史,何谓经验,何谓亭,何谓榭?何以有亭,何以有榭,这些不通,无法相地。一个地方,宜亭还是宜榭,要请教地主、居民、历史、经验。相地,“相者”必须通晓中国文化、了解这个地方,这是文盲们绝对做不来的。文盲们的打造、提升非常简单,一台推土机、几页抄袭自他处的图纸即可。
最近几年,许多风景古迹被疯狂摧毁,民居日益丑陋乏味,鬼城联营,生活世界越来越同质化。在我看来,都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方面被弃如敝屣的结果。那些好大喜功的鬼城,一方面是贪,另一方面那些苍蝇老虎们在“园冶”上根本就是一群文盲。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文革”的影响。文化被革命的结果,是文盲但“思想正确”者在仕途上的一路畅通。传统中国的仕途固然有腐朽的一面,但不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不通“宜亭斯亭,宜榭斯榭”者,是决计入不了仕途的,更遑论让文盲去改天换地。
某事之准或者不准,要从事情的根本出发。杀人是不准的,不言自明。摆摊是不准的,为什么?为什么从前可以摆,现在不可以摆?沿街摆摊的罪恶在那里?妨碍卫生,交通,这个不是不准的根本理由,没有“止于至善”。卫生交通的结果是居民依然可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才是生活,才是“止于至善”。干净、卫生、整洁,这是生活的条件之一,如果这些条件的后果,是卖花姑娘的绝迹,诗意的灭亡,这就是本末倒置了。昆明有些水库池塘淹死了人,现在报纸上居然在呼吁将“浅草池塘处处蛙”填掉封掉,真是千古未闻!是不是要把大海也填掉?“再见吧,自由的元素!”(普希金)这种无聊文盲愚昧透顶非常可怕的“精卫”现在可是一批批出现了。其实,既干净卫生通畅,又“深巷明朝卖杏花”“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以人民的热爱生活的智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可惜,在中国,多年来的传统是,人民不知道生活,生活只有某些先知可以规定——他们甚至规定你的私家阳台安装铁栅栏。
在生活世界的想象力上,许多有权决定人行道是宽一米还是两米的行政人员的想象力,远远不如一个为婚车扎花的小工。这位小工后来我在另一家花店门口见到,那辆被黑色油漆打造提升得犹如棺材的长轿车,被他随物赋形,想象成某座花园的黑土地(他的想象力总是止于至善),软化了它的丑陋、沉闷、呆板、坚硬,它再次奔走起来的时候,仿佛也为自己满身的花朵感动,开放了,慢下来,不敢再横冲直撞,盛气凌人——因为怕伤着那些红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