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Geek
2018-05-24T14:35:35.000000Z
字数 1100
阅读 850
鸡汤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
以前总说,时间会给你答案。后来发现,除了多了皱纹,说好的答案呢?
沉淀什么?
方法论。
方法对了,事情也就成了一半。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处事不惊、工作生活井井有条?
我想,可能是以下途径:
在这个社会上,大部分人由于资源匮乏,前期教育、见识受限,渐渐会忘了自己还是颗会思想的芦苇。
早期埋在骨子里的东西,后面是很难改变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角色,无关优劣,无关对错。阶级在固化,升级很难。
即便如此,明明白白、早日开窍总归不是件坏事吧。
笔者是在了解股市的时候接触基本面这个词,啥叫基本面?
看下百度的定义:
基本面是指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基本情况的分析,包括公司经营理念策略、公司报表等的分析。它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通常对于价值投资的人来说会去分析一个公司的基本面。
今天不是聊股市,而是,应该注重积累一套自己的方法论,而方法论的形成又离不开基本面分析。
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就能做出趋势判断,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面对其它的上市公司,依然能较快得出结论。
基于总结出来的分析点,筛选的人才至少不会太差吧。
假设个场景:每天事情都很多,在工作的时候又可能不断有人来打断你,QQ和微信业务消息还不断 ,导致效率低下,工作产出低。
那怎么办?
正确的方法论:
1.提前10分钟上班,规划下当天须完成的事情的优先级。
2.在尽可能无人打扰的时间段集中处理优先级事情。
3.QQ和微信社交设置为40分钟登录查看一次。
4.与同事沟通的时间尽量全部约在优先级高的事情完成之后。
这里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例子。并不是要你这么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正确抽象出一个方法论,还真需要不少能耐。
这里所说的基本面分析和方法论,最好是针对相对重要的东西,可能会长期投入的事件。
其实我们已经有一套对事物的认识思维,但是在阅历尚浅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的,这样会导致走很多弯路。
我相信,大道至简,万物相通。
有意识的沉淀方法论,认知才能快速成长。
当然我说的也可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