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denBear
2018-09-06T13:52:38.000000Z
字数 1266
阅读 325
三节课
得到是一款以音频为主打的付费知识课程以及学习分享的平台
它满足和用户在碎片化时间以及不方便阅读时候的获取知识、或是关于某位导师或某个话题的持续知识获取的需求。
产品亮点:在导师的引导下,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从系统的角度地持续吸收关于某话题的知识。
18~35岁,某大V粉丝
典型应用场景:
能够在得到上收听到大V的最新课程内容,可能开通VIP后,还能够以优惠或免费的价格学习一些其他方面感兴趣的知识。
18~35岁,运动爱好和学习共同爱好者
典型应用场景:
在进行跑步等慢节奏运动的同时,收听得到课程节目,运动的同时还获取了知识,缓解了运动的疲乏和无聊。
20~35岁,职场人士,开车通勤
在开车上下班路途上收听得到上的职场专栏,充分利用通勤时间,学习知识。
按内容分类的各类音频课程,支持关键字搜索。
以书籍为话题,提供某本书籍的解读,容易引起读过该书的读者的兴趣。
制定学习计划,持续提醒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分享,通过记笔记的方式总结所学知识。同时笔记发布的广场也可以吸引到其他读者的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针对时事热点发布内容
奥巴马演讲
事件背景:奥巴马发表了卸任演讲后,引起了吃瓜群众的关注、美国媒体的泪奔
得到运营团队做法:收集奥巴马经典演讲音频,并附解说
推广手法:从20号开始,得到APP在罗辑思维公众号、得到公众号,得到APP都有这样的字样:你帮我推广”得到“,我带你学习奥巴马演讲技巧。于是从早上罗振宇6:20音频发出开始,朋友圈出现下图的刷屏,相约出现了奥巴马的背影。
事件结果:
得到APP海报在朋友圈广为流传
更多的人订阅得到专栏、更多人传阅得到的内容
大V效应
罗振宇的专栏内容《罗辑思维》只需要1块钱即可订阅,基本上看做是免费的。也即,这个app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免费的——这是「增值服务」,用「免费」的《罗辑思维》吸引大量的用户和流量,然后「想办法」让他们购买增值服务,即各类其他大咖的专栏。这些专栏都是要付费的。
同时,在《罗辑思维》中,罗振宇会越来越频繁的引用其他专栏中的内容。你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内容「在得到 App 中×××专 栏最近有这样一篇文章」,这其实可以看做是在为其他内容「导流」,即——流量变现。
线下活动推广
事件背景:2016年12月30日罗振宇在深圳在深圳举办的《时间的朋友》演讲中,围绕2016年起飞的五只黑天鹅——时间战场、服务升级、智能革命、认知税和共同体危机,横向、纵向地把2016年拆解了个遍,把2016年发生的大小事儿事无巨细地梳理了一遍。
得到运营团队做法:只要转发配有你签名的“得到APP”特有登机牌即刻获得跨年演讲音频
推广手法:得到APP公众号、罗辑思维公众号、得到APP首屏banner
事件结果:
得到APP海报在朋友圈广为流传
得到APP付费订阅获得一个增长小高潮
推荐好友返优惠券。
本质上是一款音频产品
从这方面讲竞品有
内容更加广泛,而得到则专注于知识获取。